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尽在不言中     
尽在不言中□袁1997年4月25日人民日报体育版刊登的韩国《东亚日报》记者尹得宪写的《中韩足球对抗赛观感》是一篇体育报道中的佳作。文章虽短(我数了数只有700多字),但正如文前的“编者按”所说的:“值得品味”。文章的作者先写了自己的赛场印象。他以记...  相似文献   

2.
2001年7月25日,各大媒体刊登或播出了“三湘女巨贪”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消息,但《中国青年报》对此的报道却与众不同,当日的一版刊登了我写的“蒋氏家族腐败触目惊心”这篇通讯。新华网立即转载作为当日的头条新闻,新浪网等许多媒体也作了转载。这篇报道体现了作者的独家视角,这也是独家新闻。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反腐新闻层出不穷,如何不落入写侦破过程、审判侧记、判决结果的俗套?怎样写出新意?如何在众多媒体记者拚抢新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批评有些人不看书不看报。我发现,有些报刊编辑也不认真看书看报,有的甚至连本报本刊也不认真看。四川日报新闻研究所编的《新闻业务》1980年第6期的第16页中,反映了这样一件事:“一篇《三战士献血》的稿件,一式两份,同时寄来报社。由于我们内部通气不够,结果稿件由两个组分别编发了。同一稿件,一次以《三战士献血抢救垂危工人》为题,登在四川日报《读者来信》专栏中;事隔半月之后,又一次以《献血的颂歌》为题,登在四川日报第三版上。”这件事的出现,固然应该责怪作者将  相似文献   

4.
言平 《新闻三昧》2003,(8):26-26
1996年《常德日报》曾刊登题为《夜宿农家》的新闻特写,写的是1996年3月10日时任常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的彭晋镛直接深入到石门县丰台村调查研究,不住宾馆,夜宿农家。但是《中国青年报》6月21日载文《一位市纪委书记的堕落》,却详细记述了彭晋镛涉嫌贪污、受贿犯罪,并被逮捕的全过程。事实是“夜宿农家”只是彭晋镛一次偶尔的、做给人看的行为。从那次夜宿农家以后,直到进班房,他没有再夜宿过农家。彭晋镛被捕后,《夜宿农家》这篇报道就成了笑料。作者胡德桂近日发表文章反思:“对不起,我写了一篇本质失真  相似文献   

5.
虽然已过去了5年,但那封退稿信我还珍藏着。每当写稿遇到挫折,失去信心,我就会翻出它,细细阅读几遍,心中就会升腾起一团火焰。那是1988年,当时还是新兵的我,偶然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个新设栏目:《瞬间与十年》,反映各行各业改革开放十年来的伟大成就。于是我匆匆写了一篇征文,寄给了报社。稿子发出后,我焦急地企盼着,每天翻看《中国青年报》,希望奇迹能够出现。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收到一封信封上印有“中国青年报”的信,待我用颤抖的手拆开封D时,看到了自己写的稿子,还附了一封信:“顾广群同志:稿子早己收到,本…  相似文献   

6.
在黄石日报社向传媒集团发展的进程中,报社经营的改革和发展是至为关键的主导性变革。它迈出的每一步都影响着整个报社的生存和发展。2007年年初,黄石日报社党委面对新一轮的媒体变局和竞争,对《黄石日报》、《东楚晚报》的广告经营进行了全面整合,成立了东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迈开了地方报业集团化发展的关键一步。如何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是连队的一名战士,新闻写作的爱好者。在我们连队里没有南疆血与火的战场上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只是一个驻防在山沟沟里的空军地面连队。我写新闻稿件大都是从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去年10月下旬,我们连队利用大半天时间对训练场地上的树叶进行了清扫掩埋,又铲除了训练场地上的杂草。这件事在我们连队生活里可谓是太平凡了。我根据当时的季节,写了《某部三连做好入冬前防火安全工作》的稿子寄给了报社,后经编辑修改后以《消除火灾隐患》为题刊登在《空军报》“冬防简讯”专栏。稿件刊登后,在我们上级机关  相似文献   

8.
刘学洙 《新闻窗》2006,(3):64-65
谢念同志的《西部人啊人》新闻作品集,共三部。第一部、第二部为谢念《中国青年报》新闻作品集,由《中国青年报》原社长、总编裤徐祝庆作序;第三部为谢念《贵州日报》新闻作品集,由《贵州日报》原社长刘学洙作序。现刊登刘学洙同志所写序言,并摘要刊登徐祝庆所写序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解放日报》虽然是上海市的报纸,但它的内容却不限于上海地区的范围,它的记者,不仅在上海活动,有时还跑到江西、福建去采访。《解放日报》刊登的稿件,除了“本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写的以外,还有《新疆日报》和《四川日报》等兄弟报纸的记者为他们写的专稿。凡是适合在《解放日报》的园地里生长的果苗,编辑同志都把它移植过来了。  相似文献   

