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其实,高三历史学科复习迎考中,同学的眼光应超越国别史,重视中西方比较,使历史知识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斯塔夫里阿诺斯主张运用全球史观来编纂世界历史,本文试图分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的特点,并指出虽然他提出全球史观来代替西方中心论,但却没有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全球一体化对历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于全球史观的出现,所谓“全球史观”是本世纪中叶在西方史中形成的一种世界历史观念,代表人物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hlugh)和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ianos),麦克尼尔(Willian H.McNeill)等,斯塔夫里阿诺斯1966-1970年出版的《全球通史》(两卷本)是全球史观经典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古典史学家到当代史学家,从希罗多德到斯塔夫里阿诺斯,西方历史学家编纂世界史的努力从未间断过。他们把已知的地理范围视为一个世界,把记述历史的范围扩大到已知的世界,他们为已知地理范围所写的历史表述了世界历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是在不断摆脱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观念过程中前进的。这是西方历史学家认识世界历史的共同趋向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普遍体现了全球史观(岳麓版教材尤其突出),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课程改革后的高考也自然会体现全球史观。那么训练学生运用全球史观复习课本、做题就成为应考的必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全球史观”冲破了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的。其研究的视野不仅包括欧洲史,而且覆盖了二次大战后崛起的亚非拉的广大地区。正如西方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所说的那样,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相似文献   

8.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第二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吸引人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们以平等的地位对付外国社会,从而有效地抵抗外国社会所必需的。”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第二种反应”的是  相似文献   

9.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自出版以来,在国际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全球视角为人们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打破了中外传统世界通史编慕的局限性。《全球通史》在谋篇布局、结构、研究方法、观点方面有颇多创新,同时也存在抑中扬欧、否认中国文明的本土起源、对弱势种族关注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讲到梭伦改革的措施时写到:“按财产多少将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讲同一内容时写到:“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按财产分成四个等级的.一个说是自由民.一个说是公民,到底是公民还是自由民呢?笔者查阅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崔连仲主编的《世界通史·古代卷》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吴于廑等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国际贸易开始由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化,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所说,在地理大发现以前,人类基本上以彼此隔绝的方式散居世界各地,无全球联系而言。其间,有民族史,无世界史;有地区史,无全球史;有相对平行的历史,无相互关联的人类史。  相似文献   

12.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勒高夫把他看成是当代法国新史学最早的“祖先”。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把今天“研究历史”的全球性方法,看成是“启蒙时代的编史传统”的“恢复”,而伏尔泰的《论各国习俗和精神》和《世界史》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作。显然,伏尔泰的世界史观在他的整个历史思想中,及在西方的历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全面理解他的世界史观,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沉沦约1个半或2个世纪后又受到重视的现象,对认识西方历史思想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了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独轮小车、石弓、风筝、直升机螺旋桨、深钻孔法、铸铁、平圆拱桥、铁索桥、航海制图法、火药、磁针罗盘、纸、活字印刷、瓷器……古往今来,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不胜枚举,这些"国粹"走出了中国,影响着世界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1.围棋围棋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弈",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与汤因比《历史研究》齐名的世界史经典著作。《全球通史》中的历史地理叙述和历史地图均贯穿全书,在内容上占有相当分量。书中相关理论的提出亦多将历史地理作为依据之一。这充分反映了历史地理因素在《全球通史》以及该书所表达的“全球史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因为《全球通史》和全球史观而闻名于世,成为全球史观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和全球史观的引入对中国史学产生影响,促使了中国世界史学的革命性变革,全球史观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上下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发达的科技,在相当长的时间中,遥遥领先世界。尤其是"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独轮小车、石弓、风筝、直升机螺旋桨、深钻孔法、铸铁、平圆拱桥、铁索桥、航海制图法、火药、磁针罗盘、纸、活字印刷、瓷器……  相似文献   

17.
顾夏 《中学生百科》2011,(32):26-2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蒸晒下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大河养育的一片荒原。"历史学家们大多在此达成了一致意见,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心不是在拥有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的埃及,而是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段文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在这里最先定居的苏美尔人,他们开凿运河,利用河水灌溉农耕,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发达文化。接下来的数千年间,通过部落之间的连  相似文献   

18.
1.阅读下列有关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评价 ,说一说你对抗美援朝历史意义的理解。抗美援朝“显然是一次冒险的赌博”。(引自美国学者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中国人保卫了北朝鲜 ,使它成为满洲和西方势力范围之间的一个由共产党统治的缓冲国”。(引自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美国不得不承认朝鲜战争“是美国所进行的一次代价最大、流血最多的战争” ,是选择了“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象 ,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引自王学启、杨树标、姚鸿瑞《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蒙古人征服中国,建立元朝后,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港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也值得注意,它表明这一时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相似文献   

20.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