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明 《视听界》2006,(3):112-112
不好意思,这标题是借来的,黄健翔的书名《像男人那样去战斗》。黄健翔这哥们儿,我挺欣赏的。因为他是咱们南京的孩子,更因为他特立独行的解说“。球!进——啦——”仿佛春天里的一声炸雷,之后是绵绵的雨珠。这就是他的足球解说:随性,率真,孩子气,专业发烧级别。黄健翔刷新了中国足球解说的旧有格局,给原本照本宣科、字正腔圆、言不及义的沉闷解说,注入了青春和人文的力量。黄健翔的解说另类而叫好,不是因为人们偏好另类,而是他的另类解说拨动了球迷内心那根最敏感的弦,道出了球迷在某个情境最想喊出的话。除非自说自话,只要是人际传播,哪怕…  相似文献   

2.
世界杯足球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比赛中,央视主持人黄健翔的激情解说引发很大争议,随后,黄健翔发表声明,向观众道歉。他在声明中有这样一句话:“解说中我不恰当地把个人对球队的热爱和自己的岗位角色相混淆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也是目前在许多节目主持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将个人化言说当成了个性化表达,尤其是在当前十分火爆的所谓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错位已经成为此类节目成长的重要障碍,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加以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金珠 《视听界》2006,(4):109-109
德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之战中,央视解说员黄健翔用声嘶力竭的嚎叫,穿透了几乎所有中国熬夜看球的球迷家庭……他高呼“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意大利万岁”,表现失态。事后,这段解说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争议。国外舆论马拉多纳:黄健翔没有任何错误,足球需要一种真情足球需要一种真情,它不应该受地域的局限。那位中国评论员(黄健翔)支持意大利队没有任何错误,那只是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格罗索:黄健翔解说有些夸张格罗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实话,我觉得黄的解说有些夸张了。”路透社:热爱意大利引发危机他用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4.
张婧 《声屏世界》2006,(11):13-14
这次世界杯对中国观众而言,最关注的应该不是谁最终夺得了冠军,而是一个足球解说员和他创造的一个能够称得上“门”级别的事件。意大利队在与澳大利亚比赛的最后时刻获得点球,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因为富有激情的解说引起了争议。“黄健翔”三个字意外地“跻身”世界杯热门词汇之列,成为各报刊、网站整版报道的对象,引发了6月末最热的娱乐事件或者社会事件。各媒体不仅详细报道了这一事件,并且还大肆进行了娱乐化的报道,共赴这场激情夏日里的“豪门盛宴”。随处可见诸如《黄健翔高呼“意大利万岁”的N个理由》《引发黄健翔解说门的N种猜想…  相似文献   

5.
李韧 《声屏世界》2006,(12):20-21
2006年的夏季注定是个充满激情的季节。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比赛是人们狂欢的一个绝佳理由,于是炎炎夏夜里媒体和足球同醉,激情和狂热共舞……而意大利队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艰难淘汰澳大利亚队晋级的消息除了让中国广大的意大利球迷们兴奋不已外,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比赛最后三分钟金刚怒吼式的解说,也迅速成了轰动全球的“热门体育新闻”。“解说门”事件争议的实质中国人总是有很强烈的逆反心态,对黄健翔的批评越重,喜欢黄健翔个性风格的人也就越多。上海卫视主持人周亮对黄健翔激情解说的评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说:“这是足球解…  相似文献   

6.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可能就是对中年“待业”的黄健翔(以下简称黄君)此刻状况的最好注解。在他不短的职业解说生涯期间,创造了太多太多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可能正是缘于他的这种经典,才促成了其同行决意把他恶搞到底的行为,以至于黄君的离职都能被媒体曲解为在自我炒作。  相似文献   

7.
罗安平 《青年记者》2006,(20):60-62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黄健翔在现场解说意大利与澳大利亚比赛时,因在最后三分钟情绪异常激动,高呼“意大利万岁”,并对失利的澳大利亚队语带嘲讽,引发了球迷和网民极大争议,形成“挺黄派”和“倒黄派”,新浪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黄健翔的解说,前者略多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王馨  杨明 《新闻前哨》2010,(3):34-35
“格罗索立功了!格罗索立功了!不给澳大利亚队任何的机会。他们可以提早回家了!……”相信观看过2006年德国世界杯比赛的人,都对前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的这段“经典”解说词记忆犹新。“解说门”事件之所以引起热议.核心就在于黄健翔在其解说中“过多”地融人了个人主观色彩.失去了一名新闻评论员乃至一名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所处的“中立地位”和应该把握的客观性原则。所谓“过多”,并不是不能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融入主观性内容,而是应该把握一个恰如其分的度。  相似文献   

