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斯丹达尔以创造者的胆识和勇气,突破了古典主义、消极浪漫主义的重围,树立了自己独特的朴实风格。斯丹达尔小说心理描写朴实风格的主要特点是:面向生活,揭示当代人的激情;写出人物性格的内在关系,表现心理状态的必然性;语言通俗简洁精微。形成斯丹达尔小说心理描写朴实风格的原因,一是明确文学的社会作用,二是深受18世纪启蒙主义者的影响,三是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感受和强劲的材神创造力给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斯丹达尔的作品带来了充盈和无可比拟的力量。他十分注重写人的心灵激情,将人物偏执而狂热的激情浸润在社会的染色体内,在他的小说特别是《红与黑》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赋有躁动不宁品格的激情充沛的心灵。在斯丹达尔眼里,激情,是纯精神和情感的晶体,同时也构成了人物悲剧的主体根源,被尼采称为需要两代人的努力才可能猜测到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3.
斯丹达尔(1783—1842)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和代表作家.作为启蒙思想的信奉者,特别是拿破仑主义的崇拜者,斯丹达尔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他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和殴洲封建君主结成的神圣同盟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毫无疑问,拿破仑一垮台,斯丹达尔就成了波旁复辟王朝甚至欧洲封建势力的众矢之地的.他被迫流亡意大利,七年后,回到巴黎,依然故  相似文献   

4.
独白是文学创作中塑造人物的一种技法,斯丹达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戏剧中的独白广泛地运用到小说中来,成为他心理描写系统中的重要手法。他根据不同情势,恰当地运用独白,既合理又丰富多样,其技巧和方式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心理描写方面,斯丹达尔不仅继承了文学先辈的成就,而且另辟蹊径,深化和开拓了现实主义方法。在创作中,他着笔于心理内容,丰满人物性格;强化心理描写的社会性,含义深远;巧妙地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显示娴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6.
潘明珠 《小学时代》2011,(12):24-25
斯丹达尔和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斯丹达尔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享誉世界的杰作《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成为个人奋斗者的典型;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的小说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而他的长篇小说也是别开生面、颇有建树的。他的长篇小说中揭露性最强、社会意义最深刻的作品是  相似文献   

7.
本从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心理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角度,来探讨人物复杂性格形成的根源,以期能更深地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以及作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8.
张竹坡认为小说人物的塑造应以“情理”为出发点,须合乎生活逻辑与性格逻辑。在具体的方法上,他强调要在复杂的、相互依存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突显其性格。  相似文献   

9.
法国资产阶级作家斯丹达尔(1783—1842)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多年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修正主义者对这部作品作了严重的歪曲,有意抽掉它所反映的政治内容,抹煞资产阶级革命后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攻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拿破仑,  相似文献   

