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该组织及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保护和促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为代表的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在联合国的层面,继2005年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之后,又于2008年出台了《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并进行了多次修订,2015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  相似文献   

2.
《世界版权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的重要性仅次于《伯尔尼公约》的第二个国际著作权公约。该公约于1952年在日内瓦签订,也有人称之为“日内瓦公约”。目前参加的国家有84个。从总体上说,《世界版权公约》同《伯尔尼公约》是一致的,即实行国民待遇,规定公约最低权利。但《世界版权公约》的保护水平要低于《伯尔尼公约》,表现在公约权利和保护期上。《世界版权公约》允许以履行一定的手续作为保护的前提,也是该公约与《伯尔尼公约》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世界版权公约》制定过程中,一些国家担心《伯尔尼公约》的某些成员国脱离该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12,(32):9
中国互联网协会11月1日在北京京举行《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自律公约》签约仪式,百度、即刻搜索、奇虎360等12家搜索引擎服务企业签署公约,规范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说,搜索引擎服务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互联网应用服务。但目前,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用户体验、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为规范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维护公平竞争、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业界专家和相关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了《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自律公约》。  相似文献   

4.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要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也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理所当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但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在国际上,邻接权的保护主要见于《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即罗马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录制者防止被擅自复制公约》(即录音制品公约)和《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的信号公约》(即卫星公约)。在我国,邻接权主要包含出版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决定。之后,中国政府分别于7月15日和7月30日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加入书。根据规定,《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将分别于10月15日和30日在中国正式生效。自此,中国作品将在公约其他成员国受到保护,公约其他成员的作品也将在中国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6.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版权公约。所有参加公约的国家组成一个联盟,叫伯尔尼联盟。公约从生效以来,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用外国作品的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0月15日、3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我国根据这两个国际著作权公约保护公约成员国作品的著作权。换言之,我国再也不能随便地、无偿地使用公约成员国的作品了。那么,我们使用和公约有关的外国作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我国著作权法与两个国际薯作权公约我国的著作权法是根据我国实情,吸取世界各国著作权立法经验,按照体现于《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著作权保护普通原则制订的。所以,从总体看,我国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21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要求博客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博客用户及公众的合法权益;倡导博客服务提供者为博客用户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引导其创作和传播优秀网络文化作品;鼓励博客服务提供者对博客用户实行实名注册,为实名博客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鼓励社会公众对博客服务提供者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9.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语的界定中,规定只保护符合"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中相互尊重要求"的遗产项目,此要求在该《公约》实施过程中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逐步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原则。本文从《公约》的起草历史入手梳理该原则的形成过程,阐述其意涵,并从《公约》近十年的名录评审实践探讨其基本要求、考量因素和适用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著作权的国际保护主要依据《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进行。《伯尔尼公约》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之下的国际公约,该公约1886年创设于瑞士的伯尔尼。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有93个成员国,中国作为该条约的第93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11.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谈判通过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以148票赞成、2票反对(美国、以色列)、4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审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的诞生经历了长达两年之久的紧张谈判,其间还多次举行独立专家和政府间专家会议,我国作为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始终支持和重视《公约》的制定,并为推动《公约》顺利通过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出版总署作为中国加入《公约》跨部门协调小组的成员,积极参与了《公约》修改谈判的全过程,贡献了劳动和智慧。一、《公约》的基本情况《公约》产生的背景随…  相似文献   

12.
谁来保护读者——关于书籍质量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来保护读者———关于书籍质量的法律思考□于立深我国颁布了《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从国内法到国际法,从民事责任到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建立了完整的著作权保...  相似文献   

13.
沙坪 《编辑学报》1995,7(3):158-159
1 期刊怎样合理使用外国作品? 1992年10月,我国成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同年10月,我国又加入了《世界版权公约》,这标志着我国的涉外著作权关系基本上正常化,从此,我国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著作权相互保护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作品重要传播媒介的期刊,特别是译刊,怎样合理使用外国作品便成为应该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期刊使用外国作品的方式主要有复制、转载、翻译等几种。  相似文献   

14.
<正>城建档案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记录,是文化遗产申报的凭证与参考,城建档案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更为直接,相比之下,城建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较为间接。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自1991年6月1日起实施以来,迄今已一年有余,在此期间,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去年6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议案(两个公约已分别于1992年10月15日和10月30日在我国生效),使刚刚开始实施著作权保护的范围一下子从国内扩大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飞跃式的变化一方面为促进我国的著作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完善我国的著作权保护的体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今后的任务大大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0月《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开始在我国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走上了国际著作权保护的轨道。为了有效地执行国际著作权条约,国务院1992年9月25日发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该“规定”将我国著作权法与国际公约接轨。鉴于我国同美国签定的《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的双边协定,有关相互提供著作权保护的协议,自1992年3月17日起生效,因而我  相似文献   

17.
1991年6月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2年10月我国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组织。这标志着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它对于保护作者的智力成果,保护出版者的积极性,维护正常的出版秩序,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浅议民族文化档案工作与保护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在享受它带给的繁荣、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它带给的负面影响--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群体性特征的文化,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都遭到带有某种价值观的强势文化的冲击.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不可推卸的责任.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不久前又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我国政府一贯倡导世界文化多样性,并积极推动了这一公约的制定,在保护文化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重要国际性法律文书,是缔约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协定,也是国家层面履约和落实保护责任的行动指南。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在保护政策实施中,有关非遗保护理念、保护精神和保护措施等争议依然不断,因此,对于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学者,正确理解和领会《公约》精神关系着保护政策的制定、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理论研究的导向。要深刻领会和理解《公约》精神和旨向,需要从五个维度入手:"文本"是根本,"文字"是重点,"文献"是基础,"文化"是前提,同时,对社会文化思潮的了解是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