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形势下教育的一场革命,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教师是新课程的执行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作为教师如何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是学校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那么,教师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彻底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提升对课程的认识,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念,建立新的课程观念.教师必须尽快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还必须加强身心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对每一个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必须从新的视角改革教师教育,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一、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1.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从表层看指向的是课程开发和  相似文献   

5.
赵院娥  郑斌 《考试周刊》2014,(19):9+11-9,11
当前,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彰显了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这正是新课程昭示其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德育课程改革呼唤德育理念的更新,对德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德育观念,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使之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相一致,这是每个德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德育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品德教育目的观、学习观和教师角色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彻底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提升对课程的认识,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念,建立新的课程观念。教师必须尽快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还必须加强身心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的革命,这充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生物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对生物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它涉及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师资培训等多方面.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育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力争在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同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否则,教师将会在课程改革中因定位不准而茫然无措,甚至影响到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导处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重视教师培训,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导处要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对以往的教师培训进行认真反思。教导处要致力于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理解、内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新课程,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彻底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提升对课程的认识,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念,建立新的课程观念。教师必须尽快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还必须加强身心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教师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导,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过于注重机械的学习,过于注重评价学习结果的原有模式,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笔者认为思想观念的转变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要顺利地实施,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和学生重新进行反思和理解,并树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和学术水平,转换角色,转变教学行为等。为此,高师院校必须从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专业体系、调整课程结构等方面实现课程体系的重建,以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帅卫红 《江西教育》2005,(14):49-50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新课改使教师的观念得以改变,更重要的是带给了教师全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具备全新的教育观念、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人格.面对新课程,中师数学教师在角色转变前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更新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全方位更新教师角色,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才能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教师角色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成人教育》2009,29(11):51-52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这也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改变传统教育观,由注入式应试教育向创新型素质教育过渡,及时进行教师角色重建,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带来了新理念。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努力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发展新课程,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高扬的主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能否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