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又签定的协议之一,ECFA背景下,闽台经贸关系日益紧密。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平潭与台湾物流业之间的合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目前,两地之间的物流合作与贸易往来的发展程度不相适应。本文采用资料分析等方法,在分析了两地物流合作的必要性及合作现状后,主要分析了两地物流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平潭自身和两地合作两个方面就如何推进物流合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物流金融是现代物流与金融共同创新的一种集成式的新型服务,它不仅拓展了两岸金融机构合作的业务范围,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两岸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和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两岸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是一种共赢性的金融服务产品。目前,物流金融已被两岸物流业、金融业视为新的合作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两岸物流金融合作势在必行。两岸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应借助大陆振兴物流产业、《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签订的东风,加快探讨两岸物流金融业务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合作的领域,为迎接两岸新一轮经济合作的发展与繁荣,做好硬件与软件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闽台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传统的五缘关系是闽台旅游合作的最大优势,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后,闽台之间的人员交流与经贸交往日益增长,闽台旅游合作一定要抓住两岸和平稳定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战略机遇,合力打造海峡旅游产品。通过紧密把握闽台旅游合作的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合作发展模式将闽台旅游合作引向深入,实现闽台旅游产业深度对接,以期促进海西加快建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亚太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福建一直是闽台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福建特色定位与优势的的分析,着重阐释闽台经贸的关联度,思考福建自贸区建设的特色思路。  相似文献   

5.
保险作为现代金融服务业与海西经济建设发展息息相关。闽台保险合作有利于两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拓宽两岸保险业的发展空间,使闽台保险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为海西经济建设提供保障服务,进而优化海西经济建设环境,促进海西经济建设发展。为此,我们在分析闽台保险合作现状与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闽台保险合作对推动海西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更好地促进闽台保险业与海西经济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福建自贸区的设立为两岸冷链物流合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有关政策包括放宽外资准入、鼓励发展闽台产业合作新模式、简化自贸试验区内进口原产于台湾商品有关手续、加快落实台湾车辆在自贸试验区与台湾之间便利进出境政策;机遇包括有利于两岸冷链货物的流通,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对台进出口冷链货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吸引台资企业进入福建冷链行业、对台跨境电商发展促进了冷链物流合作,挑战包括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缺乏、缺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等.对此,本文提出成立两岸冷链物流合资企业、两岸共同制定冷链标准、推进两岸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两岸共同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等合作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港口物流的闽台两岸产业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物流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闽台发展港口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闽台产业上又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发展基础,而且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着两地的港口物流种类的流通.本文以港口物流作为切入点,对双方往来的港口物流量、物流结构、物流流向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找出支撑产业发展的主要货类,从而提出闽台的产业对接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成栋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6):22-25,42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闽台物流业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发展契机,闽台亟需探索物流资源整合途径与合理模式。物流资源整合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主要有区域分工贸易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这些理论为闽台物流资源整合提供了应用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闽台两岸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差异驱动服务外包的需求,两岸服务外包合作符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需要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提升双方在国内外的竞争力。闽台两岸服务外包的合作,应基于初级合作方式,大力发展战略型合作方式,努力开拓创新型合作方式,把闽台地区建设成亚太地区集劳动、资金和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国际经济增长缓慢、两岸政治关系不稳定、闽台经济急需转型等背景下,闽台双方急需借助福建自贸区建立的良好政策,通过协同合作实现"1+1大于2"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问题,结合当前双方合作现状,分别从动力机制、耦合机制、外部环境控制机制、自组织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构建闽台高科技产业协同合作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化在对台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好态势下,两岸客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和高涨。搭建“文化桥”,培植“亲情树”,拓展与台湾在文化、经贸、旅游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将极大促进两岸客家的交流与合作,并遏制“文化台独”。国家对台工作重点县永定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加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闽台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对于加快培养适应闽台经贸合作人才、促进两岸经济繁荣,乃至推进两岸朝向双赢共生的和平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在回顾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互动的基础上,通过对闽台高中生的调查,揭示了两岸学子进一步互动所存在的问题:两岸相关信息渠道不畅、相互了解不足,台湾限制重重、政策鼓励有限,经济支持不足、大陆学生赴台积极性受挫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目前,闽北物流市场需求不旺;物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缺陷等因素从而阻碍闽北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闽北经济发展状况下的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是闽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重要支撑的物流产业,应从构建交通方便、反映快捷的物流通道、广泛采用标准化物流设施和设备、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重视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促进闽北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快速增长,台资企业已成为福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台资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甚至陷入融资困境。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应该在两岸金融合作理论指导下进行福建台资企业融资战略平台构建的规划,加快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建设,推动闽台金融服务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影响闽台旅游合作的障碍主要来自政治因素、闽台旅游互动失衡以及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三个方面。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的渐进发展、差异化的错位竞合、资源整合的系统开发等战略以及建设闽台旅游交通网络、构建闽台旅游营销协作体系、打造闽台旅游合作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与其他产业联合寻求合作空间、借“后奥运效应”大做旅游文章等路径来促进闽台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也在飞速地增多,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物流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以福建海西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及其物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我国发展海西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物流的必要性,进而形成海西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物流建议就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台湾经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向外转移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福建相对于台湾具有它的发展优势.福建省的多个地区做好了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该文着眼于在闽台产业合作背景下研究泉州制造业竞争力.通过福建省内五个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从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竞争力指数、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泉州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面对承接台湾制造业转移大陆的机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指出闽台拥有共同的文化资源,是合作与开发"智慧旅游"的基础。福建湄洲的妈祖文化是一个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它为核心,构建闽台"智慧旅游"合作平台,有助于增进两岸的交流与互动。阐述湄洲岛旅游风景区应克服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更新观念,引入市场力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期建构适合于两岸旅游业整合与发展的"智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