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NN等西方媒体在拉萨事件中有意歪曲新闻事实引起了网友的强烈不满,清华学子饶谨率先对CNN等西方媒体对中国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宣战,自办了一个“Anti—CNN”(反CNN的网站),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访问人数就突破数万。而此前,中华网的军事论坛发起了抵制状告西方媒体签名,全球招募律师活动。  相似文献   

2.
张天培 《青年记者》2008,(11):88-89
今年4月9日,CNN在转播奥运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评论员卡弗蒂使用“暴民”和“匪徒”等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描述他心中的中国人民形象,这引起了外交部和中国人民的严重抗议。在此前报道“西藏事件”中,CNN被怀疑使用经过剪裁的图片进行事件报道,被指制造不实新闻,严重扭曲并影响了中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从今天开始,CNN与时间同在,直到世界末日。那一天,我们将报道这个噩耗,并在‘上帝与你同在’的乐曲声中停止播音”。这是1980年创办人特纳在CNN开播前的讲话。CNN从一个被同行笑称为“鸡面网”(Chicken Noodle Network)的不知名的小台,凭借其24小时实时直播新闻迅速发展壮大。谈及CNN的成功,创办人特纳说,这是因为CNN始终追求诚实、公正、独立的新闻原则。但是近期在CNN身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CNN是否还在坚持最初的新闻客观性原则?是什么因素在影响CNN报道的客观性呢?  相似文献   

4.
热议     
《视听界》2008,(3):4
1.媒体不能太“CNN” 相关事你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媒体,近来持续的涉华偏颇失实报道,引起中国民众强烈愤怒,官方也对这些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予以谴责。媒体界人士认为,CNN新闻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西方媒体和国际社会对中国还缺乏了解,但事件不会影响中国欢迎西方媒体到中国从事新闻采访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17日的《信息时报》以《CNN女主播毒舌“杀”人》为标题报道了这么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两岁男孩特伦顿于8月底失踪后,9月7日,男孩的母亲梅琳达向一档以将受访人当成犯罪嫌疑人进行  相似文献   

6.
2001年9月,美国“9·11事件”爆发,10月7日,美英对阿富汗塔利班展开军事打击。世人的眼球首先锁定的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但这一次,CNN让观众失望了。正当此时,名不见经传的海湾小国卡塔尔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横空出世,使CNN黯然失色。以至于人们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为“海湾的CNN”,“阿拉伯的BBC”。这的确是令人震惊和值得深思的。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一直苦于在国际传播领域受制于发达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一向被认为是在各方面都微不足道的弹丸小国的电视台,何以能异军突起,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值得我们深思。本文拟探讨这一问题,并分析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崔艳华 《新闻传播》2006,(2):62-62,64
随着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失事的全程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的独家报道、“9·ll”事件的全阶段报道和伊拉克战争的深度报道的成功,奠定了CNN在新闻专业化传播领域的权威地位,它的成长发展已成为中国专业化新闻传播探索的有益借鉴。这里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CNN专业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做一解读。不可替代性:CNN专业化传播的比较优势政治经济学中有个词:可替代性,是说产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01,(11):53-53
<正> 突发事件与媒体的发展似乎总有内在的联系。当年海湾战争让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异军突起,这次“9·11”事件及随后的反恐怖战争让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引人注目。同样,突发事件也使网络媒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报道,今年9月11日8:51,著名搜索引擎Google正常运转的硬盘突然疯狂起来,工作灯不断闪烁,1分钟之前,Google上对关键词“CNN”的  相似文献   

9.
戴元初 《视听界》2013,(3):123-123
偷闲乐观POINT 没有独立价值立场的呈现,会让媒体远离主流人群的视线,最终被人抛弃。在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渗透的电视市场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需要改成“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才能更为准确地描述不同电视媒体之间优势变化的节奏。中国如此,欧美国家更是如此。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在海湾战争中一炮而红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91年,他们关于战争的现场报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1年,CNN于9月11日上午8时49分开始现场直播“9·11”事件世界贸易中心遇袭情况,  相似文献   

10.
傅文仁  艾凌璐  郭瑶 《新闻前哨》2011,(10):25-26,30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2011年6月29日将我国传统食品松花皮蛋评为全球“十大恶心食品”之首,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应。其中我国最大蛋品加工企业神丹公司为此正式发函CCN表示强烈抗议,要求CNN公开道歉。这场由皮蛋引发的风波,最初由中新网率先报道,后经荆楚网持续多天追踪报道。本文以该事件为例,对网络媒体在重大舆论事件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传统媒体一直高喊“媒体融合”、“数字化转型”的口号,然而,真正在媒体融合方面扎实推进、做出成绩的并不多。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中,当国内媒体习惯性地走煽情路线时,以CNN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却以大数据、人机互动、可视化传播等技术,占据了事件报道的中心舞台。  相似文献   

