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以藏为本到以人为本--中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馆事业经历了古代封建社会的藏书楼、近现代图书馆以及未来的复合图书馆几个发展阶段。图书馆学思想的内涵也经历了从以藏为本、以用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历程。文章简要考察了古代与近现代图书馆学思想,预测了未来图书馆学思想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极致——为下一世纪设计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图书馆目录的历史、现状入手,探索今后图书馆目录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目录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国钧先生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代宗师,著述丰富,成果涵盖图书馆学、文献学和文史哲等多个学科领域。文章回顾了《刘国钧先生著译系年目录》的编制历程,介绍了增订版目录的组成部分、著录方式、编号系统,并对刘国钧先生的著述进行了简要统计。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方法,从国际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交流的角度,阐述中国图书馆学国际化和国际图书馆学中国化的发展变化历程,认为近一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思想发展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国际图书馆标准的中国化、国际信息技术的中国化和国际图书馆理念的中国化三个层面,建议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应该在国际上积极发出中国声音,宣传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推广中国图书馆界的创新,共同促进全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5.
钱亚新先生从1928年起开始有著作问世,迄1990年卒时止,凡62年。这期间撰著、出版了图书馆学目录学专著10多种,发表了论文180余篇,另外尚存数种书稿和140余篇文章手稿未曾刊印。本论著编译系年的编写是在参考了张厚生在1982年第1期《图书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钱亚新论著编译简目》、钱唐在1991年出版的《钱亚新集》书后提供的《钱亚新未发表的著述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对钱先生的文稿和已正式出版或刊印的作品的查考,以论著编译的发表或写作的时间先后为序,按编年形式编著的个人著述目录。本目录的收录范围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索引和检字法等学科的单行本著作及论文,钱先生其它有关的著述或记录,均包括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也含有原稿已佚的。著录项目包括:合著者、题名、出版者、书刊名称、报纸的年月日、期刊的卷期。为便于读者对其中的某些发行量不多的论著和尚未发表的文稿有概略的了解,我们对其中的部分作品编写了内容摘要。(*为未发表的著述)  相似文献   

6.
钱亚新先生从1928年起开始有著作问世,迄1990年卒时止,凡62年。这期间撰著、出版了图书馆学目录学专著10多种。发表了论文180余篇。另外尚存数种书稿和140余篇文章手稿未曾刊印。本论著编译系年的编写是在参考了张厚生在1982年第1期《图书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钱亚新论著编译简目》、钱唐在1991年出版的《钱亚新集》书后提供的《钱亚新未发表的著迷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对钱先生的文稿和已正式出版或刊印的作品的查考,以论著编译的发表或写作的时间先后为序,按编年形式编著的个人著述目录。本目录的收录范围包括图书馆学、分类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索引和检字法等学科的单行本著作及论文,钱先生其它有关的著述或记录,均包括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也含有原稿已佚的。著录项目包括:题名、出版者、书刊名称、报纸的年月日、期刊的卷期。为便于读者对其中的某些发行量不多的论著和尚未发表的文稿有概略的了解,我们对其中的部分作品编写了内容摘要。(*为未发表的著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目录是指示馆藏的检索工具,读者到图书馆借书,一般都要通过这一工具来了解馆藏,从中索取为已所需的文献资料。然而,由于图书馆目录的多样性和读者的复杂性,读者在使用目录时往往会产生种种的困难,从而影响了馆藏的利用。为此,一般大中型图书馆都设有目录辅导员,辅导读者正确使用目录。本文就图书馆目录辅导员如何开展图书馆目录的咨询工作问题,结合辽宁省图书馆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8.
<正> 《大学图书馆学报》接连发表杨玉麟、李晓新二同志的文章,就中、西文文献编目课程合并,建设内容全新的图书馆目录课程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具体设想和充分论证。读后获益匪浅。图书馆目录课程的改革,已经引起同行们的普遍关注,各教学单位正积极采取措施,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造。本文结合我系这方面的改革实践,谈谈我们的想法和做法,作为参加这场讨论的一席发言。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已使我们深感不安。几年来,我们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着手解决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问  相似文献   

9.
