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7,(2):22-25
民族精神概念的提出始于18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在我国实现了由"国性"向"民族精神"的概念认同。随着人们对民族精神日渐关注,民族精神概念也在民族认同和差异说、民族精神性质说、民族精神地位作用说、民族精神与精神文化的关系说四个层面有所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民族意识、民族主义、民族文化、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概念辨析,进一步明确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的精神结构特质,主要表现在对"和"的追求上。"和"的意识在整个日本民族意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在日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培育出来的。同时,也强烈影响着日本人的性格,它成为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日本文明的精神基盘。"和"体现在日本社会的政治、文化、心理、生活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发挥着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的作用。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来源于社会群体对文化传统的认同,这种认同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先在的民族意识的肯定,这种先在的民族意识对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整合作用。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作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来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根植于相应民族的文化背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意识性。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将映射出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中华民族文化中,孔孟儒学是其主流,对民族行为影响深远,然而,独尊儒术的教育不足以发展民族体育,培养民族体育精神,必须在挖掘中国传统儒家内核的同时,融合各民族文化特质,并在协调传统与现实间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6.
民族是人类的一种群体分类。民族认同心理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它包括民族认知、民族心态、民族意识以及民族信仰,民族认同心理因其具有的强大聚合力仍是一种人们普遍重视的"政治资源",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然而,民族认同心理也是一柄双刃剑,进步的力量利用它,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反动势力利用它则可以制造分裂、破坏团结、危及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塑造学生鲜明的民族性格,使其树立民族意识并形成祖国观念;批判地借鉴和传播外来优秀文化,使学生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开阔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从学生身边的文化现象出发,通过了解文化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使学生感受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职责。一、思想政治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绵延不断的一  相似文献   

9.
现代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或文化心态的形成是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作用,但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源流、文化发展无疑在日本民族性格形成中起着最根本的基因作用。探讨日本人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到,日本人有史以来就是在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坚守固有文化才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始原文化的特点铸就了日本民族性格的复杂化与多重性。正如文化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的适应一样,民族性格也代表着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对民族融合的认同,其形成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亦是文化作用的外化表现。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认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及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领域,但对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民族与文化密不可分,对于民族认同的研究永远无法摆脱文化的束缚,所以民族认同的实质就是文化认同。文化的形成因区域差异而有所不同,文化差异形成的文化心理也是不同的,因此,对民族认同进行区域跨文化心理研究,可为民族认同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积累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校德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面对新疆独特的多元文化环境,我们是否应该开展大文化视野下的情感教育?我们是否能够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学习心理时,发展和认同维族和汉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是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并达成这种跨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回答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是民族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本文将使用文献研究法探讨情感教育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时代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有机统一体,是一个民族的价值目标、共同理想、思维法则和文化规范的最高体现。作为一种伦理格律,民族精神千百年来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每个成员的认同和遵守,同时它作为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阐述广告语言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广告语言一旦融入民族文化的精髓 ,那么 ,在塑造企业形象 ,输出产品信息 ,强化竞争方式 ,促进产品销售的同时 ,也对倡导民族美德 ,强化民族意识 ,渲染民族情感 ,弘扬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的道德重构(1970--2012)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力图创建新加坡民族魂和重构民族认同、民族道德现的过程.新加坡道德教育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重构的紧迫性等促使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多种途径,唤起国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期达到重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的目的.新加坡道德重构研究对正在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极具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本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情感、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是整个民族认同并不懈追求的文化精髓、道德境界和价值目标的集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促进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是维系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那达慕是蒙古族文化中最具包容量的景观,它凝聚并规范着蒙古族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产活动以及各种文化习俗等,从物质文化的衣食住行、婚恋嫁娶、歌舞娱乐到精神文化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性格的形成。改革开放为蒙古族那达慕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时代精神的注入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那达慕"发生了深刻的历时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那达慕所面临的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与开发、创新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不仅是各民族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寄托.贵州榕江县高排村苗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牯脏节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形成并强化苗族的民族认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可以说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反映形式。其特征可以概括为政治文化的认知性成分,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政治文化的评价性成分。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公民个体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心理,达到政治认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贵州羌族的宗教信仰种类繁多,既包括形式多样的自然宗教,也包括内涵丰富的人为宗教。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传承性、吸纳包容性、多元共存性、群体参与性、活动民俗性和实用功利性等。它具有调适族众心理、增强族群认同、强化社会控制、促进社区和谐、传承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贵州羌族的宗教信仰,不仅促进了羌民族意识的发展,也从事实上推动了羌民族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