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型小说美学》是凌焕新教授多年深入研究而写成的全国第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微型小说美学论著。其特色有三:一是对微型小说创作的导向性;二是对微型小说评论者具有标杆性;三是对微型小说读者具有审美鉴赏的享受性。  相似文献   

2.
当代海内外学人对《坛经》(以及禅宗)美学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解为如下三大方面去了解:一、研究禅师言教与禅门活动本身具有的美学涵蕴与美学特质;二、研究禅宗哲学与美学文艺学理论的关系;三、研究禅宗哲学与文学艺术创作的关系。《坛经》美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很大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开拓。  相似文献   

3.
《边城》与《祝福》中社会环境迥然不同,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作家的创作动机不同:二是作家创作个性不同:三是两地环境受到的文化的熏陶不同。  相似文献   

4.
胡健的《存在与语言——20世纪西方美学论要》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强调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跨学科性,这与人们在现代科学影响下的思维模式的变化分不开;二是篇幅虽不太大,但却有比较大的覆盖面;三是简明扼要与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5.
在美学研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所提出和阐发的异化理论使美学发生了一个根本的改变,因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基础。我个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一、《巴黎手稿》中的异化论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础;二、《资本论》中的异化论概念是特定的历史概念,同样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础;三、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美学归结为异化理论和提倡写“社会主义异化”都是错误的。下文即就上述三点略申鄙见。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围城》的创作与其文艺观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印证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其学术和创作可谓殊途同归。《围城》是《管锥编》、《谈艺录》等学术著作中所体现的文艺观在创作领域的反映,为鸟之两翼,可以相互佐证;《围城》体现了其主张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写作风格;《围城》中的婚姻观与钱钟书对于写景的"若即而离",其价值观和美学理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分析指出,《史记》援引《周易》条例有三种方式:一为《史记》中关于占筮的记录;二为直接引用与化用《周易》经传原文;三为著述易事阐发易理。从而揭示出司马迁对《周易》的熟练运用,这对于全面把握《史记》创作思想与《周易》精深哲理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淹对《楚辞》的学习与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楚辞》语言;二是学习《楚辞》结构;三是学习《楚辞》艺术手法。江淹模拟《楚辞》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江淹长于拟古,喜欢拟古;二是汉魏以来有模拟《楚辞》的传统;三是江淹的身世遭遇与屈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风景创作﹃三境﹄谈■曾扬华“诗有三境”,古人王昌龄在《诗格》一书中提出:“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佳句。因此我认为画亦有三境。诗中的物境与风景创作有密切的联系,常言道:“万物静观皆自得”“以...  相似文献   

10.
不管持何种观点去谈论夏衍的四幕话剧《芳草天涯》,都无一例外地认为这是夏衍戏剧生涯中很重要的作品。但,有关《芳草天涯》的创作时间、公演时期、剧本印行等,却往往都以讹传讹,连正规的大专院校教材所述亦难免致误。除了“中国现代文学”这门学科“以论代史”弊端的影响之外,从事该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懒于辛勤爬梳亦是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就《芳草天涯》几个方面的史况,依据手头材料,予以述说。一、创作时间夏衍《〈芳草天涯〉前记》是一则短序,序后有“1945年春”。于是,这“1945年春”就人云亦云地成了《芳草天涯》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阅读教学改革所受质疑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低年级儿童阅读教学改革已进入第三年,其推广的阅读教学法实施效果不理想,受到了各方的质疑.民众批评该教学法:缺乏科学性,违背教学规律,有失公正,限制了教师及学校的活动空间.该阅读教学法过于"标准化"及教学改革的政治化倾向是其遭受指责的根本原因,民众对阅读教学的批评将导致美国新的阅读教学改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基因工程并非是人类的恶魔,我们的某些伦理学批判在不清楚科学事实和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就对基因工程作出否定性的评价,这是人文批判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科学与人文是互动的,至今二者的分离与对立更主要的是人文文化自身的衰微,因此,人文文化更应该汲取科学精神并发展自身的以达到与科学技术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路翎50年代前期被批判的作品《洼地上的“战役”》无论思想倾向、艺术品位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其抗美援朝的重大题材,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思想主旨,至今看来仍然与当时主流政治文化相符;作者艺术功力深厚,小说叙事颇具匠心,心理刻画深刻细腻,具有充足的“心理现实主义”含量。应该说十分切合毛泽东的文艺理想。中国当代工农兵文学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当是另一番景观。可是,它受到了批判,或者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检点当时批评路翎的文字,其背离文学批评规范之远,令人瞠目。它给入的启示是,清理50年代的文学历史,万不可忽视文学批评这块园地。  相似文献   

14.
审美主义是现代社会思想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日益严重和普遍的过高估价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和功能的思想和倾向。近年来,中外学者在现代性视野中从各个角度对审美主义问题做了批判性审理。包括从现代生活质态、审美现代性、意识形态、现代自我等各个角度对现代审美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5.
目前审美批评的状况不容乐观,审美批评的主体多丧失自己的文化品格,自恃清高而缺少宽容、因循守旧而缺乏创新、盲目随性而素养欠佳等问题充斥着审美批评场域。审美主体应该从兼容并包的胸怀、立足文本的角度、勇于创新的魄力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6.
《妻妾成群》的意旨既归向历史,也指涉当下;其批判既指向女人,也指向男人。文本虽薄内容却是丰厚的。  相似文献   

17.
面对阅读教育离文学教育越来越远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此进行反思。阅读教育并不等于文学教育,但也不能缺乏文学特质。面对众多教学误区和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语文教育必须强化文学性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DAP方案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美国《0~8岁儿童适宜发展课程》方案的兴起与发展,对该方案前后两个版本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对其所受到的批评以及回应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假设自提出之日起就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质疑,虽然这些批判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经济人”假设就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而言仍然是合理的。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演变及其招致的批评进行分析,表明这些批判不仅没有消解掉“经济人”假设,反而是对“经济人”假设的补充与修正,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美国的悲剧》的评论多集中在作品的主题——悲剧性上,而忽略了对主人公心灵的透视。本文从弗罗伊德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美国的悲剧》是一部心理描写的典范之作。克莱德的灵魂在小说中一次次地扭曲、变形,最终归于平静的心灵轨迹,使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富有感染力,体现了德莱塞卓越的心理描写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