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探究数学问题,从中发现某些数学规律或性质,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真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和途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从数学发展史来看,许多数学规律或性质的发现都是从细致的观察和科学的实验中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  相似文献   

2.
正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就是我们平时的动手操作实验,包括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等简单的实验。就是从这些简单的实验中发现数学问题,观察实验变化,然后通过分析实验中的各种数据,验证实验结果,归纳和猜想数学规律,最后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可以对数学问题的形式、知识结构和数量关系进行辩证思维,从而发现某些规律或性质,帮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大幅提高学习效率。从数学的发展史来看,许多数学规律或性质的发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探究数学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透过数学问题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数学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真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和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解数学题时通过观察,就能发现问题的特点,抓住本质、找出规律,从而选择最佳的解题途径。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予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解题教学中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从简单的数学实验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实验结果,归纳和猜想数学规律,帮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在解题中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整体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多向思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联想、类比,注意解题的等价转化;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讲授与讨论,引导学生掌握解法的多样性;挖掘隐含条件,讲究解题的完美性有助于达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数学解题教学和学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文章从解题的横向、纵向和深向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解题后的归纳,并以一道中学数学题目为例,说明"三归纳"的应用。解题三归纳不仅能提升学生解题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掌握数学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习惯,需要有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观察基本技能,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实践证明,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质量的好与差有着直接的影响。观察能力强的学生,面对所解答的问题,能全面迅速地捕捉问题中数与形的各种信息,并准确及时地从中筛选出解题最必需的信息。惟有如此,尔后学生才能正确思考,调动脑中“库存”的双基,从而悟出解题途径,甚至展现出多种解题思路。而在具体实施解题过程中,敏锐的观察力则能保证步步正确,步步有据,或者迅速发现原先搞错了的解题思路。在  相似文献   

9.
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和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数学探究是高中新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过程和创造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从探究教学实践看,许多课堂教学只是“形式探究”而没有“实质探究”.从而影响了探究效果和课程改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和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数学探究是高中新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过程和创造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从探究教学实践看,许多课堂教学只是“形式探究”而没有“实质探究”.从而影响了探究效果和课程改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数学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是数学实验教学呢?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产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操作、分析、探究、归纳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思维是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够通过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归纳,从而解决问题。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对高中数学公式及定理有清晰地认识,对以后提升数学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之下,数学实验教学有其独有的教学意义.学生通过在实验中总结实验现象,发现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数学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初中生理解并掌握知识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数学实验,包括运用的原则及具体的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解题教学,可以促使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形式.数学学习的好与坏,集中表现在解题能力上.有效地培养数学解题能力,有助于学生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而我们要明确的是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并非通过传授可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利用三角板拼角""游戏是否公平""探究菱形的性质""测量旗杆的高度"等教学片段,阐述数学实验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帮助学生突破数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形式.数学学习的好与坏,集中表现在解题能力上.有效地培养数学解题能力,有助于学生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解题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一般是指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逻辑思维规律,整体发挥数学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水平,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其中包括了思维创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外,更重要的培养途径就是解题实践,就是遵循科学的解题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解题实践过程中,学会解题,培养解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因此数学教学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维是以数和形为思维的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行之有效的思维策略,应对变化万千的题型,从而发现解题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