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用大蒜根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 ,课本上提供的实验材料是用洋葱根 ,用洋葱生根较少、发根不整齐 ,需要相当数量的洋葱 ,从经济价值方面来看成本也较高。见于此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改用大蒜根作实验材料 ,因为 ,大蒜价格便宜、发根不但整齐而且数量也较多 ,一个蒜瓣可发根 10多条 ,经过改进与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使大蒜鳞茎生根在上实验课前的 3~ 4天 ,取健壮的大蒜瓣 ,剥去皮 ,将 3~ 4个蒜瓣用牙签并排穿起 ,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 ,以水浸没大蒜根部为宜 ,放在温暖的地方 ,每天换水 1~ 2次 ,保持根部…  相似文献   

2.
实验改进一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现行高中生物教材第 2 81页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的培养改用大蒜瓣来培养根尖 ,这样改进的好处是取材容易 ,且生根比洋葱生根快。方法是 :在上课前的 4~ 5天 ,取饱满结实的大蒜瓣 ,剥去外皮 ,将 3~ 4个蒜瓣用牙签并排穿在一起 ,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以水浸没大蒜根部为宜 (如图1所示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 ,注意经常换水 ,使蒜瓣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到 1cm~ 1.5cm时 ,可以取生长健壮的根进行观察。实验改进二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在现行高中…  相似文献   

3.
实验的改进倡导简单易行,可采纳以下途径:用生活用品代替实验药品,让实验更“可亲”;将实验仪器替换或简单处理,让实验更省心,现象更明显;研究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改进操作方法,让实验更易成功;以探究的理念改进验证性实验,让实验真正富有“探究味”;减少药品用量,简单处理废液,让实验轻轻松松变“绿色”。  相似文献   

4.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多媒体不仅使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活化”了教材,起到补充和强化物理实验的效果。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讲授“光的本性”时,需要让学生实验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这些实验,大部分可在“J2508光的干涉、衍射、偏振仪”上进行。该仪器除不能做圆孔衍射实验外,其它几个实验的效果不错。但实验须在暗室中进行,而且学生只能逐个地轮流观察,较费时间。由于学生的初次观察能力一般不太锐敏,不少学生觉得还未看个仔细,就匆匆离开观察筒,总有点心欠满足。此外,有些学校没有暗室,或者根本就没有这个仪器,就更使这些实验无法进行。笔者从实践中发现,用牛皮纸制成的孔屏、缝屏,作光的干涉、衍射实验,不仅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而且效果很好。实…  相似文献   

6.
在1985年5月出版的中专(工科)通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中列入了“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作者的意图除了使学生熟悉安培表、伏特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外,还给学生提供一种最简单的测量方法。并且使学生感知在使用“伏安法”时,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安培表的外接法,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安培表的内接法。这一实验无论在巩固学生知识、启发思维和体现“应用型”的要求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按1985年的《物理实验》所叙述的仪器去做,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技术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对“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运用于排球普修技术课的教学进行实验研究,以寻求提高排球普修技术课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认知;“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课堂统一施教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这说明“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技术课的教学中运用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是一种更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用显微镜测玻璃的折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中物理实验中的“玻璃折射率的测量”,是采用“插针法”进行测定折射率的。“插针法”要求大头针必须竖直插在木板上,这对学生的耐心是一个挑战,学生往往为了使大头针竖直且前后在一条视线上,花费大量时间。另外,“插针法”很难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下面介绍一种用显微镜测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课教学在化学专业课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一位将要从事化学专业工作的人员,如果不具备独立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那么,怎样使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结合讲解,给他们一个有章可循的实验课教学方法,我认为,作为教师“教”要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同时也要给他们知识的传授和工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师不只是“讲解员”和“裁判员”,更重要的是“教练员”.教师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教练员,这是作为一名实验课教师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本文经过笔者多年实验教学,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将实验课分为五个环节——预习、操作、观察、记录、报告,在每一个环节做到一心,即为“五心”法:预习实验要用心,实验操作要耐心,观察实验要专心,实验记录要细心,实验报告要精心.简单地说就是:用心预习、耐心操作、专心观察、细心记录、精心报告.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改进陆荣荣(上海嘉定二中201802)高中生物实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般选用的实验材料是洋葱鳞茎,但洋葱鳞茎不如大蒜鳞茎普遍且其根的生长时间也较长(5~6天).经过多次试验,笔者改用大蒜根尖做此实验效果更佳.同时对该实验的...  相似文献   

