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凸显了体制转型的失谐,其成因套用西方就业理论解释显得捉襟见肘;而仅仅归因于政府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制度缺失或归因于高等教育、社会中介、社会观念等因素也显得差强人意,它们虽重要但非主要。影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的变量有两个:一是劳动用工制度或就业市场体制;二是工业化战略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因素。前者属于“生产关系”性质的因素,后者属于“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实现就业的过程也是其社会流动的过程。从社会流动视角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结构因素、社会出身或家庭背景因素、自然因素以及教育因素。解决对策主要有:消除社会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降低转换成本;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组织人事制度;给予区域和产业间适当的政策倾斜,以扩大就业区域和容量;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大学生就业体制依旧存在问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结构存在欠缺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等。  相似文献   

5.
社会结构性因素塑造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社会收益的结构性分割,教育体制中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城市、行业和地区指向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行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学生就业时代背景的变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率偏低、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行业比较单一、自主创业举步维艰、就业观偏差等。大学生"就业难"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其深层次原因是毕业生对社会经济转型的不适应、就业弹性下降、高校的结构性矛盾、精英就业情结、劳动力市场中的"多峰叠加"和制度性障碍等。改变"精英就业情结"将有助于化解大学生就业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是由大学生自身、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改变就业观念,做优就业指导,完善招聘制度,规范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8.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对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经济环境、制度缺陷、信息不畅、专业设置、用人观念等多种因素,应从制定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整合学科专业、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结构性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原因入手,如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偏好结构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科学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和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观念正在为社会大众所接纳,可因此形成的“就业难”现象不容忽视。深入研究和剖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中寻求积极的应对之策。对于应届毕业生实现一次性就业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2001-201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1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十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诚信、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六个方面展开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是关于大学生就业体制的研究;二是关于大学生就业体系的研究;三是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研究;四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率统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家庭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如何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大学生就业难"的主题,阐述了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现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提出相关对策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与经济环境、高等教育体制、就业市场特征和就业观等多种因素相关。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的种种弊端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要素,下面分别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和保留工资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三大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他们自身是不全面的。一个民族经济体系对劳动力容纳和吸收的能力才是决定劳动就业量的关键。所以,大学生就业难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包括高等教育体制、产业创新机制和就业环境等等社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就业市场中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现行就业政策与传统就业制度不协调、高等教育体制与市场经济需求不适应、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民本工程,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形势、区域发展、就业体制和观念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常态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分析,指出可综合社会、高校等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探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多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遇到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饥荒。因此,本文尝试总结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借助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可以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研究发现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次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是所有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不同的高校面临的毕业生就业难度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20.
孙南 《教育教学论坛》2012,(32):164-166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代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导致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个人因素,其中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是重要的内在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摆正就业心态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