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雕塑艺术是先辈们表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沟通融汇所展现出的具体存在物,它所映射出的视觉信息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探索的延续。人们用它表达对世界的审视,储存自己的感知记忆、已知知识或未知精神领域的内容,其中,雕塑艺术中所呈现的时代审美观及其视觉表达方式等都需要艺术工作者们不断地深入研究,并学习传承其对美的"另类"诠释。  相似文献   

2.
非洲雕刻以其简洁的线条、夸张变化的造型手法、古朴自然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异的艺术风格.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重视与喜爱。本期,让我们跟随曲昌顼女士的人生轨迹,走进她的非洲雕刻艺术之家——“非洲符号”。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徽州经济繁荣,以石雕,木雕,砖雕,竹雕为代表的雕刻艺术十分发达。其艺术创作是现实主义的,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独特而精湛的雕刻技巧,生动活泼而雅俗共赏的形式以及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通过形,光空间关系组成的视觉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汉字发展到今天不仅是交流信息的语言符号,更被视为有着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其独特的装饰感、象征性或造型研究的价值都超越了其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功能而成为艺术,并被广泛应用于视觉设计的诸多领域。本文的重点在于以视觉文化思维的研究视角,用汉字的造字法则"六书"来解读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和思维,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汉字造型之美。  相似文献   

5.
变化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减轻学生的疲劳、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而用变换信息传递方式或教学活动形式来改变对学生的刺激的教学行为。变化技能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艺术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郭宗文 《陕西教育》2010,(7):105-105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当我们徜徉在艺术长河中的时候,不仅会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成就喝彩,也常常为外国艺术的美不胜收所倾倒。抽象艺术有着它本身的特点.由于它是以人的视觉心理感受为基础的.所以抽象作品的欣赏有不明确性和含蓄性。一幅抽象作品不同的观看者会有不同的认知和猜测。这就对我们的视觉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的视觉不再受形体的束缚.注重用心灵去感悟画面.和画面产生共鸣,通过思维的转换,化无形为有形.从而站在更高层次理解艺术。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喜欢和欣赏抽象美术作品呢?  相似文献   

7.
杨振泉 《学周刊C版》2011,(10):124-125
人的智力结构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实践力等五种基本能力构成。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等诸多手段中.美术教育最能体现其优势。在美术教学中.只有打破陈规.改革旧的教育方式.迅速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广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谈谈我在雕刻艺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浅说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化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减轻学生的疲劳,激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用变换信息传递方式或教学活动形式,来改变对学生刺激一类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必备的教学艺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美术是造型艺术.美术通过其变化万千、多姿多彩的形状、色泽来使人们感受美。美术作为人类一切艺术活动中最直接的视觉形式.对社会以及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美术的感染力是通过视觉得以传达.而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相对语言、文字和其他相对抽象的信息传递方式来说.美术这种通过对视觉形象最直接手段来表现的方式.无疑是最适合抽象性思维还在成长的儿童获得和传递信息.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抽象的概念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尤其是对语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为载体,探讨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最经济的时间,从思维艺术的角度来解答小而灵活的试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物理选择题为载体,来探讨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最经济的时间,从思维艺术的角度来解答小而灵活的习题.  相似文献   

12.
艺术课程教学就是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科学地运用信息技 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以社旗山陕会馆的雕刻艺术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跟随雕刻工程和追访雕刻匠师等方法得到一手资料,并对山陕会馆雕刻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整理总结,分析归纳了雕刻题材的商儒并重、装饰的繁复性与兼容性、艺术视角的民间性、雕刻风格的繁缛精细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透视是客观存在的视觉现象.是几代画家对于视觉空间不断探索的产物,我们研究透视的目的是为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用推理性的观察方式去解释视觉艺术。通过艺术表现使自然物象在二维的画面上造成三维的空间氛围来,使绘画从自然的真实上升为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15.
李楠 《考试周刊》2011,(62):51-52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通常需要以图形创意表达中心思想,使信息得以传播,使沟通变得更为快捷有效。本文通过对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图形创意的方法及图形创意的三大表现手法的论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多种视觉元素和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环境下.现代图形创意如何在非语言环境中更好地促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与现代设计接轨。  相似文献   

16.
空间与平面的碰撞——平面不平版式设计艺术魅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平的版面上编排出不平的版式,即平面不平的版式设计,打破了以往对版面平面化处理的常规,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平面不平的版式艺术魅力渗透在它的特性和表现手法中,使之能更快地传达信息和透露版面的视觉流程,更有视觉张力,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其异常丰富的自由式版面编排,在调动所有平面因素来准确地传达信息的同时,又满足了观众视觉美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挖掘晋南民居院落装饰雕刻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旨在弘扬民族传统雕刻艺术,另一方面以引起人们对晋南民居院落装饰雕刻艺术的重视和保护.从雕刻艺术美学角度分析,晋南的民居院落装饰雕刻表现出拙古凝重、气势雄浑,图文并茂、传道颂义,巧营布局、疏密有致等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一谈形象表达,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而忽视视觉的形象表达方式。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就曾有过。早在文艺复兴时代以前,作为视觉的形象表达方式——绘画和雕刻,其地位一向低微,连古希腊时代的绘画和雕刻都被认为是一种手工技术,音乐和诗歌才是尊贵的自由艺术,比绘画高级。这种偏颇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存在,认为:“一切掌握了语言的人都是用语言来思考问题的”。这是令人遗憾的结论。为此,对视觉的形象表达的特性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20.
丝网版画和铜版画、石版画、木版画有着共同的独特表现形式;丝网印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印刷工艺。民族综合院校上好丝网版画及其印刷课在当代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要上好这门课,除了切实采取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各种措施外,艺术视知觉的培养非常重要。这种意识可以培养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审美方面的兴趣。视觉意识强,对事物的观察是开放性的,辅之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共享视觉传播的终极效应,获得视知觉的信息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