12.
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是一家立足阿拉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媒体,享有“阿拉伯的BBC”和“海湾CNN”的美誉,其总部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自从1996年11月开播以来,半岛电视台迅速崛起为当今世界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机构之一。它以不同于西方主流媒体的“另类”视角和报道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突出的例证是,BBC、CNN等西方主流媒体在编前会上讨论的常规问题便是:今天“半岛”的头条是什么?关于这个新闻事件,“半岛”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尽管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自由性,缺少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但是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重大向题上,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无本质的不同。中美撞机事件后,西方网络媒体的一系列表现证明:网络媒体正成为一些国家推行舆论霸权的重要工具。 撞机事件后的网络反应 撞机事件一发生,美国网络媒体的反应就非常强烈。在CNN、MSNBC等美国主流媒体网站上,新闻源主要来自美国军方和政府,其报道给美国读者的印象是“这是一个意外”,并且连篇累牍介绍美国飞行员的安全、生活情况,而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失踪飞行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段歪曲报道西藏问题后,其主持人卡弗蒂又在谈话节目中大放厥词,辱骂中国人是暴民和匪徒并采取拖延和辩解的办法迟迟不愿向中国人诚恳道歉,其极端傲慢的做法一再考验着中国人的承受心理。据新浪网的网上调查显示,97.7%的被调查人员对CNN的辩解声明表示“很不满意”和“不满意”,其中“很不满意”占81.1%。  相似文献   

15.
王翠芳 《传媒》2015,(15):56-57
2015年3月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公布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支持FoxNews和CNN的美国选民比例几乎相同.但报道称,在另外一种衡量方式下,Fox News落后于CNN.约20%的受访者称“非常”信赖Fox News,35%的受访者称“有些”信赖FoxNews,合计55%;18%的受访者“非常”信赖CNN,43%的受访者“有些”信赖CNN,合计61%.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国际范围内,CNN都具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新闻学家对新闻所下的定义多强调一个“新”字。现在不仅要求所报道的新闻是最新的,而且许多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干脆进行现场直播。如美国攻打伊拉克.中央电视台派出多名记者亲赴现场,报道前线战争进展情况及世界各地对整个事件的反应。现在新闻的新,是各大媒体吸引观众和读者的有力法宝。美国CNN有线网总裁说:“CNN播放的是世界正在发生的.直到地球停止转动。  相似文献   

17.
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新闻都贴上了“据CNN”、“据路透社”等“据”字标签。《21世纪经济报道》是国内少数被受众“点赞”的媒体之一,本文选取今年3月11日至4月21日期间该报刊登的117篇报道,探究其从“新闻搬运工”到“新闻钻探工”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7,(23):73-73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日宣布将在虚拟世界游戏Second Life中设立一个新闻分社。据悉,CNN将会在Second Life中设立一个“岛屿”,该公司人员将会接待虚拟世界的其他用户,并会向有志于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提供新闻学方面的授课机会。在CNN之前,英国广播公司已经率先进入了Second Life,该机构已经尝试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同步播出电台节目。CNN新闻业务部的执行副总裁苏珊,格兰特表示,他们之所以要进入虚拟世界,是因为想了解对于那里的居民来说,什么样的新闻最有意思。此前,CNN推出了iReport计划,让普通民众通过手机视频等方式加入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在明尼苏达州桥梁垮塌事件和加利福尼亚大火中,  相似文献   

19.
陈俊峰 《新闻前哨》2003,(12):60-61
半岛卫星电视台由卡塔尔政府在1996年11月斥资1.37亿美元组建,总部设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拓宽阿拉伯人视野、更新阿拉伯人观念为宗旨。2001年,“半岛”在阿富汗战争报道中异军突起,连CNN、BBC都黯然失色。在CNN的节目里,以“根据卡塔尔半岛卫视的消息……”为引语的新闻记载了“半岛”的无限风光。但是,“半岛”在伊拉克战争中却没能延续这种一枝独秀的势头,在战后还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困境。究竟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局面?“半岛”是否还能重振雄风?  相似文献   

20.
林锦 《报刊之友》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