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对《晋书》及《晋书音义》校勘整理较好的版本当为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的繁体点校本,该版在《晋书》原文之后附了《晋书音义》,并且对其作了相应的点校,这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遗憾的是,在对《晋书音义》的校勘中,点校本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这其中音切用字失校的情况要多一些。综合利用音韵学、文字学、辞书学、文献学等知识,参考《晋书音义》的不同版本,对《晋书音义》存在的传抄失误与编纂失误进行校补。  相似文献   

2.
《词诠》大量引用了《汉书》文句作为范例.因为转承、传抄、排版、校对不严等原因,出现了讹字、衍文、脱文、引文次序颠倒等失误.订正这些错讹,有利于《词诠》的修订及虚词学著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阅读四库本《明诗综》的几则札记,对发现的明显的失误或不协之处进行了举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资治通鉴》隋纪部分删省时间、官职、人物、史事过程与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资治通鉴》删省时间、官职、人物、史事过程与原因方面,有承上部分删省、归类删省或完全删省几种情况。大体说来,司马光《资治通鉴》大部分删省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删省不当或失误,这在阅读和使用《资治通鉴》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5.
《古俗字略》的主要工作是认同异体字,指明其间的“古”、“俗”、“通”关系。其中尽管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疏漏。第二版《汉语大字典》对这些疏漏往往未加辨析就加以援引,由此造成了部分失误。举例分析并补正这些疑误,使其有益于《汉语大字典》的再次修订。  相似文献   

6.
江楫传奇《芙蓉记》,改编自《芙蓉屏记》,在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上都实现了对同题小说的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剧作本身亦存在着诸如叙述节奏紊乱、人物语言失当等缺陷与失误。江氏改编得失并存、瑕不掩瑜,反映了明代传奇改编的部分共性。  相似文献   

7.
《羊城晚报》是一份知名度颇高的报纸,但在文字、引文、语法方面,均存在着失误。主要有:出现错别字、词语错位、转性、误加、缩略失当、表数欠妥;乱改原文;主语残缺等。传媒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大报,《羊城晚报》应在这方面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版点校本《客座赘语》主要有三大失误:知识性错误、校对不精而致误、标点不当而致误。  相似文献   

9.
《安禄山事迹》是研究安史之乱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四库提要》本条谓:“世所传禄山《樱桃诗》,即出此书。叶梦得《避暑录话》常摭以为笑,其琐杂可知矣。”以《樱桃诗》的作者为安禄山,是一失误。对此,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未能涉及。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卷19仅录吴昌绶辑《劳氏碎金》所附丁敬身对此书的题识,云:“笔法明练、最足据依,盖出同时有心人手,非掇拾悠谬之作也。”也未涉及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播出前已炒作得沸沸扬扬,但播出后反响却普遍欠佳,笔者认为该剧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其原因主要是编导总体构思的失误。该剧的改编对原著思想意蕴、审美理想的领悟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电视剧影像的处理存在着多方面不妥当之处,同时,部分重要演员的选择也不符合角色要求,且表演不够到位,这些是造成该剧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花关索下西川传》是《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的一篇,目前只有朱一玄校点本.因底本某些地方模糊不清,刻印字体又受草书影响较大,加之首次校点,朱校本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对《花关索下西川传》校点本中存在的失校,校误,误校,脱字,讹字,标点错误,残缺字、未识字处理不当等八十余处失误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增强校点本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能力的高低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否成功交际,避免语用失误的关键.语用失误现象在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阐述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举例展现了语用失误的表现形式,最后提出了提高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方树梅编纂的《钱南园先生年谱》,资料丰富,考证得当。详细的记叙了钱沣的人生历程,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年谱。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某些问题的考证出现了失误,但并不影响此书在云南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智者之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所展示出的人格魅力和演绎出的超凡入神的智慧故事,无疑是《三国演义》的最大看点之一。然而"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本文从诸葛亮日常生活的失调、用人方面的失误、军事方面的失策等角度分析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及蜀国迅速衰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国殇》是伟大诗人屈原为歌颂我伟大中华“国魂”的千古杰作,它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气质,充分表现了将士们卫国保家、激战疆场的那种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读者深受教益。可惜,以往的一些学者,因历史的局限性,在研究《国殇》时颇多误解。本文着力于前人研究失误的方面以及走入误区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索,并论述楚文化“以歌代泣”的丧俗必然影响楚民族的民风,进而形成视死如归、勇于牺牲的民族性,《国殇》中蕴含的这种民族文化基因,可谓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和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对《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以及诸家整理本在录文、句读、注释、补脱等方面存在的15条失误和不足加以订补,有助于敦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募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轪民利苍幼子在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夭亡入葬时的随葬品,入土距今有2156年的历史了.《导引图》是与两种古逸文连写在一起的帛书,据考证它当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一卷类似后世“导引图说”的古逸书,其中《导引图》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导引图谱了.本文作者自《导引图》在1973年出土以来,长期从事研究考释.现针对《养生长寿术》一书所收的《马王堆<导引图>渊源》一文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指出:研究《导引图》宜从全卷的两文、一图作整体性的考察;研究时必须以残图为主、复原图为辅,反之极易失误;《导引图》并非一式多图的,而是每式一图;它是一整套循经归类的导引套路图谱,还看不出其中有什么“扎缠腰带,力吐劲纳”的主张;这种应用经脉原理分别与十一脉和四季相结合的导引套路,如今已属罕见,也乏人去深研精究了.  相似文献   

18.
姚雪垠在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中,常常以悲剧的形式给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染上一层悲壮的色彩。在已经出版的三卷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许多悲剧情节和人物。可以推想,在以后的几卷中,随着革命斗争过程中农民义军战略性、政策性失误的  相似文献   

19.
孔子宰中都     
公元前 50 1年 ,孔子宰中都。由于文献记载的失误和诸多材料的因袭 ,人们对孔子宰中都的时间和古中都城的具体方位众说纷纭。鉴于此 ,作者对以上两个问题并《孔子家语·相鲁篇》有关孔子宰中都的措施和政绩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说话者的意图和听话人的接收效果出发,将不礼貌言语分为策略型、非策略型和语用失误型,以电视剧《到爱的距离》为例,用顺应论对其中的不礼貌言语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分析医患双方矛盾的成因,为化解医患冲突提供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