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四川课程改革必须针对‘高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大前提下按实际要求去改革,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应该是‘学生’。"因此,要搞好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有特色的课堂。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重视感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背景下“云”教学的大规模应用,给研究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良机,也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改革的迫切性。基于此新发展阶段,文章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了梳理,进而提出未来针对性推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即“以互动交流式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以教师引导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以行政、教学、科研的模块化分工格局为基础,改变学校的‘管理’;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需求为基础,改变网络平台的‘供给’”,以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研究生思政课以学生为中心,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3.
<正>"‘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之一是教学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此时,教学不只是一种人际交流过程,而是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作’课程事件(课程事件由一系列书面的、口头的、行为的‘文本’构成)。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课程  相似文献   

4.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以计算机知识传授为基础,技能为教学目标。在课程中采用“‘四维’教学框架、“四一五”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能型人才的需要。就业所需为导向,应用能力为本位,提高职业‘教学做’一体教学和‘五化’教学策略”的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满足为社会培养创新技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来自美、加、日、英、法、韩等20多个国家的60位著名专家和200多名国内学者就全球课程与教学领域的诸多议题,包括世界各国课程改革、课程发展趋势、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等,进行对话、交流与沟通。其中,钟启泉教授的主题发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中的某些观点引起了笔者的共鸣。钟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多年来,‘教研室’的‘行政化’大行其道。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教研室’建制适应了‘应试主义教育’的一套,几乎处于‘经验主义’的封闭状态和‘分科主义’的割裂  相似文献   

6.
拉尔夫·泰勒以四个"泰勒问题"建立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泰勒原理。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十年的今天,重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鉴,对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反思很有必要。它将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生成’与‘预设’"以及课程评价的"‘一元’和‘多元’"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知识本位思想,改变机械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学知识、长技能,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这是当前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这需要我们要在教学观念、教学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在思政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作用日益凸显。情境教学主要通过设计具体、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针对情境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涵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新突破,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寓‘身’、寓‘思’、寓‘情’"等路径,构建情境教学新时空,促使核心素养走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寇亚林 《成才之路》2011,(21):12-12
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李政道博士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却是在做‘学答’。"在现代社会的教学中,有好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主动地进行,不能提出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从新课改的目标出发,政治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应是学生自我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政治课教学应还学生以本真。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学改革可谓各出奇招、异彩纷呈。文章主要探究了提高教学效率的三大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倡导者、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认为,"研究性教学"意味着"教学的本质是研究或知识创造"。在张教授看来,"‘思想’意味着探究、创造与问题解决",而"‘体验’意味着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由此生成兴趣、关心和意义"~[1]。我们注意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问题设计是现代课堂教学中链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是引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决定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师由“教”向“导”转变、学生由“记”到“思”到“探”转变的关键。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自主性,是现代教师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4.
胡开勇 《四川教育》2002,(10):30-31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大变化所在。眉山市教科所组织开展的“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研究”,旨在改革数学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这一指导思想,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实践中亦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期刊发的一组眉山市“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的研究文章和课例,是他们实践研究的结晶,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当下我国的教育领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 改革和素质教育,由此对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内容做 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数外、文综和理综已经不是高中的所有学 习科目‘还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增设 了许多特色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科目也成 为高中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但其当下在教育领域的教学弊端日 益凸显’课时开设较少’重视程度不够等’严重背离了学科设置 的初衷。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共同 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一、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新课程教师教育力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各门课程都在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 ,重新为自身定位。“历史 ,作为一门最古老、传统的学校课程 ,于今面对的问题主要不是所谓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教育地位’变更问题 ,更不是‘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认识’‘学科现代化’等有关学科生存的‘新问题’ ,即‘学科价值论’的问题。”正是在深刻反思现代历史课程的独特价值基础上 ,针对教师们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赵亚夫老师主编的基础教育力作———新…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能否稳步向前推进,师资是关键,建设一支品德好、能力强、肯奉献的师资队伍是各所学校的首要任务。我镇实施的“‘千名家长评学校’、‘百名教师评教干’、‘千名学生评教师’的三评促教工程”正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1背景介绍 解读大纲,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不难发现数学教学“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要“设立‘数学探索’‘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也许我们通过传授和操练能够达成知识和技能目标.但是看看大纲便知这样做差之太远.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课堂这一教学的主阵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选修课程改革的热潮下,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从‘有本’到‘无本’的跨越"以及"从活动到课程的跨越"两个角度进行相关的思考,明确选修课程的无本化恰是教学对学生主体这一要素的重视。同时,针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混淆"活动"与"活动课"的概念后所带来的对选修课程实施的一种偏离,明确"活动课"与选修课程的区别所在,从而促进教师对选修课程开发作更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