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课外学习则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英语作业潦草、敷衍了事,不愿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本文提出了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提出了一些布置作业的原则,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待作业的认真程度不够,甚至有抄袭的痕迹。因此,形成有效布置作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获取英语知识,提高高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62):98-99
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学效果的强化过程。本文针对当前初二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英语作业提出具体的措施,促进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改进英语作业的布置方式,取得一定的成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吴晓静 《考试周刊》2011,(49):146-147
一、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并非自己母语的英语,单靠课堂听讲,很难将其学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呢?其中一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布置英语课外作业。我们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存在着很多问题,我总结为四点。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68):96-97
英语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延伸,是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和增强学生课后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对英语学科来说,怎样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科学的作业布置,既让学生愿意做,又发挥实效呢?本文以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为例,分析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布置的策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飞 《中学生电脑》2013,(11):37-38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能按照新课程理念,根据英语作业的特点创新地进行英语作业设计,科学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同样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7.
林慧 《课外阅读》2011,(10):169-170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英语学习的巩固、发展、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学生能否对作业产生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相似文献   

8.
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从作业中取得成就感并反作用于课堂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我们学校的英语组从2006年开始对如何布置课后作业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教研,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的宗旨是:遵循科学的原则,作业设计要合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为先,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9.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本文从我国农村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作业布置的类型及教学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幸福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课堂内课堂外都起到引领者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和合作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感。而作为课堂重要延伸和补充部分的作业,它的完成是否能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感也是一堂幸福课的重要评判标准。目前传统的作业布置存在着一些弊端,因此尝试试行开放式作业是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小学英语作业在布置上随意性较大,作业形式单一乏味,抄抄、背背、机械练习较多,很少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心灵。只有灵活多变,让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如果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创新地进行英语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一定能让学生在课外同样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让英语作业成为师生的心灵交流桥梁。  相似文献   

12.
《综合英语》教学要根据一个“统一重点”和多个“区别重点”精心备课,重知识学习更重知识处理,课堂上应“淡忘“教案,凭借材料意境围绕重心尽情发挥;要新生学生并利用学生个性达到教育目的;用例要以“生活”、“精炼”和“实用”为原则,走出权威沼泽解放自己也解放学生;不可盲从全英教学;布置作业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能有效的延伸到家庭。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很多学生在课堂外没有机会接触英语,英语学习在家校之间的衔接脱节.结果是学生无法有效地吸收和习得语言,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学生被动完成作业甚至对作业深恶痛绝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每一次作业,以使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胡蝶飞 《中学理科》2007,(2):14-14,44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教学结果的检验、巩固,也是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以及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通过学生的作业,教师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作业的批改,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做错的根源;通过对学生的出声思维诊断,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的程度及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布置.  相似文献   

15.
钱敏慧 《小学校长》2006,(6):43-43,31
自从《英语课程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来,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响应,“任务型教学途径”被广泛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研究投入了很多精力,都具备了一定的任务设计能力和任务操作能力,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参与、实践、体验、感悟,尝试用英语做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据了解,老师们对如何设计一些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符合“任务型教学途径”要求的课外作业的研究还做得较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的作业。”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老师们布置的课外作业多为听录音跟读课文,抄写、默写,完成配套练习等等,缺乏实践性、运用性、创新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任务型教学途径”的精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如何设计小学英语作业,使“任务型”教学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值得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日常探索和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以课后任务为基础,发展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贯彻新课程标准,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我则认为,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精良的游泳池,那么,作业就是中流击水的大江大河。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所以我在布置作业时,总是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课外作业作为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再沿袭传统的“一背”、“二抄”、“三练习”显然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那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18.
金锐 《现代教学》2013,(6):78-79
最近几年,美国教育界提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何谓“翻转课堂”?就是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改变教学和学习发生的地点。传统课堂中,学习发生在教室里,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回家练习。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具体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回到教室中,向教师或其他学生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38):99-100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外,还需要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英语作业,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加强英语作业的设计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能够全面提高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在尽可能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结合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初中英语作业布置提供有效参考,旨在减轻教师压力,为学生减负。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作业则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教育改革提出“减负”的今天。如何设置即使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课外作业,成了一线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