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芳 《文教资料》2010,(9):116-117
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在母语课程中进行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参照和借鉴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国文教育.中国大陆的语文课程需要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要明确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要求;语文教材要丰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要积淀民族文化的底蕴:语文教学要落实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前人对民族旅游地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民族旅游地居民的角度出发对民族旅游地区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民族旅游地区传统民俗文化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积极引导居民发展、创新传统民俗文化,即是要“延续民族文化历史纵向上的遗迹,寻找与当前文化多元化横向上的共生空间。”是帮助解决现有问题促进民族旅游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民族的振兴、历史的传承和提高人文素质,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介绍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杰出的历代作家,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学语文”贯穿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传统人文主义、中和的民族文化心态、追求崇高人格的精神、优良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汉字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掌握客观的、历史辩证的原则,并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的国力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文化进入我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国开始更加地重视传统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小学的教育过程被称为奠定基础的时期,而小学语文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要发扬传统文化要从小学语文阶段入手。本篇文章就是以小学的语文教学为例,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建立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以及结合语文教材案例,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和开展实践活动,加深民族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最终得出民族文化在小学语文的融合是为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可以从根源上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本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条件和家庭教育传统使得该地区学前公共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面临文化上的挑战和困境。为此,要完成学前公共教育的现代性增长及其实现,就要以促进儿童发展为核心,保持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公共教育理念之间的必要张力;关注民族教育生态,探索多样化的学前公共教育机构形式;走向生态的学前公共教育;促进幼儿教师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提升多元文化素养;明晰发展语境,创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学前公共教育。  相似文献   

6.
文化对教育内容的择取影响最为深刻,它会在教育的方方面面留下烙印。在当今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民族地区要想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在进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本民族和本地区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牧区文化,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影像对记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突出的优势,是再现历史、记录现实和寻找记忆的重要载体,它具有记录保存、收集研究、教育传承、传播交流民族传统文化的功用。基于影像技术客观真实的记录,影像提供了一种书写、表达文化的方式。对于记录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像,在思维理念上和技术表现上都要强调客观和真实,在方法手段上更是要借鉴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影像记录已经成为抢救和研究濒临灭绝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民族传统文化要坚持辩明“精华”与“糟粕”的基本原则;坚持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方向;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内容;坚持科学评析“文化复古”的立场。在教学中,要从教材体系、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探索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进”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不再简简单单追求物质上的进步,更大程度上人们开始重视精神层面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是发展的根本所在,没有了文化的民族则无法继续向前发展。而幼儿的教育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更加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一个人的创建能力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是可以后天进行培养的,可以通过强化与传统文化来得到提升。对于幼儿来讲,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且这项工作要从小就必须抓起,本文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李虹  柳颖 《教育探索》2013,(1):83-84
当前,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集聚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此,要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要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要挖掘达斡尔族文化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要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要实施双语教学,传承达斡尔族语言;要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