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时会出现:起跳点不准、助跑与踏跳结合不好、摆动腿向上上摆不够、过杆时碰掉横杆、两腿过杆的先后顺序不明确、起跳和落地时没有缓冲、弹跳力不好、起跳向前冲以及对横杆的畏惧心理等。这些都是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它们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跨越式跳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立定三级跳远是双脚站在起跳板上起跳,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线,第一跳原地双脚起跳,单脚着地;第二跳用落地脚起跳向前跨出一步,以摆动腿落地;第三跳用落地的摆动腿起跳双脚落在板上(或沙坑),动作完成后向前走出。根据场地设备、动作要求,测验方法以及立定三级跳远技术要求,笔者摸索出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技术环节所组成的,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起跳技术,其他部分可以看做是它的准备和延续。因此,在教学中把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作为教学的起点,然后按照技术过程向前、向后延伸,直至完成完整技术教学的任务。一、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一)学习内容1.原地摆腿和摆臂练习。2.原地和行进间起跳练习。3.上一步和上三步助跑起跳练习。4.沿圆圈或弧线做上一步和上三步助跑起跳练习。(二)教法要求1.在做摆腿练习时,要求摆动腿有明显的折叠摆动动作。加速上摆时,要注意带动魄部向上。2.…  相似文献   

4.
李小平 《体育教学》2008,(11):54-55
一,“三跳”之间的衔接练习(以有力腿是右腿为例) 1.第一跳与第二跳的结合练习(单足跳与跨步跳) 1)两步练习法(一单跳一跨跳):原地或上一步或4—6步助跑,用右腿做起跳腿,右腿单足跳过小垫子落地、再用它起跳,左腿跨步跳落进沙坑。  相似文献   

5.
图1: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起跳腿向起跳点迈伸,身体重心处于助跑阶段最低点。图3~5:起跳腿着地,缓冲,摆动腿膝稍内扣并快速向上摆起。图6~7:摆动腿继续上摆,两臂同时配合上摆,起跳积极蹬伸,以保证向上起跳的效果。图8~12:起跳腾空,背向横杆,髓部充分展开,髋部移过横杆后,双脚和小腿积极上举,以助越杆落地。  相似文献   

6.
一、原地弓步摆、蹬练习原地成弓步姿势,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然后,摆动腿大小腿迅速折叠,以膝领先向前上方摆至成水平部位。同时,起跳腿积极送髋,两臂配合腿部动作进行摆动,成单腿支撑姿势后,稍停片刻,再还原成弓步,反复进行练习。教法提示:动作速率应慢些,使摆动腿、摆臂、起跳腿三者动作协调一致。目的:体会起跳时以摆带蹬,摆蹬结合的正确用力感觉。二、上三步摆蹬练习在跑道上,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在后。然后上三步做摆蹬练习(动作同上,即起跳腿不离地),动作结束时稍停片刻,连续向前做25~30米。教法提示:上第三步时应比第二步短20~30…  相似文献   

7.
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摆动腿动作对于整个跳高动作的完成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多年来我国田径教师普遍采用的摆腿动作是摆动腿以后下外摆至前上内,它的突出特点是“向异侧肩摆腿”认为这样可使人体获得起跳后沿人体纵轴旋转到背对横杆的动力;还有人习惯认为向异侧肩摆腿能使髓关节获得向远离横杆的力矩以形成人体绕横杆的转动。对这些长期以来一些教师的传统教法和看法,笔者认为有偏颇,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在跳高技术教学实践中及学生们的亲身体会中,普遍感觉到起跳时摆动腿无须有意识地向内摆。事实上,在跳跃者有意识地做摆动动…  相似文献   

