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造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课程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互动式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程学习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2.
李红专  李贵全 《新疆教育》2012,(21):189-19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3.
一、"师生互动"的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这里所说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不是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是教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重新审视传统教学的弊端时,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本人认为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6.
“交流——互动”教学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间进行一种心灵之间的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活动的过程。它是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学生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震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在课堂的教与学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转化成了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安排者和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者。  相似文献   

7.
课堂的自主学习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创设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高一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人就自己的一点经验谈点拙见,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强调在学习中,学生处于与教师平等的地位,语文教师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不再是语文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而是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现状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生不应该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课堂活动积极主动的参加者。在互动的教学模式中不断地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也是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可见,新课程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的总  相似文献   

10.
林军 《考试周刊》2010,(23):67-68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揭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11.
吴敏 《考试周刊》2014,(37):52-52
<正>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呼唤教育教学改革。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完成新课标的各项任务。新课标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本质是"交往、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学过程"的明确要求。那么,如何师生、生生"互动",激活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互动式教学也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这一新理念,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活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而必须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杜思玲 《考试周刊》2013,(48):75-75
<正>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究发现的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强调教师尊重、赞赏、帮助、引导每一位学生,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客观事件,通过探究发现知识,人人都得到发展。对于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作为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一个师生间互动的课程。教学只有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也才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是小学生初步接受价值观教育的入门,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体现师生互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课互动教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以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各自的经验,用各自的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想碰撞、合作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创意百生的智慧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唤起别人的看法,师生之间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