<正> 图书馆目录是图书馆藏书的钥匙.显然,如果有更多的人能使用它,并且是有效地使用它,即能尽可能快、准地找到他们所需的已知文献或某一主题的文献,那么,文献的可得性和利用率将得到改善.但是,在图书馆目录存在的过去几个世纪中,人们对这把"钥匙"的使用情况所知甚少.一直到本世纪近六十年代,关于目录使用的研究才获得了日益增长的注意.英国图书馆学家戈尔曼(Gorman)宣称:"编目理论和实践最重要的、仍未经检验的方面是目录的使用.在目录组织的目标未能根据客观的、准确的目录使用调查的结果予以明确地阐述之前,整个编目理论将仍然是不科学和值得怀疑的".在英、美两国,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0.
从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三个时期,叙述了学者们对古越藏书楼与徐树兰,在中国目录学史、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馆学、图书馆史与藏书史历史地位的研究。进而对这种知识积累视野下的研究作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教育部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信息资源管理成为基本专业,这是为了满足培养信息职业人才需求的变革,但也给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发展路径包括:①坚守图书馆学本科专业,使其稳定发展,同时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方面进行改革;②图书馆学本科专业转向信息资源管理,但在课程设计中应考虑图书馆职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录是联系图书馆藏书与读者的桥梁,目录组织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机读目录己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所采用,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卡片式目录仍将是图书馆目录体系的重要组成都分。目录组织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能否准确、全面地揭示馆藏,指导读者阅读.使藏书充分发挥作用。本文拟就我馆读者目录组织的质量管理谈占不成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专科目录的兴盛与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科目录是我国古典目录中起源最早的目录形式,在近代特殊的时代与社会环境影响下迅速发展,数量大、质量高,甚至超过了藏书目录,成为主流目录类型,达到了高峰.数量宏富的近代专科目录,极具价值却大部分不为人知.本文旨在解剖专科目录在近代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意义,试图揭开近代专科目录的一角,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当代专科目录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4):111-120
李文?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曾任国立北平图书馆中文期刊组组长兼阅览组组长、河北省教育厅督学兼省立实验乡村民众教育馆馆长、北平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学季刊?编辑等.他精通馆务,著述丰富,在目录编制、阅读推广、学术机关调查、版本与书籍装帧研究、儿童图书馆与小学图书馆研究等方面颇有建树,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目录的设计思想、使用及检索命令。系统提供了题名左右截断检索、压缩键检索和题内关键词检索等多种检索途径。目录中还包含有本馆一年内各月的新书通报 ,在共享编目和检索的同时 ,可将编目数据传至远地微机 ,进行数据转录和卡片复制。联机目录具有联机帮助功能 ,方便了读者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顾廷龙先生在目录版本学、文献学、图书馆学及文字训诂学方面成就卓著。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高校西文期刊联合目录的建设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回顾了湖南省高校西文期刊联合目录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介绍了以计算机数据库为中心的联合目录建设实践,对联合目录的多种产品形式、服务对象和经济成本也作了简要的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西方图书馆工作方法被介绍到中国,尤其是,仿照《杜威十进分类法》编制了《中国十进分类法》,卡片式目录为大多数中国图书馆所采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图书馆目录的类型、目录生产的方法及其利用方式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许多图书馆中,联机目录正在取代卡片式目录。只读光盘(C D-R O M)书目数据库对图书馆编目工作和目录本身具有显著影响。过去的十年,台湾、香港和北美的中文资料计算机化处理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将考察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图书馆中文目录可能会出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学的西西福斯巨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重点对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进行了反思,认为图书馆学属于应用学科.脱离了实践这个支点,纯粹从理念出发所作的研究是难以成功的,也是徒劳的;在学科建设中,应理性客观地认识把握自我,将更多精力有效地投入到图书馆应该有所为的责任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目录和元数据(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数字图书馆资料”的元数据,从“制作的单位”、“语义”、“句法”三个侧进行论述。“制作的单位”应追求比传统目录更详细的著录;“语义”要有充分的表现力;“句法”应该考虑现行的目录表现形式有局限,要加入SGML等可扩展标识语言。本论文主要围绕这三个论点展开。最后就元数据的著录标准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