8.
一、上一步起跳摆动腿上垫子练习 1.练习目的 让学生学习起跳脚的踏跳技术,体会重心上板和摆动腿前摆的肌肉感觉. 2.动作方法 将两块小垫子折叠叠放在一起,放置在离起跳点约1m处.学生做好摆动腿在前用全脚掌支撑,起跳腿在后用脚前掌撑地的准备姿势,然后摆动腿积极蹬伸,快速摆动,起跳腿大腿迅速前摆,积极下压,小腿和脚向下"扒地",并迅速转入蹬伸,两臂协调配合,摆动腿屈膝前摆至水平位,然后用摆动腿踏上垫子.  相似文献   

9.
<正> 跨越式跳高是几种跳高方法中最简易的一种,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学习。动作要领:侧面直线助跑,左侧助跑者右腿为起跳腿、左腿为摆动腿,反之相反。助跑应逐渐加速。起跳时起跳脚全脚掌着地,摆动腿稍屈膝向前上方快速摆起,尽可能高摆。摆动腿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举起,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教学方法:宜采用以完整教学法为主,结合若干分解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做一定的技术讲解后可按下述步骤教学。一、助跑过低横杆助跑步数应以助跑起动时先迈哪条腿而定。如左侧助跑先迈右腿,  相似文献   

10.
<正> 俯卧式跳高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俯卧式跳高完整技术练习教学中,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多余动作,我采取了以下的辅助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起跳练习:三步或更多步助跑起跳,摆动腿摆起触及悬挂的标志物。目的是加强起跳时的向上跳起和摆动腿的上摆。二、过斜杆:三步或更多步助跑做过一边高一边低的斜杆(可用皮筋代替横杆)。目的是体会整个动作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杆的身体的空间位置感。三、跳箱练习:站在跳箱(二或  相似文献   

11.
张毅 《中华武术》2005,(11):24-24
(一)单足跳双脚起跳,起跳腿连续做蹬摆练习,双臂协调摆动,另一腿屈膝提起。要求:蹬地有力,充分伸直三关节,摆动及时且幅度大,落地形成“扒”地动作。(二)跨步跳摆动腿屈膝向前上方摆动,支撑腿迅速有力蹬地,三关节充分伸直,上体正直,双臂协调摆动,连续进行。也可侧对台阶,做大步幅跨步跳练习。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大腿带动小腿积极摆动,前送髋,小腿自然下垂。  相似文献   

12.
一、练习收腹举腿 方法:用体操垫重叠成40-80厘米的高度(或用跳高垫),练习一,原地双脚向上起跳落在垫子上;练习二,原地双脚向前起跳落在40-60厘米高的垫子上。 要求:设置不同的高度(和远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用,必须双腿落垫,不得跪垫,注意摆臂与起跳的协调配合,逐步提高动作要求与练习难度。 目的:形成收腹举腿的正确动作,发展屈大腿肌的力量和弹跳力。为掌握正确的腾空落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练习“腾空步” 方法:学生短距离助跑起跳保持“腾空步”落在50-80厘米高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正确的准备起跳技术。 练习要求:侧对万能架(或肋木)摆动腿在前支撑站立,开始时,摆动腿用力蹬地向前送髋,同时起跳腿以脚领先迅速沿地面向前迈出,落地后脚尖指向前方(与助跑方向一致),形成一个脚、膝、髋、躯干、头在一条线上的下肢超越于上体的起跳准备姿势。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跳高的教学重点小学跳高技术教法重点 ,一是助跑的节奏 ;二是掌握摆动腿至横杆上时要稍内旋技术 ,因为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时要稍内旋是衔接助跑和空中的动作关键。若起跳摆腿失败 ,重者没有成绩(犯规) ,轻者影响成绩。影响起跳效果的原因有多方面 ,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助跑节奏和起跳过杆的角度。这不是几节课能解决的 ,但助跑节奏则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教法在短期内予以完善 ,因此 ,如何掌握正确助跑节奏 ,也应是小学生在跳高技术中教法的重点 ,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起跳。二、什么是正确的助跑节奏跳的高度和跳跃者助跑的节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分解动作练习分解步骤:(1)控腿练习。先让学生把左腿抬上折叠,大腿尽量靠近身体,脚尖绷紧,脚底尽量贴近右大腿内侧,身体保持直立。左手抱紧小腿,右手压紧脚面。要坚持大约1分钟。(2)直摆腿接控腿练习。绷脚尖直腿上摆至腰平,立即折叠小腿成第一步的控腿动作。第一、二步动作反复练习掌握之后,进行上一步,上三步摆控腿练习,等基本掌握后,进行第三步教学。(3)两人互助左控右弹空中动作定型。两人前后站立,后边的同学协助前边的同学起跳向上用力(加大起跳高度)。前者双脚起跳,左腿直接控腿,右然控住,右腿单脚缓…  相似文献   

