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5月至7月间,为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世界学联代表团来华访问考察。代表们在延安目睹了边区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艰苦,急需大量药品、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访问结束后,世界学联和学济会以实际行动持续募资支援中国抗战。1940年8月,为保障陕甘宁边区青年学生身体健康,推动边区卫生疗养事业发展,边区政府利用国内外经费援助,与世界学联、学济会共同创办了延安学生疗养院。  相似文献   

2.
姬雄华  李晓琳 《兰台世界》2017,(17):121-124
边区盐业作为边区政府的重要经济支柱。根据实际情况,归纳出了边区盐业发展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政府支持有利于边区盐业的发展;频发的自然灾害、狭小的市场、较小的需求量、缺乏的劳动力以及极低的生产力水平都不利于边区盐业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关于陕北盐业发展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20多年中,图书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梳理和探析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很有必要。本文立足于图书馆新的发展环境,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公关与协调作用、鼓励图书馆创新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和图书馆之间的协调作用三个大的方面对政府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政府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体,在做好宏观主体的基础上要管办分离、简政和放权,积极利用市场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优势,充分释放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工作举步维艰,其主要原因是政府责任不到位。政府的责任在于认识上重视图书馆事业,行动上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财政投入,以促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均衡发展。此外,政府还应该为图书馆事业提供宏观的法律制度体系,行使领导和组织职能,从而实现跨系统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潘燕桃 《图书馆论坛》2006,26(6):332-334,318
由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中山大学广州市图书馆专业人才高级研修班主办和承办单位秉承“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采用将理念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三者融于一体的培训方式。为广州市图书馆事业培养了人才,也为其他地方政府支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北洋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表现为图书馆体系建设方面的成绩。法规章程的颁布促进了图书馆建设的规范,管理体系的改良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学术研究的开展和图书馆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归功于业内人士特别是图书馆界先驱的努力之外,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引领作用也是分不开的。我们评价政府的作用时应该全面客观,以事实为据。  相似文献   

7.
1939年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拨出专款对鲁迅图书馆进行扩充、修整,在边区政府附近修建了一座有5间平房、3孔窑洞及小巧花园的新馆.在这次修整中,毛泽东同志捐赠图书费290元,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捐助扩充费300元.新馆于1939年底重新开放.  相似文献   

8.
王飞 《中国出版》2022,(14):65-69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报纸出版宣传事业快速发展。报纸宣传始终聚焦日寇烧杀抢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暴行;鞭挞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妥协行径;颂扬边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效。边区报纸出版宣传不仅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民主、自由的政治主张,更成为我党进行抗战宣传、民众动员的强大工具。边区报纸阵地成为抗战时期唤醒民众民族国家意识的舆论场、构建民族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和话语舞台。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中的几个典型代表做一介绍,并从其特殊时期留下的红色馆藏文献及照片中重温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图书馆的历史风貌,体会边区图书馆事业开拓者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10.
颉燕 《兰台世界》2017,(13):89-91
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三大特产之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盐业的发展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边区畜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高了边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梁灿兴  卢儒珍 《图书馆》2006,(3):6-8,25
本文通过分析历史上政府财政对公众图书馆事业发展支持的变迁,来认识图书馆事业的建设高潮的特征。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政府财政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意愿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蒋永福 《图书与情报》2007,2(5):14-15,31
农村图书馆事业落后是中国图书馆事业整体落后的根本表现。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政府。《“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承诺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农村图书馆事业将从此走向有制度保障的发展之路。制度保障是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张艳 《档案天地》2013,(12):38-41
晋冀鲁豫边区作为重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生产建设事业搞的最好的根据地之一。这其中边区的税收工作也有许多新的创新和改进,为其他根据地政府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财经管理人才和专家,如新中国初期的许多财经界领导人员就是从晋冀鲁豫成长过来的。这里根据当年档案记载,收集了晋冀鲁豫边区税收工作的一些纪事。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边区政府发展农业科技是巩固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环节,从而边区政府实施各种农业科技政策,这些政策不仅使边区的农业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间接支援了全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芬兰是世界上图书馆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政府将图书馆事业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和立法上给予大力支持。论文介绍了芬兰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寄存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包括其财政资助、立法、管理机制、服务内容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政府不是唯一的供给主体.公共物品性质的可变性、公共物品理论的深化以及民间资本的壮大为非公有制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公立图书馆的缺位和政府机构偏离公共利益使得民营资本的进入成为必要.构建"公立图书馆为主体、多体制图书馆共同发展"的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有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内涵,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图书馆立法的几个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立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的政府责任问题,也是图书馆制度建设与图书馆权利实现的根本保障.我国图书馆立法体系的建立需要解决诸多方面的核心问题:图书馆立法的法律定位、价值取向、立法模式、立法效率、关键内容等等,只有解决了这些关键问题,图书馆立法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发挥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8.
王惠君 《图书馆论坛》1998,(4):60-62,3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稳步发展,图书馆事业在八五期间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新馆,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如我省的佛山、东莞、江门、珠海、汕头、湛江等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顺应了信息社会的需要,更符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但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观念上、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影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本文就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从宏观角度展开探讨。1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的误区1.1图书馆的发展没有纳入地方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我省许多地市建设了新馆。政府可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政府层面切入来探讨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主要基于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要,图书馆自身解决发展问题能力有限,迫切需要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解决条块分割,资源整合,建立起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岭南模式:崛起的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省公共图书馆建设出现了五种新模式,推动了全省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崛起。这五种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新模式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立的"流动图书馆"模式;深圳图书馆创立的"图书馆之城"模式;广州市创立的由政府主导的图书馆发展模式;东莞图书馆创立的"集群图书馆"→"图书馆之城"模式;佛山市禅城区创立的"联合图书馆模式",以上统称岭南模式。广东省图书馆建设新模式的出现及事业的崛起,是建立在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认同和复兴、政府主导地位的认识和加强、制度的创新和示范,以及建立和谐的全民读书社会需求基础之上的。参考文献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