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经常会问自己的孩子或别人的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呀?”孩子会说:“我长大了当医生、当科学家、当作家……”听到孩子的回答,我们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大多夸奖孩子有志气。而实际上真正引导孩子去逐步实现他们的理想的人并不多,总觉得小孩子说的话为时尚早,是不能当真的。  其实,帮助孩子实现理想,使其顺利步入社会并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职业设计”。如果给职业设计下一个较为确切的定义,那就是,根据个人爱好、特长和具体情况,指导和帮助其从事希望从事或能够发挥其最大能量的职业。  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
罗日辉 《湖南教育》2004,(19):32-33
人们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卢梭也说过:“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昕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人类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是教师职业的“伟大”之美: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也是人,而且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高薪是许多人的追求目标,但如果你在追求高薪时不得其法,可能会走一些弯路。那么,谋求高薪有哪些正确的途径?一、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一个人只有在从事他所热爱的职业,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更快地取得成功。而成功则是获得高薪的基础。所以,你应该清楚地认识并了解自己,找到既符合你的职业兴趣,又能充分发挥你的专长的职业。二、寻找快速成长或高回报的行业。如果你是在一个走下坡路的行业里工作,你显然难以长久地获得高薪。所以,你应该就你的职业方向进行研究,寻找有快速发展前途和高回报的行业。三、进入具有高绩效…  相似文献   

4.
论点摘编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目的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可能的目的或选择的目的,是指培养一个人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因为任何一个人都要从事一种职业。必要的目的或道德的目的,是指培养一个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完善的道德素质。职业教育如果不能达到“必要目的”的要求,不能使受教育者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只是狭隘地着眼于职业技能的培训,就失去了其教育的本质属性,只能称为训练;职业教育如果没有明显的“可能的目的”,不能赋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则失去了作为教育体系组成…  相似文献   

5.
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相似文献   

6.
在滇东教育界,有一位被人们誉为“特教战线上的孺子牛”的教师,他就是曲靖聋哑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特级教师张晓斌同志。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张晓斌是一个多面手,尤其是美术字、绘画、摄影技术更是他的专长。到聋哑学校后,他潜心钻研和认真分析聋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  相似文献   

7.
卢梭说:“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至于一个人如果为了金钱而从事这种职业的话。那么他就配不上这样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正是这样的职业。”我们是教师,我们所从事的正是这样高尚的职业.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的远行导航.为学生享受生命的快乐提供有力的支持。他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需要力量:他们生来一无所有,所以需要帮助;他们生来是愚钝的,所以需要启导。  相似文献   

8.
朋友     
所谓朋友,就是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他能出现在你的面前,给你支持或帮助。我就有这样的一个朋友,他长得胖乎乎的,非常可爱。他的一个爱好是学电脑,另一个爱好就是看书。每当周末我去他家玩的时侯,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打乒乓球,或者是在玩电  相似文献   

