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常言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学校在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教师个人的发展做为第一要务,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于"人本主义"的高职课程改革,应指向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发展.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从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职教能力培养的角度关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从注重学生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策略,把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的客观需要.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观,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上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教师为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管理,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感.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同时也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应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促进高校改革发展与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赋予"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教学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本,将管理与育人、服务等结合起来,并在培养目标、管理制度、教学活动和文化建设四个层面加以体现和落实.  相似文献   

6.
徐大为 《教师教育研究》2001,13(5):74-76,73
学校管理改革应以教师管理改革为要,教师管理改革又应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转化为学校管理行为,应从教师"聘任"、"评价"和"奖励"激励着手.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教师的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变化中求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断尝试着"课堂革命"的改革.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学讲模式",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灵性美,让语文学习更"厚实".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过程中,存在着对"人"的外延上的缩小、对"为本"内容上的不分原则以及判断标准上的混乱.高校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从"人"的外延上来看,应该包括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后勤服务人员等,而不是单指教师或学生;从内容上讲,高校应该是维护学生合法的、合理的、正当的权利,但不包括那些非法的、不合理的和不正当的权利;从判定标准上看,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为最高标准,而不能以表面上是否关心学生、是否合乎学生意愿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9.
陈伟国 《职教论坛》2006,23(3):20-22
发展观是系统科学中一个渗透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概念.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必须明确其中的"人"主要应指参与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实践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当前高职教育实践中,源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导致人们对高职师生的评价方面存在不少误区,背离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主要表现为偏重以学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视高职生为"低素质"学生;崇尚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扭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辩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是: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特指"现实的人";充分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不断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和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为本,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要大力张扬其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价值性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性和人性化超越。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我为本" 现在许多学校,教师乃至中层干部都把校长称作"老板",而教代会只是流于形式,学校内部的矛盾、问题一大堆.这些"老板式""校长负责制",口号上喊"以人(教师)为本",实质上就是以管理者自身为本,严重扭曲了教师管理的"促进、改善、提高"的本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改的理念更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具体地说,教师与学生不应是授受的关系,教师不是教会学生,而是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3.
地理新课标的实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那么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呢? 一、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 地理教学中的"以人为本"概括起来就是尊重和发展人.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一颗善待学生的心,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和人格尊严,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一方面,应以育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人格、尊严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人为本"理念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当前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实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它以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为保障, 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出发点, 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 促进学生成为具有科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正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量化和操作化过程,因此,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构建"以人为本"理念并深入实践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有12个教学班,学生410人,教师26人.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以"打造高效课堂、强化校本教研、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习习惯"四大工程为抓手,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教研工作唱响了"五部曲".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现代管理学理论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运用到日常的管理之中.然而,这种理论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却显得步履维艰.由于过分强调科学管理,强调量化考评,以制度和数字去约束教师,而忽视了人的情感需要,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地伤害.因此,笔者以为,倘要学校充满生机,具备持续发展潜力,那么,现代学校管理必须实现从传统管理理念向"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管理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谦 《教学与研究》2005,1(6):40-45
当代发展观经过了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后者把一切人的最大化的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根据.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在理论上完整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要完整准确把握物质生产活动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作为"现实的人"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本,即以"民生"为本.民生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要从一定的历史境遇出发作具体分析.民生的根本是利益,因而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说到底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就要将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的要求与当下条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体现了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自由个性的充分展开的教育宗旨。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教育人为目的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人性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发展必然.而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育理念.本文就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等层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