10.
俄国著名沙皇彼得一世是一个优点超出常人而缺点也很突出的人物。冷静与暴躁、仁慈与残忍、俭朴与奢华、文明与野蛮等矛盾性格令人惊奇地集于他一身,从而使这位颇具传奇经历的人物更富传奇的色彩。彼得的矛盾性格是当时俄国社会现实的反映,也与彼得坎坷复杂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刘芩 《文教资料》2012,(33):126-128
源于古希腊的“浪漫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呈现出与每个时代相应的形象.从最初带有贬义色彩的不切实际的“传奇”与“幻想”,到十八世纪的对于“理性亡国”破灭后的“浪漫化的”社会构想,直至十九世纪应对社会现实而表现出的“积极”与“消极”的人生态度,“浪漫主义”恰似一条汩汩幽深的河流,蔓延在文学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后出现的“现卖主义”的巨浪,如狂澜汹涌,排山倒海而来,浸盖了几乎整个十九世纪中期的文学气象,并在之后的文学演变中依然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与影响。对于这两大潮流的转变,后世之人自然无法忽视,并对其中的历变抱有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总会看到巴尔扎克与斯丹达尔,这两个如何也无法跳过的“独创者”,而斯丹达尔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似乎独具“浪漫主义”的笔调。对于斯丹达尔的研究,最典型的观点在于他独特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的运用,或是由其生活经历所表现出的“意大利”情怀,其间著述成就自难胜数,笔者卑浅,实难续论,但吸引笔者的则是斯丹达尔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现实主义”巨匠,何以往往与所谓“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仅就《法尼娜·法尼尼》这篇作品窥看其中一二。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正直单纯是堂吉诃德多方面复杂矛盾性格的基础与核心。文章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性格元素对其行为的支配影响,以及在其性格中的表现,又从作者给人物取的绰号——“大善人”和客观上形成的效果来证明,我们找出的堂吉诃德性格基础和作者的设计塑造是一致的。最后得出结论:堂吉诃德性格的特殊就在于他有一个充满矛盾性质的性格基础,由此带来整个性格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贾宝玉是一个包含着复杂的矛盾的人物形象。其思想性格的不同的矛盾方面周然相互对立,同时又彼此联结、渗透、影响,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贾宝玉的复杂思想性格中有一个主要的方面构成性格核心。这个核心渗透到而且支持起整个的性格,赋与人物与其他人相区别的基本定性。分析贾宝玉的性格时,如果我们忽视了性格核心部分的地位和作用,那就无法很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是人们内心世界的探索者,他直接剖露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独白和旁白。莎士比亚对独白、旁白手法的运用,表明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洞察,以及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在塑造典型性格中重要意义的认识。莎士比亚对直接剖露人物内心世界手法的运用,表现出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早期的喜剧和历史剧中,这种手法的运用较少,也较单纯,即使少有的内心矛盾,也不需经过曲折的斗争道路就迎刃而解了。随后,由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尖锐,他的悲剧,在揭露黑暗现实的同时,笔锋更往前伸,探幽入微地触及人物灵魂深处,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斗争,表现悲剧因素的外部冲突如何引起人物激烈的内心矛盾。这时的独白无不回荡着尖锐的思想斗争和撕心裂肺的痛苦,深深地触动读者和观众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达到了类型化的高峰,人物性格具有"定形"的特点。通过对人物"义"的表现进行深入剖析,就会发现小说人物在"定形"的基础上还具有"变形"的特征,性格是矛盾和复杂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中最复杂的是人、人最复杂的是心理活动.人生活在充满矛盾的社会中,各种矛盾都会在人的心理上引起各种不同的反映:或喜悦,或愤怒,或欢乐,或哀伤,或发奋,或萎靡,或恐惧,或坦然,或诧异,或镇静…….这种种心理反映,由于人和事件的千差万别,又有着千姿百态的内容.它们支配着人们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们不同的性格和精神.正因如此,黑格尔提出“把一种本身发展完满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性显现于丰富多彩的表现”(《美学》).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不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莎士比亚的戏剧深刻地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精神风貌;托尔斯泰的小说忠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崛起时期俄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心理状态.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以深刻的笔力、独特的风格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时期各种人物的心理情态  相似文献   

17.
《红与黑》暗藏着主人公于连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它的个人奋斗与现实环境的因果关系和尖锐的冲突,是作者斯丹达尔“描写当代历史社会”这一创作意图的充分展示.文章从历史和心理二个角度对《红与黑》书名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8.
在近现代翻译史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学界一般认为斯丹达尔被介绍入中国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根据近年来对民国文献的辑录整理发现,斯丹达尔在中国的最早译介应该是在"五四运动"之前,始于根据周作人1918年在北大授课讲义整理出版的《欧洲近代文学史》.之后的民国时期报刊和文学史著述,因为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认识还欠全面,所以内容比较粗浅.这一时期的文学史著述将《红与黑》及其主人公于连形象置于启蒙、现实话语的整体框架中进行解读,其中于连"野心家"形象的表述最为普遍.这一表述亦成为汉语"外国文学史"对于连形象的经典解读.  相似文献   

19.
施蛰存的小说长于以心理分析的手法表现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心理,而他的历史小说以历史人物为主角和以历史情境为背景的双重性质,使其人物心理矛盾性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施蛰存历史小说中人物心理矛盾性的三方面表现,即圣人形象与凡人心理之矛盾,道德理念与人性欲望之矛盾,情欲与死亡之矛盾,从而研究其中的寓意。  相似文献   

20.
《飘》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她力图挣脱传统的束缚,追求本能的快乐、自由和生存;另一方面,她又时时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甚至还不自觉地坚守着传统的价值观念。根据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斯佳丽内心的“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冲突正是形成她复杂矛盾性格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