9.
黄健翔,央视的少数被绝大数人接受的解说员。1996年,黄健翔在温布利撕心的狂吼,开创了央视体育解说的新风格。作为央视面向社会招收的第一批体育解说员,黄健翔曾以自己的激情、顶级球迷的专业知识,和尖锐的评论征服观众。2001年十强赛时,黄健翔因在解说中个人激情超出以往央视解说客观姿态,引起广泛争论,从此逐渐远离中国队的比赛解说。近年来,黄的解说风格趋于平稳,也难再看到他以前的犀利风采。刘建宏,给人的印象更多是一名节目主持人。但他也是近些年来解说中国国家队比赛最多的央视解说员。早年在《足球之夜》时,他创立了对一切黑幕穷追…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在2006德国世界杯上制造了一起“解说门事件”。本文以“角色”为纲,采取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对该事件加以批判性的审视。首先,分析黄健翔作为“新闻人”的角色;其次,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分析黄健翔作为“部落人”的角色;第三,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统合性地分析黄健翔作为“演员”(新闻人、部落人)的角色。通过跨学科的多视角分析,立体地展示了“解说门事件”的丰厚内涵。  相似文献   

11.
激情的底线     
黄健翔的“出格”解说,从意澳之战结束当天凌晨起,数以万计的网友以不同方式展开争论。不过经过一定归纳整理,不难从这个事件中梳理出这样一条主要脉络,也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激情与理性的辩证关系?”当晚意澳之战在比赛补时的最后一分钟进入极戏剧化的情节,少一人的意大利队获得了一个点球,这样的场面不要说黄健翔激动,只要看球的都会激动。身在现场的黄健翔激情洋溢,其实也是一个正常人的心态流露,他强烈地拍打解说席桌子(事后其自述)、继而以几近撕裂的音调和强烈感情色彩的措词完成近200秒的解说,更是这种情绪的延伸。如…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黄健翔在现场解说意大利—澳大利亚比赛时,因在最后三分钟情绪异常激动,高呼“意大利万岁”,并对失利的澳大利亚队语带嘲讽,引发了球迷和网民极大争议,形成“挺黄派”和“倒黄派”,新浪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黄健翔解说的态度,前者略多于后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对于中国的体育新闻人,正如西班牙《体育报》在一篇报道中指出的一样:“在中国,这样的世界杯评说员并不少见”。而如此数量庞大的“挺黄派”,说明这种“并不少见”的体育新闻中传达的某种舆论导向已对受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13.
“黄健翔疯狂三分钟解说”自发生起,在大众和网络的共谋下,已迅速从一个解说事故.演变为一个庞大的娱乐事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06世界杯那场1/8决赛中,意大利队最后时刻凭借点球击败了顽强的澳大利亚队晋级八强,然而这场比赛在中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央视解说员黄健翔以他一反往常的“激情”解说震撼了全国球迷,并在世界各大媒体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人们把这件事带有戏谑性地称作“解说门”,一场关于“什么样的解说员才  相似文献   

15.
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在本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1/8决赛时的“激情解说”,引起轩然大波。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角色到底是什么?又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6.
黄健翔一出道,便以其丰厚的专业素养和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赢得了众多球迷的喜爱。好的现场体育解说可以称之为语言艺术,具体分析一位为观众所喜爱的体育解说员的语言风格,对于这一仍处于发展摸索阶段的广播电视语体的下位语体应该说十分必要。笔不揣简陋,下面仅以2000年欧锦赛为例,对黄健翔的解说语言风格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黄斌 《声屏世界》2006,(9):67-67
6月27日凌晨,在世界杯足球赛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比赛的最后关头,意大利获得一个点球并罚中,央视当值现场直播解说员黄健翔高呼:“意大利万岁!澳大利亚可以回家了!”之类大肆张扬个人情绪的不理智话语,惹来众多非议。就宛如世界杯决赛中齐达内头撞马特拉齐一样,争论还会延续下去,还会牵扯到社会生活的更加复杂的方方面面。山东盲人球迷刘志伟甚至通过网络三次向央视足球解说员下战书,要与他们比试业务基础知识,并直指央视解说员的“五宗罪”:一是场面情况说的太少;二是解说时错误太多;三是缺少激情,像念经;四是技术评点不行;五是从…  相似文献   

18.
荣国 《新闻前哨》2006,(9):96-96
足球的世界杯,群雄逐鹿,热情奔放,的确是个看点。看点之外还有侃点,解说足球的黄健翔先生一不留神就被侃上了.  相似文献   

19.
公元2006年11月16日,一个公众人物黄健翔从央视辞职,新闻界对他一顿疯炒。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特约撰稿人吴虹飞等撰写的一篇独家深度专访,引起黄的咒骂,作为公众人物的黄健翔,可悲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啦!不要给澳大利亚人任何的机会!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托蒂!托蒂面对这个点球。他面对的是全世界的意大利球迷的目光和期待!……球进啦!比赛结束啦!意大利队获得了胜利!淘汰了澳大利亚队!他们没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队面前!伟大的意大利!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马尔蒂尼今天生日快乐!意大利万岁!……”这是北京时间6月27日凌晨在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比赛的最后2分26秒时,央视主持人黄健翔的一段充满激情几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