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上等待从没见过的戈多。他们不知道戈多是谁,不清楚为何等待,只是一天天地重复“在等待中失望,在失望中等待”的闹剧。戈多究竟是谁&作者贝克特说:“我也不知道戈多是谁,要是知道,我就在戏里说了。”有人认为戈多是上帝,是救世主。老师则说戈多根本不存在。这些看法各有道理,而我却持有不同的见解,难道戈多真的就是如“上帝、救世主”般虚幻飘渺、遥不可及的“非人”吗?真的就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造出来的“幻影英雄”吗?在我看来,戈多是存在的,而且并非遥不可及,其实戈多很近,就是他们自己,就是他…  相似文献   

2.
《等待戈多》是法国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等待戈多》全剧共两幕、五个人物 ,故事发生在两天里 ,前后两幕里人物的活动没有什么变化。节选的这出戏最能代表全剧的特色———荒诞性。因此 ,教学中应从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 :一、从写作的背景来透视剧作的现实意义荒诞派戏剧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荒诞”是由拉丁文“耳聋”(Surdus)一词演变而来 ,意指个人与生存环境的脱节。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在其悲剧中 ,就提出过人类生存条件的残酷和荒诞性的问题。到了 2 0世纪 2…  相似文献   

3.
我就是戈多     
作者以‘戈多”的身份,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议论,状写世人等待‘戈多”的种种心态,很有创意。特别是文章的结尾,作者在自嘲自解中让戈多退场,深入骨髓,透视世人既不认识戈多,却又在苦苦地、盲目地等待戈多的怪异心理。一句“这个世界就像一场荒诞剧”,更是耐人寻味。文章或揶揄,或嘲讽,或鞭挞,写得诙谐幽默,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4.
唐四艳 《柳州师专学报》1996,11(1):18-21,35
荒诞派戏剧晦涩、艰深,很容易让人产生歧意,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更甚。本文拟从构成该剧的四个因素,即戈多、等待、等待的人和舞台审美形象四方面探究,以得出“把希望放在消极等待中,便是对希望的坚信”的主题,让观众从怜悯、恐惧中解脱出来,笑对人生。  相似文献   

5.
告别戈多     
一个雾霭沉沉的早晨,我穿上大衣,走进街角的咖啡店,开始等待,等待戈多。 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已经下肚,戈多还没有来。“哦,见鬼!已经迟到30分钟了!”完全清醒的我看着表抱怨道。走出咖啡店,倚在墙上,继续等待,等待戈多。  相似文献   

6.
书目     
<正>《等待戈多》【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著施咸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条荒凉的路,一个小土墩,不长叶子的树下,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他们不知道戈多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等戈多,甚至压根不知道戈多是谁,他们只是在等待,为等待而等待。故事实在荒诞至极,"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却又令人深思。一直不露面的戈多,若有若无,说来不来,他似乎能救人脱离苦海,可是戈多永远不  相似文献   

7.
《等待戈多》和《暗恋桃花源》作为东西方戏剧的代表作,一个在“等待”中抱有“希望”,而另一个在“寻找”中充满“虚妄”。同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描写,在思想倾向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异。试探讨两部作品在主题展现方面不同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有句名言:“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它反映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普遍共同的主题。本文选取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和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两部作品,透视其相同点,即人生的荒诞和与荒诞人生的对抗。不同点是在对抗中俄狄浦斯体现出一种倔强而高傲的自尊,对人格尊严的维护,而戈多的等待者则更多的是等待的执着,即等待者以一种执著的意志来和人生的荒谬对抗,其等待的价值在于等待的本身。  相似文献   

10.
诞生在1959年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说是影响最大、最能代表“荒诞派”戏剧基本特色的作品。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戏剧最为严峻的挑战。虽然《等待戈多》并不是荒诞派戏剧的最初成果,但它创造了这一流派戏剧的最高境界,集中体现了“荒诞”戏剧观的建构特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剧作的出发点、建构方式和基本内涵三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11.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  相似文献   

12.
《雷雨》和《等待戈多》都是20世纪上半叶一鸣惊人的话剧。它们分别运用现实主义的传统创作方法和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创作方法,带给观众不同的艺术审美效果:《雷雨》“戏”味十足,《等待戈多)“无戏”味浓。通过这两部典型戏剧的比较,可探索出戏剧的传统创作方法与反传统创作方法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试题]创新思维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其中最能引起师生关注的话题有:(1)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2)戈多来了(3)留一点空白这三个话题引发你怎样的想像、感悟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美好的事物已略感陌生。“戈多…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贝克特的国籍,人教版必修③说“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岳麓版却说“该派……开山之作是法国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为什么不同教材对贝克特国籍的说法不一?哪种说法正确呢?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中国古典戏曲没有悲剧,有人说有.其实剧本就摆在那里,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看法,还是评论者对悲剧概念的理解不同所致.人们对同一部剧作的类型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悲剧”条目,对《等待戈多》一剧的类型是这样理解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再现了现代西方人的一种悲剧意绪”.很显然,论者认为该剧是一出悲剧.而同书的“喜剧”条目却认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看作是荒诞喜剧的代表作.”两个条目在谈同一部剧作,而且对剧情的描述几乎使用了同样的语句,可是对该剧体裁类型的判断却全然不同.所谓中国古代戏曲没有悲剧的说法,大概也是由于人们对于戏剧类型的理解有所不同而产生的吧  相似文献   

16.
《等待戈多》是最能体现贝克特思想特点和荒诞派戏剧特征的剧作,深刻地表现了汉代文明中人生的处境:怀抱模糊的希望而作无尽的等待。“等待”成了人生的唯一目的,这一目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证明“在等待”。剧中悲喜融合;超越传统戏剧,又对传统戏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曾有人问过贝克特,他创作的戈多到底是谁,贝克特回答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早就告诉你们了。”等待戈多,但戈多到底是谁?如果没弄清楚这点的话,即使戈多来了,我们依然形同陌路,只会擦肩而过。在我的心中,“戈多”是现代人心中已久违的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我们已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沦太久,对于信念、理想、友谊这类事物已略感陌生。戈多是信念。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法比拟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1月6日 晴 很久没有写下如此精致的题目了,是的,很久没有这么沉重而又充满希望地等待一件事的到来,纵使它就像《等待戈多》里那迟迟不来的希望,我也依然苦苦等待它庄严神圣的到来,等待“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采用“荒诞”的艺术形式,通过人们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砚代文明中一些人精神上的等待与失望、苦闷和迷惘。  相似文献   

20.
告别戈多     
一个雾霭沉沉的早晨,我穿上大衣,走进街角的咖啡店,开始等待,等待戈多. 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已经下肚,戈多还没有来."哦,见鬼!已经迟到30分钟了!"完全清醒的我看着表抱怨道.走出咖啡店,倚在墙上,继续等待,等待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