10.
士辉 《新闻与写作》2003,(11):12-14
震惊于记者被收买时统宇 《中国青年报》9月16日刊登新华社记者刘铮写的通讯《繁峙矿难水落石出》。平心而论,在该矿难已过去一年多以后.特别是前段时间看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的《繁峙矿难纪实》后.再说感到震惊有言过其实之嫌。然而.这篇通讯的一个细节——11名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被当地干部及非法矿主收买——却让我中午困意全无,忍不住打开电脑,说说我的震惊。  相似文献   

11.
记者,不只是写稿王绍据1995年3月28日,闽东日报一版头条刊登我来写的新闻特写《50万元贷款落户记》,此稿获1995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1996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是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中福建报刊类唯一获奖的一篇作品。许多同仁要我就此稿的采写过...  相似文献   

12.
7月26日,中国足协作出“体足字(1999)302号”的《处理决定》说,“奥运会足球亚洲预选赛第七组第二阶段比赛发生了以‘舒畅、李苗苗扬言要退队’为主要内容的假新闻事件”,“因此,中国足协新闻办特就此事作出如下处理:一、上述报社必须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对国奥队和舒畅、李营蕾的致歉信,以消除影响。二、上述报社必须对有关责任者作出严肃处理并上报中国足协新闻办。三、在有关报社未能做到以上两条期间,足协新闻办将停止《成都商报》、南京《现代经济报》、《杭州都市快报》、河南《大河报》《无锡日报》这些报社和记者采访中国足协…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忙里偷闲,深入到偏远的山区和乡村,到那些记者和通讯员很少涉足的地方去挖“新闻”,两天时间,收效明显,两篇通讯分别刊登在《温州日报》和《乐清报》,受到读者好评。 这两篇稿件是怎样写出来的呢? 《为了山村的明天》是今年2月初,我到偏  相似文献   

14.
1988年,我还在黑龙江省七台河日报当记者,这一年报社来了个叫孟庆裕的年轻人,总编辑安排他做摄影记者。和小孟有过不多的几次共同采访之后我就从报社调出,当时,我除了感到他干起活来很投入、很认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可是后来,孟庆裕的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间或也有艺术摄影)不断地在国内报刊上露脸,自1989年起,除了七台河日报以外,小孟还在《半月谈》杂志、《中国记者》杂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黑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作品,不仅其摄影作品总数不下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6日《长治日报》一版的《上党新语》栏中,刊登了我撰写的言论《今年你植树了吗?》穴署的是笔名:罗斯雪。见报当天上午,在长治日报编辑部大楼一层大厅的阅报栏上,长治市记协主席、高级记者董志智的一封信吸引了不少同志驻足观看。这封信真情评价了《今年你植树了吗?》这篇言论,说它是一篇刊发及时、立意较高、清新流畅的较为典型的新闻言论,并指出地市党报言论专栏稿件的写作,应当忌大而空、忌打官腔,这篇言论不足500字,言之有物,不落俗套,是值得大家借鉴的。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报社的领导、同事及读者仍时常提起此文,并给予赞扬…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9月16日刊登记者马役军写的《土地在发生警告》文章,写得有新意,有深度,有独到见解,从这篇报道可看出求异思维对深化报道的作用。当时,记者面对的实际情况是:近几年农村化肥紧张达到高潮。就连化肥积压成堆、停产已一年多的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县办的小小化肥厂,也出现了老少三辈轮班排队、披星戴月抢购化肥的空前“动人”景象。而  相似文献   

17.
我曾写过一篇《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写作体会,寄给《中国记者》,10多天后,收到退稿并附有该刊编辑的一封信。信中说,此稿不适宜在《中国记者》上发表,但可寄给别的业务刊物,有希望发表。我按这位编辑的指点,将稿件修改后寄给《荆州报通讯》,不久就被该刊以较大篇幅发表了。《中国记者》让有希望在别的新闻刊物上采用的稿件另稼给婆家,这种  相似文献   

18.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19.
有道是:“四十七八,干了白搭。”他今年已经四十有九,虽说还是个普通记者,但仍在埋头苦干。报社规定,每人每月编发、采写稿件15篇,可他近3年来平均每月见报稿件都在40篇左右。在这背后留下了多少双脚印,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他,就是被人们赞誉为“二十四小时记者”的《开封日报》记者汤传钧。 1981年初冬,《开封日报》为了加强卫生战线的报道,把从事多年医师工作的汤传钧调到报社,让他负责这方面的采访。他干新闻工作虽然是初来乍到,但是他怀着认真宣传好党  相似文献   

20.
湖北随州日报在编辑记者中开展读书“充电”活动,收到明显成效。近两年来,报社舍得在业务学习上投资,先后为每一位采编人员购买了《新闻报道新思维》、《知识经济与报业发展》、《现代媒体编辑技巧》等20多本书,并采取抽查和测试的办法督促大家认真学习,使编采人员业务素质大大提高。据统计,去年该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的新闻论文20多篇,有10多篇新闻作品获湖北省地市州报新闻奖,有5篇获湖北新闻奖。报社被评为全省地市州报报业管理先进单位。(金鸣)随州日报督促编辑记者打牢业务根底@金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