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虎 《八小时以外》2011,(5):120-121
近两年来,香港作家北上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香港作家选择把写作视角放在内地,在内地出书,甚至移居内地。港人北上,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但是以作家为代表的文化人北上,却是最近才兴起。董桥、西西等香港招牌作家的作品纷纷出简体版;马家辉、欧阳应霁等也把触角伸到内地;陈冠中、梁文道等更是或移居内地,或把工作重心放在内地。香港作家北上,已经不再只是一时的文化风潮,而演变成了时代洪流。  相似文献   

2.
<正>读完梁文道先生《我的灵魂我的书》后,我生发出许多思考。知晓梁文道先生的大名,是看到儿子拿回家的一份语文试卷上选用过他的一篇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名为《台北书市的没落》。出于好奇,我便上网搜索关于梁文道先生的资料,获取他的众多信息,开始喜欢阅读他的文章,收集并整理出他的许多语录,并将这些精要语句和学生一同分享。例如,"一个人知道自己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3.
我看董桥     
倒不是因为柳苏先生的那一篇《你一定要看董桥》的文章才去接触董桥的作品的,而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本挺厚的《董桥文集》。《董桥文集》收录了董桥的大部分散文,拿起这本书,通常一次翻上三四篇,就打住了,因为不太易于吸收与消化。有人说他的文章在遣词造句间苦心经营,精致得可怕,这种说法倒是太过分了些,他的散文的确精,  相似文献   

4.
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相似文献   

5.
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相似文献   

6.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12,(Z2):118-120
二十二年前,柳苏(罗孚)先生写过一篇文章《你一定要看董桥》,反响极佳。所以我决意模仿他的题目,写一篇《一定要看陈之藩》。只是当年柳苏向大陆读者推荐董先生作品时,董桥在内地尚且籍籍无名,柳先生推介之后,董氏大名渐响,迄今已经公认为个  相似文献   

7.
给女儿的信     
编辑叔叔: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已经快两年了,然而我对香港文化了解并不多。以前我只知道香港有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有成龙。周润发的电影,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就很有趣,柳一定要看董桥》。文章说董桥是香港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文章具有鲜明的“董桥风格”,文章甚至说董桥的散文“证明香港有文学,有精致的文学,香港文学不乏上乘之作”。读了这篇文章,我倒确实想看看董桥,看看他的文章,您能介绍一篇吗?山西读者李小莉③③:你信上说你那儿秋意渐浓,你早晚上课上图书馆都记得技毛衣,也记得多吃蔬菜水果,我很放心。其实,收…  相似文献   

8.
记得香港作家董桥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就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没有想到,在上海的某个角落,一个16岁的男孩把这句活当作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并且用自己的行动不顾一切地去实践它。  相似文献   

9.
董桥是香港著名作家,他的散文追求学、识、情的融会贯通,结合散文创作,董桥在作品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即知性与感性相融、文章“自然”说和辞意说。而董桥的散文理论与创作也同样做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5月,正是鲜花开放的季节,但去年的5月却因邵云环的牺牲而显得格外凝重,因为仅仅只差一天,她就可以过上本世纪最后一个母亲节。当国内记者纷纷撰写长文或短文抒发自己的愤懑、寄托自己的哀思之际,香港作家董桥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字,同样寄托了这种感情。 董桥曾经说过,“散文,单有美丽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内容;要有information。有message给人,而且是相当清楚的讯息。”他写散文也严格遵守作为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一切遵从真实,从不轻易发表个人意见。在《邵云环的春天》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以…  相似文献   

11.
董桥的散文多短章小品 ,但其行文翩翩然 ,逸致栩栩然 ,意蕴丰富 ,满纸烟霞 ,风格非常独特。董桥的语言是形成董桥风格的关键要素。他善喻善引 ,修辞极个性化。董桥又以其富有古典特征和文化特征的话语系统构成文章的庄重基调 ,并用幽默谐趣的语言去化解那份书生气 ,使文章清丽雅致又智慧洒脱。  相似文献   

12.
董桥是香港名作家,他的散追求学、识、情的融会贯通,结合散创作。董桥在作品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即知性与感性相融、章“自然”说和辞意说。而董桥的散理论与创作也同样做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一、不便说“便” 董桥是香港著名的散文家、资深编辑,他行文精致,用词考究。因为他认为锻句炼字是对读者的礼貌。  相似文献   

14.
<正>梁文道是著名文化人,他曾在许多电视台做过读书访谈节目。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连续两年,在凤凰卫视主持过的《开卷八分钟》。时间虽短,但梁文道谈读书,谈得淋漓尽致。梁文道读过很多书,他是有资格谈读书的。据说,作为商业电视台,凤凰卫视的这道节目,是没有任何广告费的,但凤凰卫视愿意做,只因为,凤凰卫视认为,这世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使命",凤凰卫视,是以传播文化为使命的。  相似文献   

15.
名家书架     
正俞晓群(著名出版人)《一纸平安》,董桥著作为出版人,我迷恋董桥先生文字很多年了。前些天还在日记中写道:"一年不做董书,若有所失;一日不见董文,若无所读。"这些年来,陆续出版过董桥的书有二十几部,未来还会陆续出版。比较而言,这本《一纸平安》不拘传统,热烈而不落俗套。书中文字是董公2012年所写,文字之雅趣。他说:"年轻友朋中小楷写得上乘的数出两位,女的是北京赵丽雅,男的是海上陆灏,迟早要封南陆北赵雅称。"书文字一流,文采一流,章法一流,思想一流。他不坠时尚阅读的窠臼,不失独孤傲世的气度。他是这个时代的精神积淀,但其影响力却会超越时代。  相似文献   

16.
董桥的散文多短章小品,但其行文翩翩然,逸致翩翩然,意蕴丰富,满纸烟霞,风格非常独特。董桥的语言是形成董桥风格的关键要素。他善喻善引,修辞极个性化。董桥又以其富有古典特征和文化特征的话语系统构成文章的庄重基调,并用幽默谐趣的语言去化解那份书生气,使文章清丽雅致又智慧洒脱。  相似文献   

17.
把文字当成艺术品来雕琢的作家,是值得尊敬的。毋庸置疑,董桥当属此类。人的一生是一部拉拉杂杂头绪不清的长篇小说,许多人没头没脑撞进来,留下一片雪泥鸿爪,然后各奔西东,不辞而别,只在大脑的沟回中占据一个微不足道的角  相似文献   

18.
连体爱情学     
纯文学在香港本埠境遇实在尴尬,在香港从事纯文学创作,注定是一条有如西西弗神话的难行之路。也正因如此,硕果仅有的几个作家都低调得好似不存在,创作态度反而更加纯粹。被梁文道称为"香港文学未来"的韩丽珠,从二十岁出道始,拿下的文学奖项不下十余座,在文坛依旧籍籍无名。这倒并  相似文献   

19.
读书     
《八小时以外》2011,(12):117
《从前》作者董桥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时间2011年10月1日定价39.00元你不一定要读董桥,如果你不怀旧。散文大家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本书收录董桥所作忆旧小品散文近三十篇,他顺着营造小说的敏感追寻走过的从前,人事、书事、情事,丝丝缕缕,惹人情思,抒发对中国文化无尽的乡愁。语言精细、凝练、隽永。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初的董桥散文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董桥散文“传神”的表达特点。从董桥散文的形式和主体精神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特点及其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