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回收1592份有效问卷,样本涉及五大洲66个国家。本报告作为调研报告之一,重点调查研究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对外国观众选择观影渠道的影响。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促进作用,但同时存在一定问题;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对观众是否走进影院、如何选择观影渠道具有直接影响。未来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打造中国电影文化形象,要建立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数据库,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提升到战略性高度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开始融入外国电影并逐渐受到全球受众的关注。本文就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的应用及传播为例,对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不同因素的考量和受众进行分析,总结好莱坞常用的中国文化符号传播策略与手段,以期促进中国电影市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实现中国文化符号的全球传播,塑造更为正向良好的中国形象,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3.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2,(2):10-10
超五成外国观众不进影院看华语电影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针对美、英、法、德、日、韩、印等国35岁之下的电影主流观众的调查显示:超过1/3的外国观众一点不了解中国电影.超过58%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影响一般。除了整体关注不够,外国观众也不怎么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其中55.1%的人是通过录像带、DVD观看的。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时代,影视的跨文化传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外国大片的大量涌入中国电影市场,对中国的主流文化构建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从外国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与冲突,进口大片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缺失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的主流文化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电影这一大众传媒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扈翔 《青年记者》2017,(23):7-8
当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一极,越来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广泛关注,一方面为国际社会见证当下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提供了信息平台,也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现状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在这些涉华报道中,存在关于中国的一些消极和负面报道,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国际友人对中国的看法.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媒体的日渐流行,涉华报道变得更加繁杂,真伪难辨,网民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倾向容易受到小道消息、网络谣言等的蛊惑煽动,进而引发涉华舆情.因此,研究外媒涉华舆情对提升我国的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日本《预防电影偷拍侵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探讨了日本立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提出《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的修改建议。笔者认为,中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不应单纯促进电影产业,有必要适当平衡知识产权和文化传播的不同需要,既保护电影知识产权和产业发展,又避免过度束缚电影文化的社会传播。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传播下,欧美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主流电影文化,如何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竞争力和树立现代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是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其次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硬实力的国家形象,最后是中国电影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传播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8.
2012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电影观众,并在亚、欧、美主要国家集中采样,取得了十多万条统计数据,在广泛性和针对性上取得了平衡。2012年度调研报告通过数据,描绘了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现状。报告不仅是对2011-2012年度中国在文化强国建设上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相关措施的回应,也是对入世十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影响力状况的梳理与总结。报告认为:相对美、英、法、日等电影输出大国,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文化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但是,外国观众普遍认为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渐增长。中国电影在电影故事、电影音乐、电影哲学等方面有较高的辨识度,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在电影故事、字幕翻译、宣传推广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最后,报告对中国电影如何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徐春玲 《新闻界》2012,(1):54-56
电影作为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是跨国传播潜力最丰富也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成为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应该立足本国文化基础,尊重电影传播规律,柔性塑造国家形象.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增强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责任感,找到中国电影准确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法院系统要为"扫黄打非"工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严密刑事法网,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提供法律武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审理好涉黄涉非案件;加强法律适用的调研,提高并推动"扫黄打非"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加强审判指导,建立督办案件和重大案件的报送制度;加强涉黄涉非案件的宣传,发挥新闻媒体的法制宣传作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深挖彻查案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抽取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308名外籍人士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深入地了解中国电影文化和价值现在国际传播中的现实状况.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对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及偏好、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的认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昆  王臻 《编辑之友》2023,(1):102-109
奥斯卡电影是美国文化的“先行军”,研究其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把握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奥斯卡电影里百年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东方古国”到“落后中国”“摇摆中国”再到“多元邻国”的嬗变,总体表现为多重性和复魅化的奇观社会。奥斯卡电影全球票仓布局与“两个美国”共同促成了这一形象的生成,美国电影文化力又按照自身价值体系改写中国文化,所塑造的“球土化”中国形象表征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拼贴与重组,也带给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迷思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外国媒体的涉华报道 ,既折射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又为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决策提供参照。鉴于此 ,本文作者跟踪分析了近期美、俄、日、德权威报纸的涉华报道。其共同点是 ,四国的涉华报道均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来报道和评价中国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不同的是 ,各国报道又明显地带有各自的特点或倾向性———美国的冷战思维 ,日本的防范心理 ,俄罗斯民族骨子里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傲慢态度  相似文献   

14.
龚韵 《湖北档案》2023,(3):51-52
<正>高校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到依法治校,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关系法治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实践不断深入,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校行为越来越多地纳入司法管辖的范围,高校面临的涉法涉诉事务呈爆发式增长。加强高校的合同管理工作特别是合同档案信息管理,在现阶段已经是有效应对繁杂法律事务、深入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电影国际获奖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外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在对外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中国电影频繁摘取国际影奖,但在一片繁华的背后显示出中国电影外宣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独立电影三人类影片入手分析其原因,并试图从政策引导、业界重心、人才培养和策略把握上探究下一步电影外宣的发展对策,探索如何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6.
当下中国类型电影生产与发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类型化是电影工业发展的结果。中国电影在产业化的进程中,也越来越重视电影的类型化特点。本文选取2009年城市院线公映影片的相关数据,分析研究当下中国类型电影的生产与发行现状,并与同年进口的外国影片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我国类型电影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四、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价值的认知 电影是我们了解文化的一个窗口,也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着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可以通过电影得到怎样的传达呢?本次问卷调查对国外观众通过中国电影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心理需求及中国电影传达文化价值观的总体效果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尝试把百年中国电影文化描写为一个异质的、开放的、动态的结构系统,认为如果我们想要把握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就必须要理解本土电影与同时期外国电影文化的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描写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分析民族电影的开放、异质的"多元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球化语境下 ,文化传播的单向度特征日益明显 ,双向性诉求被忽视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受到削弱。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 ,承担着民族国家的历史重任 :不仅要传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精神 ,而且要树立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现代“中国形象”。当前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失语症”问题 ,本文试图站在国际化的视角 ,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三方面入手 ,检讨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上的失误与偏颇 ,探索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杨妮 《今传媒》2017,25(10)
与新闻媒体传播相比,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是一种浸透式、潜移默化的塑造和传播.在全球化的今天,受众越来越关注主流文化的符号生产,这种软性传播力量也越来越强大.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电影因其声画合一的视觉性、情节故事性、强大的精神感染力、以及电影产品的全球流通性等特点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显示出强大的软性功能.中国电影进入世界影坛,在实现其独立的艺术实践中,也勾勒出了中华民族的风景形象.本文分析80年代至今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发展状况,探讨中国电影对国际受众中国形象认知的软性影响,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