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推进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越来越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以师为本”,构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管理机制,“以生为本”,构筑符合学生潜能和个性发展需要的管理格局,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人为本”的关爱机制、发现机制、目标激励机制的建立则是学校实现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以人的智力为资源的经济,“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尊心,“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鼓励创新”成为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基本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新形式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公共图书馆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努力完善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就是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坚持走协作互动交流路线,以平等、自由、体谅、协商对话为主要手段,建立起与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相区别的领导、教职工、学生三者间相互协调,紧密相依的关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始终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每一个个体的潜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为己任。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要尊重、理解、关心他人,要以创建民主、和谐的校园为己任,为学校、职工、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在加强对人的管理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求异等“方”与“圆”(前者为方,后者为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晓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X):201-201,200
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高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及和谐管理。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视角,结合高等学校管理的实际,着力讨论了以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努力促进人与学校发展的和谐;以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努力激励教师及管理者教书育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卫婷 《科教文汇》2009,(26):54-54
在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知识经济风卷全球之际,人们对现代管理提出了新的理念——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指管理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它的本质是尊重员工的价值;合理满足人性需求,应用激励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创造财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培育人、引导人、塑造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不断探询“尊重的管理”、“发现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才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何国安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181-181,149
本文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学校教育发展需要,就和谐校园的内涵和要求、和谐校园的特征以及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方面,以学校管理中的的事例和体会,着重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校人际的和谐发展;培养良好校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发展这论题,论证了学校要发展,必须以创新和谐校园为契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科研管理的核心理念、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本文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科研管理中的体现,分析了在科研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思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管理透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才资源开发,是由“管住人”转向“引导人”,由“使用人”提升为“发展人”,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升值的开发机制,既规避了人才资本贬值和人才断代风险,又将人才的闲置、流失、跨文化壁垒的成本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的主要群体基本上都是属于“90后”,这些“90后”大学生思维敏捷、有个性、创新思维比较丰富,可塑性也比较高,学校对其进行管理工作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学校不能按照传统的那套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而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创新性的管理方法促进工作的展开.本文从学生宿舍管理为基础、网络技术为手段和有效沟通和班级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的相关内容,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性建设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学校要在充分发挥出高校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以辅导员以及班委干部为平台,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是以往高校学生管理所欠缺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从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学生自我管理、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校体育教学如何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实践与探讨的问题。“健康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进而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符合现代社会与人身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由于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琮罡  常虹 《知识窗》2023,(3):90-92
“以人为本”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思想,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职业院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文章探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取“以人为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管理中的扩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企业管理就是理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安排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扩充,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管理战略的实施等。  相似文献   

15.
传统行政文化中关于“为官之道”的优秀的行政管理思想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吸收利用其营养成分是明智之举。本文从传统行政文化中提取“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礼为本”、“诚信观”三个方面结合现代行政管理实践的需要,强调了行政领导者的“民本位”、“个人权力”和“诚信为民”,对新时期的行政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浅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虹  袁锦虎 《情报科学》2004,22(5):616-620
企业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基础和核心的管理 ,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依赖的知识收集、组织、创新、扩散、使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 ,以满足企业现有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信息资源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 ,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的进一步体现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高质量的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应首先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园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以保证幼儿园工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杨菊枝 《现代情报》2003,23(7):137-138
针对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变化及其管理特点,提出了管理创新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灵魂的思想;讨论了在管理理念、人事体制、组织结构等方面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需要实行创新的内容或改革方向。着重阐明了新的管理理念是图书馆工作的生命线,“能级对应”、“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科学的内部组织结构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必要备件。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异常活跃的今天,时代已由工业社会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需要企业对员工、顾客等各方面有最优化的关系,“以人为本”,实行“各方面的满意管理”.以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本文拟就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效用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论述其在员工和顾客中的贯彻执行,利用人的价值追求和实现来增殖企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崔东朝 《今日科苑》2006,(11):63-63
本文首先探讨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接着从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指出学校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变革传统的相对束缚人个性的“刚性管理”,实现充满生机与活力,体现多样性的“柔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