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紧扣此点 ,方能奏效。因为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山水都可成为旅游资源 ,只能是那些具有雄、奇、险、秀、幽、旷等美学特征的山和那些具有声音、形态、色彩等审美价值的水才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凡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区、景观必须是有美学价值才具有观赏功能 ,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如下美学特征 :多样性 由于地壳运动、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多种复杂因素造就独特的自然风光 ,其美学特征是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 ,地貌景观有山岳峰峦型、沟壑狭谷型、高原地貌型 ,以…  相似文献   

2.
地质旅游资源较为特殊,进行开发难度较大,导致了旅游企业开发的地貌景观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从跨地区视角,对地貌、水景观两类地质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案例地区的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和市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进行跨地区资源整合的可行性较高。对此,提出了宏观性的整合战略、产业定位以及旅游资源整合保障措施,这对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喀斯特以其独特的地貌形态构成了众多的奇峰异洞、湖泊深潭、瀑布峡谷等秀丽景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据统计,在我国11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与喀斯特有关的风景名胜区有49处,占49%,表明喀斯特地区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我国的一主要风景资源类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碳酸盐岩的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在我国咕斯特地貌区中,除了赤水十丈洞瀑布风景区外,黄果树瀑布、龙宫,(氵舞)阳河、织金洞、红枫湖,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均与喀斯特有密切联系。此外,省内24个省级风景区中绝大部分也与喀斯特有关。本文根据喀斯特的地貌形态特点及其有关的开发利用价值划分其旅游景观类型,对贵州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有特殊的意义。 2 喀斯特旅游景观类型 贵州喀斯特风景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资源,而且还包括其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前者可分为山、水、洞、瀑、石和泉等景观类型,后者主要指与喀斯特有关的一些名人故居、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和文化遗址,有时两者相互映衬,构成完整而丰富的旅游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4.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也称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河谷、台地等,它们高低起伏,大小不一,形态复杂,千差万别。不仅对旅游环境有着不同的影响,而且其中许多的地貌形态更是成为吸引旅游者观光、游览、探险、科学考察的直接对象。我们把这些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地貌形态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它之所以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些地貌形态具有突出的美学特征,可以给人们以雄、奇、险、幽、旷等多种形态美的感受。雄伟美。主要指一些具有高大形体的山地景观。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相对高度较大,易被人们观察对比,直接感受…  相似文献   

5.
浙江黄岩富山地区是迄今发现的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旅游开发前景看好的旅游景区,有因花岗斑岩山体崩塌而成的洞穴地貌景观、裂谷地貌景观、巨石川地貌景观、现代冰缘地貌景观、串珠状跌水瀑布景观。旅游开发时应注重自然灾害的防治问题,尤其是滑坡问题。应将旅游扶贫问题作为重点加以考虑。土地政策要调整.要具灵活多样性,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应加强人文景观建设.丰富旅游景点内容,提升其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6.
壶关太行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内典型的地质地貌、优美的自然生态、深厚的区域文化组成了价值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管理保护、技术保护、宣传保护并重,整合旅游资源,高品味开发旅游产品,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组合构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地貌学角度,分析了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地貌组合构景特点,深刻揭示了华山旅游风景区奇、险、峻、秀的景观特点。对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质量结构等方面对河南省白沙水库的旅游资源和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白沙水库所具有的52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地文景观类有12种,占总数的23.1%。生物景观类和建筑与设施类各有11种,均占水库总数的21.2%。水域风光类和遗址遗迹类分别有7种和6种,分别占水库总数的13.5%和11.5%。因此,白沙水库旅游资源基本上以生物景观、遗址遗迹、水域风光、天象与气候景观和地文景观为主,同时具有较多建筑与设施类景观资源的风景区。  相似文献   

