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华 《教育艺术》2002,(8):48-49
历史教学 ,除了传授历史知识之外 ,应当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增强美的情操 ,这不仅是中学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任务 ,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这里仅就个人在近几年历史教学中的初步探索和思考谈些看法。一、全面挖掘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历史之美是辉煌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内容主要集中于社会美、艺术美方面。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该全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把历史之美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美 ,理解美。(一)历史的社会美。社会美是指人的美和以人为中心的有关社会…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同时传授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深厚的历史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例,从“问题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情境”和“历史情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在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蒋浩 《黑河教育》2013,(12):63-6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方法,将历史史实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手段展现出来,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学生能够感知的历史形象,缩短与历史现象的时空距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凌敏 《教育艺术》2006,(8):48-49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纵观中学历史教学。也同样如此。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既充满了璀璨的科学之美,又蕴涵着浓郁的人文之美。一个个个性鲜明神采各异的伟大历史人物、一桩桩曲折动人的重大历史事件、一种种轰动一时的重要历史现象都是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可见,历史教学内容的美无处不在、俯首皆拾。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并不缺少美。然而,为什么现实中的历史课堂教学还不够“美”呢?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缺少发现,不能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表现“美”的形式、方法和手段。从教学系统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来看,教学美包括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方面。教学中,只有美的形式和内容达到统一,才能培育学生们美的理想情操和美好的品质行为。因此,要让历史课堂教学真正“美”起来,关键在于历史教师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充分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只有这样,历史的“美”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5.
朱红青 《山东教育》2012,(29):40-41
历史之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的特性,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要"创设"情境,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从而让学生神入历史,引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历史。实践证明,有效的情境教学的确能够引导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有助于体现历史的生动,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历史情境呢?下面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些许  相似文献   

6.
严权 《文教资料》2009,(7):136-138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语音美包括凝重美、深沉美、铿锵美、高亢美、抑扬顿挫美、普通话准读美读美、多媒体情境下语言语音织体美等表现形态.实现普通话准读美读,其方法主要有自体准读美读与外借法.外借法即借助声音课件积件制作技术和多媒体课件及积件网上资源或聘请普通话语音朗读朗诵专家配音录制.多媒体情境下语言语音织体由字幕、配音、配乐等结构元素三维立体叠合而成.课堂语音美,有利于学生形成审美观,获得审美享受、精神愉悦,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准确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活跃思维、强化记忆、减少消耗、提高效率.语音美是历史教学的高境界追求.  相似文献   

7.
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它作为学生建构新知的重要辅助手段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同。阐述了让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历史情境教学的几点策略,提出了历史情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学生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学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能力、新知识的源泉。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是要确立学生本位观,使之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强烈的历史问题意识;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形式多样的历史问题情境;是要在统筹协调,相互兼顾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历史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几种关系。从而在历史教学中真正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但缺乏历史意识的情境教学会背离历史教育的真谛.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合理的、真实的、科学的材料,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走向历史的深处;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素养,并找到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契合点,让学生在真切感受和体验中涵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杨军霞 《考试周刊》2012,(82):130-130
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是指历史教师根据历史的过去性、复杂性、社会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以鲜明的导向烘托气氛,营造情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育中的美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涵盖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形成一种具有综合特征的历史美。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美育渗透中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而且能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历史教学中人格培养:培养学生树立民族气节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训练学生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竞争、善于合作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应对挫折的教育;以史为鉴,教会学生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弘扬正气,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历史事件应联系当今社会实际,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历史教学效能、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美和审美的定义和作用做适当阐述,结合课程改革中对审美教育的要求,阐述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实施审美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做了一定探讨,并进一步揭示了实施审美教育带来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得越来越紧密,知识综合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将诗歌引进历史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同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西方美学史的教学困境与我国自建国之后形成的美学研究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种研究思路的影响下,西方美学史的写作和教学围绕美的本质等抽象问题展开,使美学研究脱离生活的维度,成为一堆枯燥的知识,从而窒息了美学的活力。西方美学史的教学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是使美学史教学重新回到生活本身,重启智慧之思。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学化学教学与国内外化学史教育现状,从思想教育和教学目的等方面探讨化学史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课程标准深刻揭示了数学史在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不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提出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数学中渗透数学史知识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知识的导航图;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概念;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毅力。  相似文献   

19.
世界历史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加强世界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求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运用比较法讲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各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维护国家统一的讲述及介绍世界各国优秀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与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要尊重历史,切勿美化、篡改历史。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学生对历史课程普遍不太感兴趣.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应该在提炼教学内容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方面多下功夫.以<中国新闻事业史>为例,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重大事件为"点"来展开教学,重点讲述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对后来的影响和着力介绍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故事讲述教学法、讨论思辨教学法和亲临其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