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池州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池州市,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该市新兴的支柱产业。但在旅游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池州市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池州市情分析,针对池州市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确保池州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前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总量规模和结构协调两个方面对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可为常德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区域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有一种度量监测可控制发展趋势的有效方法,以此评价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本通过建立多层次分析与多目标综合测度模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四川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为例,在大量统计数量基础上,求算出四川200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值,总结出四川省2000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较1995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以梅州市为例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具有不可确定性,且诸因素相互耦联、具有不易量化的特点。笔者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综合判断方法,对苏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综合评判,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苏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河北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但河北省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把构成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对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分析,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分析评价了池州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生产现状和生产条件。总结了池州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生产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池州市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绿化苗木和盆景花卉生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构建了一套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糊性,以黑龙江省典型区域为例,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该方法形式简单,实用性强.依据各年份综合指标的隶属度,可以研究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河北省三大战略之一。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变化角度对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池州学院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建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长期以来,注重大学文化建设,以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创新发展为目标,构建并探索立足应用,服务地方,工学结合,校企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池州,辐射皖江,打造科研特色,用徽池雅调,山水学林,营造优美育人环境,着力突出特色,注重创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特色大学文化建设提升了学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旅游成为现代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城市旅游发展有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发展池州市城市旅游,要加强城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确定城市旅游主题;创新城市的营销方式;整合资源,控掘其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安徽各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一类为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第二类是淮南、淮北、蚌埠;第三类是宿州、阜阳、滁州、六安、巢湖、亳州、安庆;第四类是宣城、池州、黄山。这些分析结果可为政府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协调和整体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校地合作既是学校开放办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地方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池州学院与池州市实施合作共建是新时期高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政府对区域范围内院校发展的保障、监督和宏观调控作用,是院校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必要条件。高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培育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池州学院在认真研究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创新发展,走校市合作,共建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15.
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资源是池州市核心旅游产品,目前存在缺乏统筹管理、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人才缺乏、开发层次较低等问题。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要实施政府主导、品牌带动、产品深化、区域合作、人才公关、整体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16.
池州圩田开发的热潮初起于清末,繁兴于民国,大兴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截止上世纪80年代,池州沿江、河、湖滩涂湿地已开发殆尽,构筑成蜿蜒壮观的圩田网络,反映了皖江流域圩田开发的最后高潮。其开发的成因既有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的运作和租佃制度的推波助澜,也与政府的大力组织和积极导引有关。  相似文献   

17.
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是其服务社会功能的需要,地方高校参与组建区域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也是高校实现文化传承功能的需要。池州历史、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积淀深厚,富有特色,池州学院多年来坚持一贯的特色科研策略,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了区域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研究、规划与开发,因此,组建池州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是重要的、强要的,也是迫切的、可行的。该文还对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社会成效、基本形式与构成、任务分工、研究计划和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构想与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池州市体育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优势主要包括:区位交通、自然资源、体育文化和旅游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不够合理,专业人才短缺,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较少,旅游服务质量上不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池州市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加强产业内涵,错位发展;拓展产业外延、一体化发展;培育专业人才,加快人才队伍发展;提高思想认识,促进产业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池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是皖南著名的茶乡,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影响。茶文化旅游开发对池州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品位提升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极其重要意义。可采取茶园观光游、茶农生活体验游和佛茶文化游等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数学的教学面临很多问题,如何搞好高等数学教学,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从高等数学的师资队伍培养、高等数学的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