9.
孙静 《华章》2013,(23)
所谓农业旅游,就是指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活动、田园景观及农村文化等资源,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而成的适合广大民众体验农业与休闲游憩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为一体的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和野外实地调查,对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开发策略、开发模式、开发内容和开发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现有旅游产品以休闲游览类产品为主,缺少具有体验性的产品;(2)开发策略包括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地学主题、强化个性形象、展示科普特性和开展体验活动五个方面;(3)开发模式为生态博物馆+自然遗产(地貌知识)旅游体验基地的双轮驱动模式;(4)开发产品主要有地学研究考察、地学知识科普、峡谷探险体验、野外修习实习和生态健康康体等产品;(5)开发管理机制可以参照网络复合型经营管理模式,多方面建构"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经营管理机制。最后,提出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梯田不仅是一种农业景观,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景观资源。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在申遗过程中,其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日益得到重视。但遗产旅游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将对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前景产生根本性影响。文章在总结国内外梯田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必须在改善可进入性、产品和市场开发、管理模式创新、社区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梯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川西高原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高原位于四川省西部,由丘状高原与山原、峡谷区两部分组成。本区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分布广、数量多、品位高、独特性强,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天台山风景区既受自然因素背景制约,也受到农业活动和旅游开发等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成为风景区当前的环境问题之一。按照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浙江天台山风景区水土流失空间分布主要有环状模式、斑块状模式、廊道模式、综合型模式等。水土流失对旅游景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水体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性状、生态环境及森林景观等方面的影响,影响方式有自生型影响和外来型影响二种。  相似文献   

14.
丹霞地貌由于其奇特的外貌,在自然风光景观中独树一帜,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湖南是我国丹霞地貌分布比较广泛的省份,能够形成丹霞地貌的红层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1.7%.自侏罗纪以来的大地构造运动、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内、外力因素都比较适合丹霞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其景观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对于繁荣、发展当地的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湖南丹霞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发育与分布的基本特声、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并对开发和利用这一旅游资源提出了初步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5.
川西山地在地域界定上主要是指四川西部龙门山一线和邛崃山脉中南等山区地带,该区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位,过渡地带的特殊地理区位和地质构造环境,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和生物景观,聚集了包括九寨沟等众多世界级景区在内的大量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这一地区发展经济、改变落后面貌的最有效途径,但随之衍生的许多问题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作者在对四川省九顶山风景区①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川西地区尚有大量类似九顶山风景区等极具开发价值的潜在旅游资源,这类景区的成功开发对整个川西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但在现有开发规模和已有旅游产品形象遮蔽影响下,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形成有竞争能力的新旅游产品以提高该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深化川西山地旅游开发,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已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空间竞争分析1.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川西山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地形地貌多元化,气候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生态旅游资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垄断性;兼有李白故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使得川西山地旅游资...  相似文献   

16.
壶瓶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山岳地区,环境纯洁、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场所。在旅游开发中,结合其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的特点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不仅从旅游的角度满足游客观赏,而且也能满足地质地貌科研的需要,还进一步扩大了旅游客源市场。本文从地学角度研究壶瓶山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的形成基础及其类型,并对资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和谐的乡村景观。它是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特点。根据相对一致性原则 ,发生演化一致性原则和同时性原则 ,乡村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类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要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整体开发和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壶瓶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山岳地区,环境纯洁、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场所.在旅游开发中,结合其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的特点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不仅从旅游的角度满足游客观赏,而且也能满足地质地貌科研的需要,还进一步扩大了旅游客源市场.本文从地学角度研究壶瓶山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的形成基础及其类型,并对资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文博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开发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博旅游是一种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专题旅游形式。文博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分为景观性资源与非景观性资源。文博旅游具有历史文化教育、艺术审美和科学鉴真等方面的功能。青岛的文博资源有优势也有不足,我们力求发现其优势,分析其不足,为更好地发展青岛文博旅游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建筑景观的旅游功能与鉴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建筑景观类型多样 ,丰富多彩 ,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分析古建筑景观的旅游功能 ,对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提高鉴赏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