11.
“合作+竞赛法”在高校健美操专选课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合作+竞赛法”在健美操专选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作+竞赛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健美操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有利于客观反映教学效果,改进和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2.
实验与创新     
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实验。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办更多的事,使生产过程更简便,工作更轻松;为了用较少的原材料、较低的能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人们不断地创造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13.
《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2007年第10期刊有张庆欢老师的《平抛运动演示实验的设计》一文,该文对用“输液喷水装置”代替现行“轨道钢球装置”作了介绍。根据笔者制作及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此装置可使平抛轨迹具体形象,实验原理直观,可行。若稍做修改则能使其取材更易、制作更便、成本更低、功能更强、推广更易。下面就笔者的做法加以介绍,涉及的主要部件见图1。  相似文献   

14.
在“观察材料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 ,在实验材料的选用上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地区做实验前较难觅到新鲜的紫色洋葱 ,或因学生撕取洋葱外表皮较难操作 ,影响了实验效果 ,本文就一些替代材料与洋葱内、外表皮在实验中的效果进行对比 ,分析这些实验材料在实验中的效果。还尝试用 4 0 %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并观察效果 ,以期找到一些更合适的实验材料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1 实验过程( 1 )将新选择的材料分别按课本要求制成临时装片。现以花瓣表皮临时装片为例 ,将制作方法介绍一下 :取一片新鲜花瓣于食指和拇指间 ,用食指和拇指稍用力…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是(苏教版化学必修1)“硫、氮和持续发展”专题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本人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其更有趣、更环保、更简便。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必修加选修教材中,是通过用1根装满水的玻璃管,观察水中红蜡块的运动来完成运动的合成实验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难以清晰地观察到合运动的轨迹。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利用“追踪描迹法”,即用输液管内的红水跟踪红蜡块,通过观察管内红水线来分析运动的合成。据此设计的实验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理工类专业教学中尝试运用“逻辑线索教学法”已10余年。10余年的教学实践,不仅使我深刻体会到逻辑线索教学法的好处,而且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的知识发展逻辑线索,而且要凝炼它,优化它.这样做授课质量更好。这是因为优化教材逻辑线索,可以使“比较”更直接,“对比”更强烈,“分析”更透彻、更明晰,”综合”更合理;“抽象”更自然;“概括”更准确;“演绎”更顺畅;“归纳”更科学。例如:讲授“电工技术”课程中“单一参数电路元件的交流电路”的内容时,教材的逻辑线索是:  相似文献   

18.
1 内能做功演示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三章“二、内能的利用” ,安排了如图 1a所示的演示实验 ,该实验虽然简单 ,但实验现象是瞬间的突发性 ,教师在演示过程会出现不安全感。为消除这一恐惧心理 ,使实验现象更可观察 ,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装置如图 1b所示。图 1(1)本实验装置的特点 :①变突发性的瞬间实验现象为持续性的缓慢实验现象 ,延长现象可观察时间 ,消除不安全因素 ,有利于学生观察。②实验现象与第一册第十四章“功的知识”扣合更紧 ,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运用。③可演示机械能的转化。④制作材料普通易找 ,一般实验室都…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第九章第一节“物质的导电性”中 ,硝酸钾熔化导电实验不足之处有两点 :一是硝酸钾熔化后插入电极要适时 ,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既浪费时间 ,又使知识的传授显得苍白无力 ;二是用加热坩埚使硝酸钾熔化导电 ,学生不能亲眼看到熔化的过程 ,只能凭教师一人观察 ,待熔化后告诉学生 ,同时插入电极 ,观察导电现象。这样 ,硝酸钾晶体的不导电到逐渐熔化导电的过程缺乏连惯性、直观性 ,结论具有模糊性。如果用试管代替坩埚 ,并解决固定电极这一难题 ,就可以克服以上弊端 ,弥补两点不足。1 实验用品硝酸钾晶体、试管 1支 (2 0mm× 2 0…  相似文献   

20.
评"三人制"裁判法对CBA联赛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2000-2001年CBA联赛首次使用的“三人制”裁判法,与“二人制”裁判法相比较,认为“三人制”使裁判员的分工更明确,更合理,场上监管力度加强,净化了赛风,赛纪,为双方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赛环境,同时,新方法引导和保护了篮球技术,战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了CBA联赛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