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大学,读什么?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读大学,究竟应该读什么呢?笔者认为读大学,应该学会:读课堂、读教师、读图书馆、读同学和读自己。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读”书,2004年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给了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答案。默读,轻读,自由读,大声读,小组读,重点读,示范读,学生互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读,带有感情读,配乐、配画读,不一而足,真可谓:书声一片,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3.
唐诗宋词是语言艺术,鉴赏应以品读为核心。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参读、诵读、美读、比读、议读、评读、研读,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根据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读法,力求每读一次,就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对作品的赏析“更上一层楼”。 参读,就是在课前预习阶段,指导学生查阅与诗歌有关的各种资料,为进一步鉴赏该诗歌作个参考,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中围绕“读”做文章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读”的水平呢?采用范读、领读、仿读……各种方法,培养学生“读”的兴趣; 严格按正确的英语读音规则训练“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习惯;在课堂上精心设计“读”,树立与形成“读”的模式与构架,把“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课外活动,创造更多的“读”环境;分析句子读法,教授读书技巧,加强对“读”的指导;通过计时读,以“听”正读、练读等方法,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以读为主,通过自由读、交流读、扩展读、对话读、情境表演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和初读、细读、品读、延读等不同层次的读,培养语感,发展个性,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6.
荐书     
读书时刻,读的是作者的智慧。读古人的书,读的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读现代人的书,读的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读的是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读“举世浑浊而唯我独清”,读出些许苍凉与不俗;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品出作者博大的爱国情操;读“大江东去浪淘尽”,生出一股豪情壮志。读孔子、韩愈、辛弃疾,与先哲们进行交谈;读鲁迅、巴金、曹禺,  相似文献   

7.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它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人文本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个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看,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豪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读的方法,才能达到让学生“读”懂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俐 《教书育人》2014,(2):58-58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把文字读活,才能读出感受,从而真正读懂它,读好它。  相似文献   

9.
卫道 《素质教育》2006,(5):34-34
学语,首先是读,只有读下来,才能学到语其它知识。如果读不下来,就把语其它知识关在了语大门外,所以读是语教学之源。语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读中求知、读中知事明理、读中创新知识、读中优读”。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海伦市实验小学校关凤图阅读教学,读是根本。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就要抓住“读”这个根本,明确读的地位,提高读的质量,讲究读的方法,把学生的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把阅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读书课。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大多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很适合朗读。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且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和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加强朗读且不断变换读之方法,根据文章内容需要,采用个人读、集体读、轮换读及分步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杨艳 《学语文》2010,(6):12-13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上的朗读热潮渐成时尚!理论指导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诵读”一词出现了13次;实践操作中,语文课堂上“读”风盛行,花样繁多:自由读、指名读、齐声读、比赛读、表演读……  相似文献   

13.
一、多读,读有所获“多读多背”是传统的教学经验之一。人们熟知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等都是古人读书经验的精辟概括,说明了“读”的重要。新大纲强调了朗读和默读训练的重要性,“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多读,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为了调动学生多读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引读、同桌对读、评读、感情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方法,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反复…  相似文献   

14.
【题目】淘淘读一本书之前,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读50页,需要7天;如果每天读80页,需要5天。结果他每天读的页数与读完这本书的天数正好相同,他每天读多少页?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学习中,自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好语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以及教师都必须加以重视。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自读能力,教师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构建合理的自读课文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自读能力,更好地学习语文。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结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情况,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的内容,其次介绍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现状,强调兴趣致学,强化师生交流,发扬阅读特色,最后对于如何构建合理的自读课文教学模式提出可行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7.
一读:整体感知,知晓“窃读”之意。 一读《窃读记》,我发现课文题目很特别,引人深思:“窃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很快深入文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书店,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惧怕着作者的“惧怕”。原来,“窃读”是作者童年读书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光顾书店而从不购买书籍,趁老板不注意美美地享受读书...  相似文献   

18.
乐乐嘴运会     
《新作文》2011,(9):20-20
绕口令,读一读,你读我读大家读;比一比,看一看,谁是身边大舌头?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抓语文教学,应从“读”抓起,从课堂抓起。 众所周知,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其中,“读”是基础,是前提。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汇,领悟为文之道,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读”不过关,写、听、说就失去了依托,学好语文就成了一句空话。教语文先抓读,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20.
读是学创作的参与与合作。漠视读世界,扭曲接受理论,势必走入误区。从接受角度讲,要走出误区,必须关注期待视野,满足大多数读的本质需求,调动读参与创造的能动性;征服读,创造懂得美和能够欣赏美的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