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是博客(blog)、播客(Podcaster)高歌猛进的一年。作为一种新媒体现象,博客、播客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主流媒体把世界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人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倾听者,不是表演者就是欣赏者,不是传播者就是受众。但在新媒体中,人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是广播者也是倾听者,既是表演者也是欣赏者,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传播者和受众格局已被彻底打破。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析新媒体对抗传统媒体这一现象,由此对后媒体时代作一个简单的展望。平民化的草根博客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2.
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正式提出中文“博客”一词,此后,博客真正为广大中国网民熟知。在近几年内有巨大的发展。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称为“博客井喷年”,它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博客可是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胡忠青 《新闻知识》2007,(11):79-81
近年来,博客的发展突飞猛进。博客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继E-mail、ICQ、BBS之后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拥有使用的一种新的网络形式,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博客迅速发展和网民广泛参与,使博客种类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在众多的博客中,有一类博客异军突起,它们的主人是记者,博客里发布、传播的大多是新闻信息,这就是记者博客。记者博客不仅是一种记者表达个人思想的空间,而且成为记者们新闻报道的辅助性手段。  相似文献   

4.
论图书馆博客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客是一个中立、开放和人性化的精选的信息资源平台,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4种互联网沟通工具,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将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博客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图书馆博客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三,“博客文化”:网络群体传播中西文化新思想的交汇处 首先,博客带给大众什么?一是博客是知识权力时代的标志,这种标志是“媒介即信息(The Medium is Message)”时代才具备的,与政治制度无关,但政治制度会赋予博客的不同“度”的限制。二是博客是一种新的媒介资源力量,因为它的存在,让新的媒介更加个性化、而非  相似文献   

6.
董乐铄 《传媒观察》2006,(11):44-45
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作为网络媒体的新锐元素,博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网络交往的每一个角落。博客时代的到来给网络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我国,几千万人用博客作为自己的身份名片,博客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或交往习惯。随着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阅读博客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与勤劳的博客写手相比,看客们会忠卖地等待博客“地主”更新网络日志,他们发表评论或保持沉默,即所谓的“灌水”和“潜水”,并以第一个发表评论为荣,美其名曰“沙发”。  相似文献   

7.
李璐 《记者摇篮》2006,(10):41-41,25
近年来,博客(Blog)这一新兴的电子媒介形态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媒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个人网络日志时代大踏步来临的时刻,博客界却也并不“甘于寂寞”,从2002年方兴东的“博客中国”开创先河,到今年的那一场博客门事件,博客的迅猛发展似乎不仅给大众带来了言论的狂欢,同时也凸现了一些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问题。那么,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审视博客这种新兴媒介形态,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应该对这种媒介形态有怎样的判断呢?事情还要从博客在各大媒体引起轩然大波2006年3月8日“中国博客门”(Chinab…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被称为是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甚至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2.0版应用”或“新闻媒体3.0”。但在这种对网络的乌托邦式想象中,博客的功能和意义被无限制地扩大,尤其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和一批网络/技术狂热主义者的吹捧下,使得博客似乎具有了改变世界和社会结构的力量。但这种倡导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想的型构过程,加之少数网络技术精英的垄断式诱导,使得众多论者和博客写手都在理想中沉浸,而忘记了博客背后的技术社会因素,也忽略了人自身,而将所有的想象寄托于并不可靠的技术之上。博客…  相似文献   

9.
博客在全球的发展状况 博客——是Btog的中文译名,即网络日志。它又被人们称为“网络出版物”,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目前,它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  相似文献   

10.
康佳 《青年记者》2008,(8):59-60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工具,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博客在我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作为新兴的媒体传播形式和交流沟通方式,它没有约定俗成的行规和自然而然的规范,人们在看到博客带来的信息革命、思想革命的同时,又不由得对博客带来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一些涉及博客泄露他人隐私,通过博客进行性、暴力等等有害信息的传播现象在博客中屡见不鲜。许多人担心,博客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垃圾信息场?会不会成为自由泛滥后不负责任的失控世界?会不会成为言论自由滥用,  相似文献   