9.
詹森是位新闻记者,他的华人朋友常常问他:“为什么要干这一行?”言外之意,出身哈佛,能力优秀的詹森为什么不选择工作更稳定、收入更丰厚的职业,如医生、律师,或到华尔街去赚大钱,却偏偏要当记者?詹森的回答是:从事新闻工作是他的爱好。詹森姐弟三人,他进哈佛,妹妹到卫斯理女子学院,弟弟上康奈尔大学,父母让他们自由选择学校、主修的科系以及未来从事的职业,并希望他们能毫无顾虑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职业指导?据美国全国职业指导协会的解释:“职业指导,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的过程,是为就业作准备的过程,是就业的过程,也是在任职中求得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职业指导,即是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帮助学生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专长选择自己将来准备从事的职业,为自己将来就业作好心理、知识、技能各方面的准备,并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服务。职业指导有的国家称为职业咨询,有的称为定向教育,名称上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是指上述同一内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职业指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在我国也有迫切需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源。教师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或者说 ,学校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教师群体身上。因此 ,教师的形象决定了学校的精神文化。爱生。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教师所从事的是以“人”为对象、致力于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工作。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职业 ,其核心内容就是“爱生”。如果一个教师不爱学生 ,或者不会爱学生 ,那他就不可能做到敬业爱岗 ,当然也不可能当好一名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 ,不能理解为对学生一般的关心、爱护、帮助、尊重和善待 ,而需要深化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经过长期实验,苏联从1986年开始,在中等普通教育中推广设立“专长学校”和“专长班”(以下简称为专长班校)的做法,并为各类专长班校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所谓“专长班校”,就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加深学习某一类学科,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学校和学科深造班.专长班校主要在中学高年级(8-11年级)实施.专长班校根据对1-7年级学生兴趣的了解,选择对某一类学科有浓厚兴趣,并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学习这类学科,毕业后或升入高校相应专业学习,或选择相关的职业就业. 目前苏联主要有加深学习俄语、文学、历史和社会学、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制图造型艺术的专长班校,还有用外语(英语、东方语)进行各科教学的专长班校.苏联某市的一个区就有十三所这样的专长学校,占全区学校总数的一半. 专长班校的主要特点是: 一、在教学内容上适当扩大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的课堂上,有一群学生,作为他们的导师,每个星期我们总要讨论一个话题。那一天,他们将题目写在黑板上:《学历与专长,到底哪一项更重要》。学历与专长当然都重要,但,实在比不上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天赋与爱好。学历或专长,都可以借由训练而达  相似文献   

14.
乙酉仲夏,吕志明先生将他的《现代大学策划研究》一书的清样送我审阅,并请我为他的大作写一篇序言。尽管我对策划理论没有进行过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但对吕先生的要求,我丝毫没有推托。这其中的原因有三:一是“策划”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正如吕先生书中所说:“时时要策划,事事要策划,人人要策划。”所谓策划,吕先生是这样界定的:“策划是一个谋划达成目标或事业成功的思维过程,是一项决策活动之前的谋划、构思和设计的过程”。试问,在人的一生中,谁会没有“目标”?谁又会不想“事业成功”呢?那么,他要使自己的“目标”或“事业成功”,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许多家庭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家庭特有的职业专长,并且一代一代地传给自己的后代,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家业”、“家传”、“家学”。所谓“家业”,即家传的学术。所谓“家传”,即家庭中世代相传的职业、技艺。所谓“家学”,即家传之学问。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正计划开拓教师的事业发展进程,引导教师根据本身的专长和志愿,朝三个领域发展。这三个领域是:教学、教育专才和管理。依照这项计划,在教学上表现突出的教师并不一定要被晋升为部门主任、副校长或校长,如果他的爱好和强处是在教学上,将能够在新设定的领域中继续发挥所长,以成为卓越  相似文献   

17.
教师应该是在快乐地教着,而不能仅仅是在教着,更不能是在痛苦地教着。“蜡烛精神”固然值得赞叹,但一个教师教育业绩的取得,并不必以身心损伤为代价。优秀教师应该是能够获得教育业绩和身心健康双丰收的教师。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职业。一个教师如果身在快乐之地却感受不到快乐,这不能不说他为师的境界需要提升,他的教育智慧需要充实。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会,提出下面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师快乐从教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人如果活得有趣,无论他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无论他一天会把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都不会让他变得乏味,或许正相反。生活中的埃尔德什是一个连鞋带都系不好的人,但这不妨碍他被人们称为“数学奇才”。1986年,美国科学记者保罗·霍夫曼第一次见到了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在此后的10年间,他一直追随着这位数学家,“一天连续19个小时不睡觉,看着他不断地证明和猜想”,直到埃尔德什去世。《数字情种》一书所记录的就是这段长达十年的数学之旅中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埃尔德什平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一个数学家就是一台把咖…  相似文献   

19.
周学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从事实业和职业教育是他毕生的追求,而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严格管理人才则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不仅大力培养国内专业技术人才、重金聘请国外职业技术精英,而且注重发掘女子职业人才资源,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职业人才管理思想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诺贝尔应当说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座右铭就是:“努力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成功。”这也成为他获得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项事业能否成功.既取决于主观努力.又取决于客观条件.而客观条件是不可控因素。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特别是市场瞬息万变.到处充满风险.任何事业都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