16.
一、台阶前高抬腿跑接起跳 站在40—50厘米高的台阶或肋木前做3—5次原地或行进间高抬腿跑接起跳动作。摆动腿踏在台阶(或肋木)上(不要跳起),呈起跳离板姿势。 目的:加强走、跳、蹬、摆配合,培养建立起跳动作动力定型。 要求:两腿在剪绞中完成起跳,起跳腿一侧积极伸髋,大腿快速下压,着地点位于身体重心后方,以加快身体重心的前移。同时,摆动腿及两臂配合摆动,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大腿夹角为110°左右。二、跳下台阶接起跳 台阶高30-50厘米,1-2步助跑跳下接起跳。 目的:体会起跳腿以髋发力、以大腿带小腿…  相似文献   

17.
<正>一、学习步骤学习走步式跳远技术,首先要通过模仿练习体会两腿剪绞的感觉,最好是在臂的动作和腿的动作掌握之后,逐渐向实际的起跳空中动作过渡,臂和腿的协调配合,可通过在走动中的模仿练习来掌握。1.连续原地跳起弓步姿势落下,预备姿势由弓步开始,连续原地用力向上纵跳,空中两腿做剪绞动作,落地时成弓步姿势,要求空中剪绞的幅度要大,两臂直臂向前向后绕摆,起跳腿和摆动腿分别在前面落地成弓步姿势;2.原地两臂"绕摆"与摆动腿向前向后摆动练习。原地做走步式跳远空中摆  相似文献   

18.
一、腿部力量练习法 (一)屈腿跳 屈膝、收腹,上体前倾,大腿尽量接近胸部。练习时两手用力屈肘上摆,双脚起跳连续做动作。实施方案:50~100米/组×2~4组。 (二)分腿跳 双脚起跳,两脚左右分开向上踢腿,上体前倾,两手向下触脚尖,下落时并腿着地,上三步起跳做动作。实施  相似文献   

19.
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常会见到学生在练习时对起跳后起跳腿屈膝提举向摆动腿靠拢在空中成蹲踞姿势这一动作较难掌握。他们在学该动作时,或是摆动腿和起跳腿提举得不够高,或是上体没有前屈。根据本人的实践,认为在学生练习该动作时,在沙池上放一横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什么学生在练习该动作时,在沙池上放一横杆效果会较好呢?学生在练习该动作过程中,如果老师采用言语提示的方法,在起跳后教师即用“抬腿收腹”的言词提示学生,教师利用这种“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方法对那些灵敏素质较差的同学来说,意义不是很大,因整个跳远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小学跳高教学中,落地技术是整个跳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先应该掌握的技术。但在日常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此重视不够或选择教法不正确,常导致学生摔倒、摔伤的事情发生。   经过观察,我发现学生落地不稳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对落地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摆动腿着地后起跳腿落地太快,影响了两腿弹性曲膝缓冲平衡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采取了以下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落地不稳的问题。   一、在辅助练习时,结合踏跳动作,对落地动作进行专门演练,初步掌握摆动腿落地后适度放慢踏跳腿落地时机,达到曲膝缓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