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中国科学基金》1988,2(2):73-78
1.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主要内容:半导体超晶格与量子阱材料制备,超晶格和量子阱的输送特性和深能级特性,超晶格量子阱的光学性质研究,超晶格与量子阱光电器件及物理,非晶态半导体超晶格物理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侧向反铁磁/非磁性超晶格表面的电磁波反射率。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反铁磁/非磁性超晶格表面的电磁波的反射率与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找到了检测侧向超晶格的磁极化子的合理的电磁波入射角度。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是理想的技术上能很好控制的低维物理系统,是一大类以“能带工程”为设计依据和以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人工材料,具有重大的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应用前景。80年代以来,作为物理、材料与器件3者的结合点,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一直是半导体科学最活跃的研究前沿领域。黄昆及其合作者自1986年开展超晶格电子态和声子模理论研究以来,对光学声子模式和激子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在电子态理论上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方法。超晶格振动是超晶格物理的基础。准二维量子结构中的光学振动…  相似文献   

4.
正在9月19日—20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我国科学家表示掌握了一种新型密码技术——超晶格密码技术。超晶格密码技术是基于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产生的,理论上超晶格密码是不可破解的。国际上有很多团队在研究超晶格技术,但我国科学家将超晶格技术应用于密码学领域,并进行了重大创新。与会  相似文献   

5.
人物简介: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物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超晶格是当代固体物理学的新生长点和重要前沿领域。它是以具有各种人工剪裁能带结构的半导体低维电子系统(二维、一维和零维)为其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半导体物理、材料和器件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的研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基金项目,它以探索、开发新一代固态电子、光电子器件作为研究工作的着眼点,以生长超薄、陡变和大面积均匀的超晶格、多层异质结等低维量子结构的分子束外延(MBE)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CVD)等超薄层材料生长手段为技术基础,着重开展半导体超晶格低维系统与普通三维固体不同的新物理现象和效应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方面的基础研究,研究和探索新一代超晶格量子器件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结构。本项目的总体设想是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具有国内第一流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对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物理和器件进行综合性基础研究的科研实体,经过“七五”和“八五”期间的工作,应当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推进到国际先进行列,并且在某些专题研究方面应当做出具有特色的,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BCC相Fe-Ni合金晶格常数的计算作为合金理论计算的基础,有很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应用修正分析嵌入原子法(MAEAM)来计算BCC相Fe-Ni合金晶格常数。计算结果为α=0.29189nm。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建立一维纳米摩擦模型的基础上,对纳朱摩擦现象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接触界面之间的晶格匹配度时纳米量级的摩擦起到较大的调制作用,而这种调制作用随着晶格匹配度的变化而产生调制作用的大小也不同.分析表明在完全匹配的情况下摩擦最大,而其他因素例如界面接触势垒的大小、形式等与匹配度相比时摩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简写为BEC)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功。本文综述了BEC的研究由来、进展和应用,重点介绍了光晶格中BEC的非线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谭毅 《大众科技》2012,14(4):6-8
运用频域有限元法研究了金属铜介质柱构成的二维光子晶体传输特性。通过改变铜柱形状和大小,研究了晶格常数为200μm的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的TM模、TE模的禁带特性。选取金属铜为介质柱,空气为背景材料,对正方铜柱与旋转45度正方铜柱进行了大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传输特性随着介质柱形状和填充率的变化而变化,且TE模和TM模带隙差异很大,波段并不相同,这为THz波段的光子晶体滤波器、反射器、极化器的开发与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材料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几类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的体系跨越不同的维度(从固体、固体表面、纳米管到分子、团簇),涉及的物性包括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磁学性质、晶格振动和力学响应等.  相似文献   

12.
文中对计算电子结构的集团Bethe晶格方法进行了改进。简化了原子集团的选取方式,提出了求解复数Dyson方程组的矩阵解方法和平均集团Bethe晶格方法。研究了Penrose tiling的局部、整体和平均电子状态密度。发现了Penrose tiling的局部电子状态密度对准周期点阵的长程有序性特别敏感的性质。提出了计算Penrose tiling局部及整体电子状态密度应遵循的原则.得出了某些合金的准晶相可能是电子化合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流动氩气电弧熔炼和高温退火法制备了Gd3-xErxFe25Cr4(x=0.3-1.2)化合物,用X-射线研究了该系列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晶各向异性,粉末X-射线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Nd3(Fe,Ti)29单斜结构,属于A2/m空间群;Er对Gd的替代不改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a、b和晶胞体积V随着E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晶格常数c则几乎没有变化,取向X-射线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是面各向异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传统知识纽织体系的梳理,在分析Web2.0时代知识“无序化”的解构主义倾向的基础上,提出知识组织体系的“晶格立方体”结构及其特点,力图重构知识组织体系框架,探索知识及知识组织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系统研究了晶粒尺寸对铁电性、相结构、晶格动力学和光致发光等性质的影响。研究了择优取向钛锆酸铅铁电薄膜异质结构的取向机理、光学常数以及电学性质,并采用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影响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92-193
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同家(联合)实验室隋曼龄研究组与杨锐、郝玉琳研究组合作,对新型多功能钛合金开展了原位拉伸高分辨电镜观察研究,发现施加应力后这种新型钛合金的初期形变是以均匀形核的位错环运动为主要特征,这些位错环能够可逆地产生、扩张和缩小、消亡;位错环产生的前奏是具有平面剪切特征的局域晶格扭曲,这种晶格扭曲也能够可逆地产生和消失:在外加应力更大的形变后期发生形变诱导的可逆马氏体相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势平面波方法,在0-50 GPa压力作用下,对立方结构Mo3Al2C的力学性质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计算得到的晶格常数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立方结构的Mo3Al2C晶体在0-50 GPa压力下是稳定结构,块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不可压缩性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大而晶格常数和体积逐渐降低。B/G=2.26,表明这个材料是延性材料。电子性质的分析表明,Mo3Al2C表现出金属性,化学键是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混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基金》1994,8(2):133-133
本项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黄昆、朱邦芬、夏建白等完成的一项优秀科研成果,荣获第六次(1993)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从1986年开始,黄昆及合作者开展半导体超晶格的电子态和声子模理论研究,在声子和激子基本理论,以及电子态理论计算上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黄昆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晶格动力学的奠基人和权威,“极化激元”概念的最早阐述者。黄昆的名字是与多声子跃迁理论、x光漫散射理论、晶格振动长波唯象方程、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型联系在一起的。他致力于凝聚态物理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以勤奋、严谨、严于律己和诲人不倦而著称。他长期从事物理教学工作,是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科的一位开创者,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物理学家和半导体技术专家。黄昆于1919年诞生在北京,祖籍浙江嘉兴。1932年秋至1936年夏,黄昆就读于通州潞河中学,并于1937年通过潞河中学向燕京大学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北大学量子设备中心最近开发出一种功能强大的Ⅱ型超晶格摄像机,能通过调节吸收更宽波段的红外光.让人们能在黑夜中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色。他们的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光学通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