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娜 《吉林教育》2004,(3):45-45
1.走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读出你的爱。有一句话说地好:“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让学生平视你的眼睛,从你的眼神和语言中读出你的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语言,都在学生心中有很重的份量。学生都希望他的老师跟他们说话时目光在自己身上,甚至老师蹲下来目光与他的目光在一条水平线上,他们都希望他的老师的脸上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的教育,重要的是激起他们希望的涟漪,心中产生希望,必将鼓起前行的风帆。一个大男孩仅凭一块块石子儿溅起的涟漪,便将远离岸边的小船儿推回了岸边,他凭的是石子落点的准确和耐心。教育学生、关爱学生,亦当如此。教育学生,首先要把准他们思想的脉搏,以做到对症下药;学生在改正自己的错误时往往会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转化教育工作,激起学生希望的涟漪,使他们回归正确的航道。  相似文献   

3.
悲观与乐观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弟弟则像个天生的乐天派。在他们8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家里人希望改变他们极端的性格,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给哥哥的礼物是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礼物则是满满的一盒马粪。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哥哥先拆开了他那个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还下着这么大的雪!”正当父母手忙脚乱地希望他高兴的时候,弟弟好奇地打开了属于他的那个盒子——房间里立刻充满了一股马粪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欢呼了一声,然后就兴…  相似文献   

4.
肖川 《天津教育》2009,(3):15-15
前不久,我给已毕业的一个女学生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小伙子善良、朴实、勤劳,我希望他们能很好地交往。他们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我问我的学生他们的交往状况如何,学生说:“我不在乎他有没有房子,也不在乎他有没有北京户口,我最在乎的是他是否有见识……”我听学生这么一说,感到非常欣慰。在今天这样一个讲物质的时代,她会将一个人有没有见识作为择友的重要标准,的确令我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四季     
从前,一个人有四个儿子。他希望儿子们能学会凡事勿匆匆下结论,于是派他们轮流去远方看一棵梨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重视开发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李继红,卢创业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构成。对于幼儿来说,则应注重对他们的兴趣、意志、性格等的培养。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重视对幼儿的早期教育。他们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对人生有情的态度,使得他深情地关注着那群被历史主流所淹没的下层无言民众的本真生存状态,诉说着他们的人生哀乐,揭示他们的历史悲剧命运,并希望人们能尊重和关爱这个同样庄严的生命群体  相似文献   

8.
1964年,18岁的周国彪踏上了去古巴哈瓦那大学留学的飞机。临行前的一个月,他和其他几十名从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高中生一起,在北京接受培训。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告诉他们,国家急需外交方面的外语人才,希望他们早日学成回国。  相似文献   

9.
大作家来到儿时的校园,希望捕捉到一些童真,发掘一些人性中最美丽的东西。他铺开纸,拿起笔,他首先想描写的是他们朴实的外貌。“他们穿得极为朴素,虽然衣服已经洗得发白,却总是干干净净的……”大作家根据自己的想象描写着。因为在他心目中,学生们应该如此。可是,当他走出房间一看,他吓了一跳。他们的衣服一个比一个流行,超短裙、露脐装、低肩服、嘻哈韩版裤……这里一个带黑皮眼镜,弄个蓬头的;那边一个染着黄毛,弄个男生短发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南北战争打响之后.南方的庄园主们不甘心败给北方佬.他们仍然希望保留奴隶制。他们聚集在一起,想出了一条妙计。由于当时美国也流行决斗.他们于是在南方找了一个快枪手,用一火车皮的黄金作为酬赏.让他去找林肯决斗。这个家伙号称是全美国拔枪最快、射击最准的人,他欣然接受了任务:放心吧,我肯定会干掉林肯。  相似文献   

11.
学衡派与吴宓研究7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衡派是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他们强调世界文化的共通性,反对五四新文化一方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在文学方面,他们希望对旧的文学形式进行改良而不是彻底的改革。吴宓是学衡派的灵魂人物,他的文艺理论代表了学衡派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小石头阿磊住在著名的昆仑山上。他与伙伴们常年承受着风吹日晒,忍受着寂寞。他们看着四季交替、候鸟迁徙。阿磊粗糙的外表棱角分明。有的人看见了阿磊他们嘲笑着说:“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真是难看。”石头们有着同样的梦想:离开大山。阿磊的梦想不仅是离开大山,他还希望能成为世间珍宝,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富有的穷人     
刘字婷 《广西教育》2007,(4C):19-19
经过投票表决,美国阿肯色州政府决定增加穷人的救济金。一位电视台记者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后山采访,那里聚居着很多靠救济金生活的人,他希望能拍到他们感激涕零的镜头。  相似文献   

14.
诚实与狡诈     
一个叫约翰·史密斯的富翁在临终前将他的私人律师、医生和牧师叫到了自己的床前,交给他们每人一个信封,里面装有25000美元的现金。他要他们每个人承诺.他死后,在停灵期间,他们要将这三个信封放进他的灵柩里。史密斯先生告诉他们,他希望自己在来世也有足够的钱享受荣华富贵。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境界     
王飙 《教书育人》2006,(4):33-33
我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过这样的一段文字:“一些神父总是有能力挽救各种各样的人,原因之就是他们总是努力地去发现每个人身上存在的‘神性’。怀着这种对人的自信和阳光样的心态,无论一个人是多么的堕落,他们总能看到他的优点。也许这个人已经声名狼藉,看似已不可救药,可神父们依然能在其内心深处看到他潜在的闪光点,给他希望和勇气,使他重新找回自尊和自信,燃起对新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6.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巨大的进步;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我相信这也是所有教师的愿望!为此,我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帮助他们取得进步,不管他们优秀还是后进。我经常这样想,除了他们的父母,这世界上大概只有我那么真诚地关注他们的成长,那么强烈地渴望他们进步。可是,有一个学生,他到今天为止,语文成绩都没有及格过,他不喜欢笑,也抬不起头来。他叫卢一,面对他,我感到惭愧和惋惜。尽管如此,我还是安慰自己——尽力就好。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两个美国电器商来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一番考察之后,他们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就在他们心灰意冷,准备回国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找到了他们。年轻人诚恳地向对方表示,希望能和他们合作。美国商人得知他的工厂生产规模很小后,遗憾地摇了摇头,并打算坐第二天的飞机回国。虽然合作没有成功,但年轻人还是非常礼貌地送他们去机场。  相似文献   

18.
摩罗 《语文新圃》2009,(2):38-39
古代臣民不光是遇上灾害或者国王年老体衰才杀死国王,平时也可以根据国王履行职责的情况决定是继续拥戴他还是及时废黜他。当臣民觉得有必要及时废黜国王时,他们就按照习俗的程序将这样的意愿通知给国王。国王得到这样的通知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他惟一的选择就是及时执行臣民所希望他执行的举措:自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有三个女儿。他常说:“孩子们必须教育他们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他从不摆架子,更不去命令她们做她们不希望仿的事,如果他希望她们做些什么,也只是劝说。结果,他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童年与解放     
北熹 《师道》2010,(7):92-93
进入一本书有诸多方式,这往往与读者的阅读脾性、思维习惯有关,写书者殊难置喙。不过他们总有一些素朴的心愿,暗藏在书的开端里,希望读者开卷时;能心领神会,按引领慢慢步入他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