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但人民内部矛盾仍然大量存在,错综复杂,处理不好也会激化。其中,领导与群众的矛盾制约和影响着人民内部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一在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中,领导常常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领导的权威是解决矛盾至关重要的一环。什么叫权威?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服从,如果没有服从,权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导的权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组织权威,另一类是个人权威。从宏观上讲,组织权威更为重要,全党的最高权威是党中央;全国的最高权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权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央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政治体制都存在着权威,它是国家权力运行的基础。在现代社会,能否充分运用权威来驱动经济,促进社会整合,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出现了中央权威弱化的趋势,这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和未来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只有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对权威的认同程度,扩大中央政府权力获取的渠道,才能克服中央权威弱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师生交往中教师权威消解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权威是指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与影响能力,反映了两者特定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及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教师权威一度遭到消解的质疑。本文试图说明教师权威是教育的内在属性,不会消解,但传统的教师权威必须变革、重新塑造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的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任何组织和群体要有效地进行活动,顺利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实施科学的领导。因此,研究、探讨领导科学的深刻内涵,科学领导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树立领导的权威和领导如何正确高效的用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必须有权威才能发挥自己的职能,领导者的权威既有合法的授予,又是靠领导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本文在这样的思想下探讨领导者的权威与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6.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次上 ,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笔者认为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必须从打破思维定势做起 ,给思想松绑 ,还思想一片纯净的蓝天。一、权威定势———权威者的言论至上思维中的权威定势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环境 ,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 ,“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势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 ,对权威的言论不假思索地盲信盲从 ,其结果正如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 :在家听父母的话 ,在单位听领导的话。在权威的鼻息下生活惯了的人们 ,习惯于听从权威而失…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理论上讲,权威可以从政治性和社会性两方面去理解,具有双重性.权威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其政治性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社会性会逐渐凸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当前的政治实践领域,必须首先强化政治权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权威的成长和成熟创造条件.同时,必须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自治能力的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威可以从政治性和社会性去理解,具有双重性。权威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但其政治性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社会性会逐渐凸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当前的政治实践领域,必须首先强化政治权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权威的成长和成熟创造条件。同时,必须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自治能力的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9.
权威在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具有两面性,既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面,也有阻碍社会发展的一面,如何扬其长避其短是当代法学界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以恩格斯《论权威》一书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为基点,从法律的调节功能与权威属性两个角度论证了法律不仅要把权威纳入自己的轨道,而且在具体设计上要注意处理好权威与自治二者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最后结合国际法探讨了法律与权威未来可能的理想安排模式。文章的结论是建立法治国家,首要任务与最终任务在于通过不断改革,逐步实现权威与自治在法律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足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为目标的。要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学校中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存住,涂尔于在他的《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说,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一种权威性活动。教师权威是学校教育中权威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日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价值,教师权威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此有人认为在新形势下,教育应该去权威化。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中央权威,是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对此有许多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一、阐明了中央权威的科学含义和加强中央权威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央权威,他认为“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因此“中央要有权威……中央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中央权威,“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算数。”使中央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足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为目标的。要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学校中必须有一定的权威存住,涂尔于在他的《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说,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一种权威性活动。教师权威是学校教育中权威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日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价值,教师权威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此有人认为在新形势下,教育应该去权威化。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权威,即在幼儿园中,教师基于社会、教育制度赋予的教育权力和本人的内在素质、人格魅力而产生的,且能为幼儿所认可、接受并对幼儿发展产生作用的影响力:在教育实践中,学生对老师的某种程度上的认可和服从,实际上就是教师权威的体现。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某种权威的削弱,已不可避免:重塑教师的威信,需要教师本人作出努力,必须意识到“教师权威”失落的现状,并以正确的心态予以面对;必须对自己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以其良好的形象在幼儿心目中建立起合格权威和个人权威。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人格权威的内涵及展现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决策与管理的行为,罗杰斯、坎托尔等把教学视为包括领导在内的过程,认为可以把教师的某些行为作为一系列领导行为、把教师作为领导角色加以研究。涂尔干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教师作为“领导者”,其权威状况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按照现代社会权威构成的学理分析,权威可分为两类,即职位权威和人格权威。对于教师而言,人格权威来源于教师的非职位权力,指的是建立在教师个人魅力、知识、才能、资历等要素之上,带动学生自愿服从和主动追随的影响力。教师人格权威所表现…  相似文献   

15.
领导是组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功能和组织行为过程。而领导者则是在团队中处于首脑位置、行使权威与决定、致力于实现一定的目标并在其行为过程中,施加影响的人。由于他在团队中处于特殊的首脑地位,所以他具有对团队及其成员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一种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履行职责时必须产生的社会角色。陈云同志认为,领导活动不是领导者的一种自我行为,而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相互关系,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遇到了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层面的挑战。要迎接挑战,就必须增强政府的权威,为顺利实现社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要增强政府权威,就必须提高领导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转变政治体制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7.
依宪治国是党中央在依法治国发展和推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失时机地提出的全新的法制治国理念。在依宪治国的法治新背景下,要树立宪法权威,必须紧紧抓住宪法实施和培养宪法信仰这两个方面。宪法的实施程度和宪法信仰直接影响宪法权威。贯彻宪法实施必须依靠群众路线和政党路线两条途径;培育宪法信仰必须切实尊重和信任宪法文本内容,推进社会的宪法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中央要有权威”是邓小平提出的重要思想。中央权威是发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领导核心作用,维护改革秩序和社会稳定,以及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中央权威是在民主基础上实行正确集中的体现,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并同国家宪法、法律权威相一致的。加强和维护中央权威,必须坚持与健全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理念,新的研究领域,校长课程领导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发现,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是课程发展的本相,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是校长的本然使命,校长担任学校课程领导则是现在和未来课程变革的定然趋势。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看似只是符号的转变,但课程领导却有着比课程管理更为丰富的内涵。其实质是在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宏观背景下,走向有机的、生成的、  相似文献   

20.
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其决策和行为的权威,依据其基础可分为传统权威、制度权威、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校长在担当课程领导者角色时应以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为主。其中,专业权威对于校长发挥课程领导作用,引导课程建设、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作用尤其关键,可以说是课程领导成败的核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