11.
俞秋萍 《新闻窗》2009,(1):36-37
米尔佐夫在其《视觉文化导论》一书中提出:“是视觉而非文本正在日益成为我们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方式,由戴安娜王妃之死引发的国际性媒体事件,它标志了一个全球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人们面对信息时会不自觉地选取视觉化符号。基于这样的时代环境,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媒介视觉化理论,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2006,(5):28-28
“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技术功能.被越来越多的网民追捧.成为众多网民追求的时尚和潮流.“博客”是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为网民行使话语权提供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后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高度肯定了广大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包括“博客”在内的媒介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姚盼  任大鹏  喻敏 《新闻前哨》2011,(10):85-86
网络发展到今天,具有简易操作,快捷反应,影响广泛,自主互动的优势,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工具。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的全新时代。数以亿万计的受众凭借手中的电脑、手机、博客、微博等众多业已普及的新媒体,正积极参与到新闻信息的采制和发布中,并广泛地进行互动、交流、沟通。如何看待这一“主动”受众群现象.已成为当今网络时代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浅析网络微博中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初 《今传媒》2011,(6):108-109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下,网络文化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沟通平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信息浪潮的影响。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刻伴随在人们左右,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关注者。2005年,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工具进入我们的视线,给人们的言论自由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博客出现之后,微博更进一步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将分几个方面来分析网络微博中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5.
博客:新媒体浪潮的导火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彧 《传媒观察》2007,(3):44-45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博客如日中天,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挠战着人们的传统传播观念:只要上网注册登录一个账号,立刻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体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07年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1.01亿。在博客作者中,活跃的博客作者有315万。博客的魅力何在?它是如何改变着我们?它真的会成为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吗?  相似文献   

16.
雍惠 《新闻世界》2012,(8):88-89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收看娱乐性节目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集散地,娱乐功能被不断开发、放大。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娱乐节目的“负效应”被不断放大。在此背景下,主持人如何找准节目定位?应是每位主持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明 《新闻界》2006,(4):97-97,73
博客现象的兴起已成为了21世纪媒体变革的焦点。据统计,2004年2月,美国在线浏览的成年人中有17%阅读博客网站,而到了2004年11月,这个比例就达到了27%。现在世界上,每5.8秒就诞生一个博客。①一、博客文化一种新的技术在它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时,它也就会衍生成为一种文化。博客也是如此。1、博客文化的形成博客文化的形成与博客技术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博客就其作为信息媒介的性质来说,承载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图片、影像等,传递的是精神、观念和思想,这和传统媒介并无大的区别,但就其技术使用范围来说,它要比传统媒介优越…  相似文献   

18.
冯庆 《新闻知识》2006,(9):67-69
在国内,2005年被称之为“博客元年”,博客(Blog)已经成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使用的一种新网络形式,各种舆论意见时刻在博客上交锋。有人说,随着博客被广泛应用,中国的WEB2.0时代也来临了。目前有一种意见: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传统媒体面临日渐式微的局面,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必须比普通公众更加清晰地认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且主动将其与日常  相似文献   

19.
李楠 《湖北档案》2010,(6):12-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上一种盛行的新兴产物,日益在网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客是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它简单易用,没有技术门槛,具有免费性、自由性、共享性等诸多优点。2004年以来,博客主页——一种采用简便的软件生成个人主页、能够按照时间顺序不断更新、实现个人信息的历时积累和传播的互联网个人出版方式,在我国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描述了一个媒介技术专制的社会,媒介无处不在,媒介影响力无孔不入,人们在媒介宰制下尽情狂欢。媒介构建了人们周围的世界,决定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渗透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者李希光指出,媒介化现实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便是新闻暴政。①职业新闻人追求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制衡新闻暴政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新闻专业主义“主要是作为一种话语被呈现,它借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呈碎片和局域状态,还没有形成符合中国传播实践的成熟形态”。②在中国媒介化社会加速成型的时代,根基本就不稳的传统新闻专业主义追求在中国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