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意柳 《现代情报》2006,26(2):99-101,104
现代大学强调人文教育,而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以道德教育为主体的学说,能提供独特价值的人文精神资源,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源泉。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儒学文献的建设与开发,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阐明儒学的生态理念着手,结合绿色科技产业兴起的必然趋势,探讨了儒学生态思想对绿色科技产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教发源于中国,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古事记》记载,中国儒学传入日本始于公元5世纪初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大王仁将《论语》携入日本。然而,日本儒学不是中国儒学的翻版,而是经日本文化改造带有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本文即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儒学与日本儒学的异同,阐释日本儒学的特色,借以说明日本文化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4.
戴婧 《科教文汇》2014,(35):156-157
"孝道"精神是儒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亦是作为人安身立命的内在修养。"敬养兼施"是儒学孝道的世俗涵义,表明了子女对父母不仅存在着供奉养育的责任,并且应当从心底里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而当代"尚青爱幼"的思想成为父母与子女相处的主要法则,子女在父母的单向爱护下,缺失了"反哺"的渠道。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儒学孝道的精神内涵、实施孝道教育,重塑儒学孝道教育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儒教发源于中国,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古事记》记载,中国儒学传入日本始于公元5世纪初日本应神天皇16年,百济大王仁将《论语》携入日本.然而,日本儒学不是中国儒学的翻版,而是经日本文化改造带有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本文即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儒学与日本儒学的异同,阐释日本儒学的特色,借以说明日本文化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6.
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可谓博大精深,意存高远。1991年全球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召开大会时,其大会宣言宣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外科学家在这一观念上竟是这样惊人的一致,他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孔子的儒学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和无尽的哲理。  相似文献   

7.
浅议特色馆藏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色馆藏文献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特色馆藏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利用工作,是图书馆做好文献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彭丹 《科教文汇》2008,(29):281-281
本文通过对儒学倡导的生命意义的深刻分析,对儒学生命意义做了批判性的总结,指出儒学生命意义的光大在现时期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学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杨子彬今天,人们都在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更应明白,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是民族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命根子”。科学技术是由人,并且为了人而发明创造、掌握运用的;而人,不仅要有知识技能,更要有思想、有灵魂,要...  相似文献   

10.
沈恒炎 《未来与发展》2007,(1):23-24,22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学者们在探寻其发展的文化背景时,目光往往聚集在受儒学影响较深的东亚地区。儒学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面对21世纪,为何将儒学中的仁爱、和谐、大同等道德原理以及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观点进一步展示出来,使儒学在新的形势下,在现实生活中,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扬弃,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得到很好的充实和发展。儒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今世界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不少领域,我们还没有很好理解和领会他的真正含义,因而影响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儒学——需要我们对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贾磊 《今日科苑》2009,(15):104-104
本文从社会学的发生学意义入手,对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思想能否被视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学"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梳理,认为儒学中虽然存在着丰富的社会学思想和社会学因素,但不能将其与近代学科分类意义上的社会学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远在先秦至汉初期间就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干兼容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体系。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并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果能把儒家文化的精华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一、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思想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人也”。(《礼记·中雍》)“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一种具有“博爱”精神的人道思想。儒学注重诚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论语·子路》)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这实际是介乎于利己与利他之间的一种道德原则。在“义”“利”问题上,孔子并不要求人们只讲奉献而不讲索取,而是教导人们要以义为准绳,见利思义,在利益面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专业文献建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芳梅 《情报杂志》2002,21(11):111-112
重点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服务,调整馆藏结构,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利用专业文献,开展特色服务,提高重点学科文献保障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玲玲 《现代情报》2004,24(3):223-225
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特色服务的一系列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掌握高校读者阅读心理加强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当代信息社会高校各类型读者的阅读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途径,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建立有本校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展主动服务、开放服务、特色服务和有偿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科专长是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信息共享和网络化服务正在成为高校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特色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并结合中国民航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数据库的创建,探讨特色资源在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和行业服务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特色馆藏可以缓解地方高校图书馆经费紧张,实现高校文献资源合理布局,促进收藏观念和服务观念的转变,提高图书馆办馆效益。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应该围绕“学科性”和“地方性”进行,建设重点学科专业馆藏。收集与学科设置相符的“灰色文献”,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9.
邓兵 《现代情报》2011,31(12):85-86,103
本文就第三方文献资源服务的含义及作用作了阐述,并就针对如何开展第三方文献资源服务的理念和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加以说明,目的是提出加强第三方文献资源服务的开展和图书馆自身特色资源建设与利用,以便提高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和文献保障渠道的拓展,还就提高现有文献资源的利用和合理布局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魏现兰 《现代情报》2004,24(9):219-220
本文通过国内典型企业及亚洲经济腾飞实例的论述,阐明了儒家思想的伟大贡献以及儒学在今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