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议文化品位与心灵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自身和人所面对的世界都在不断地向人生成.这种生成的总和称之为文化.世界的人化过程和人的人化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文化作为名词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作为动词是一种开发、一种塑造.人既是这种价值和意义的赋予者,又是被这种价值和意义所开发、所塑造的对象.人在向人生成的过程中,亦即在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展开,这种展开构成不同的心灵境界.在人的心灵的诸多境界中,最有意味的境界是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实际上是审美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2.
现代新儒学以传统批评西方,回应西方,这种回应体现为两种典型的路向:一是“收缩的”路向,境界被解释成个人心性、个人心灵的自得,而无需通过向外的实践来完成自身,并依此定位中国定位中国文化的价值;一是“扩张”的路向,即主张生命境界的完成最终需展开的为全幅文化之用,而试图以自家生命之“体收摄西方文化之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艺境界论传统的文化精神与现代裂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与现代在20世纪中国有着持续百年的长期冲突,20世纪文艺境界论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冲突,可以作为反思百年文化冲突的切入点。“治心以有内心”是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传统的“传统性”,它所体现的是“以心体天地之心”、“赞天地之化育”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古代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反,西方现代性在线性时间观主导下,凭借科学技术力量控制自然而打破了自然节奏;同时,资本逻辑成为整个生活的支配性逻辑,其力量渗透到世界各地区。面对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艺境界论传统发生了现代裂变,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经历了一个“蜕变”、“断裂”与“复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强调生命超越境界,这不仅体现在人生哲学上,且体现在美学诗学上。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将人生作为审美境界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分四方面讨论了:儒道释的和谐、妙道、圆融的人生自由之境;孔子的十年一境和王国维的三个境界说;冯友兰的人生四层境界说;唐君毅的心灵九境和傅伟勋的生命十境说。强调从传统向现代的文化转型中,重新审理和关注中国文化境界说,发扬其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一面,使东方文化精神在新世纪的中西文化思想对话中重展其精神勉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生智慧,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旨在说明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惟有经过调整.即批判旧义、发掘新意以后与新生的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相结合而被传承下来,并发展为新的文化传统,才能建构起中国现代社会崭新的人文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6.
荆春艳 《家教世界》2013,(7X):140-14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优良传统对我们当今的时代有着深远的意义。语文教学作为文化载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浸染中学生的心灵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人生境界。所谓人生境界是指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和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程度和情操水平,是人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人生境界是人生意义的表现形式,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生境界是人生历程的动力源泉;人生境界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坚实基础。近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人生的境界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追求一种超越的精神。禅宗即世超越、瞬刻永恒、动静不二等三种境界,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而这种具有审美境界的追求最终达到了对心灵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它的这一审美特征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从而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以超越的态度对待人生,努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大学的关键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自古即有“天人合一”、“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几千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追求人生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儒家文化注重人性修养、道德养成与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推崇“圣贤”作为其境界追求;道家主张让人超越名利,通过出世修行,摆脱外在干扰,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成为“真人”是其境界追求;佛教侧重通过“戒、定”获得“慧”,去除欲望,消除痛苦,最终达至“圆满”之境界。新儒家将传统境界学说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多层次”的境界思想。教育从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文化成的过程,而境界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对于当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培育有境界的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想追求;强调体悟、践行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行动逻辑;注重家国一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开展境界教育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俞弘 《鸡西大学学报》2014,(10):139-141
小说《喜福会》塑造了四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美国女人。她们挣扎在母亲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之间,建构了双重的、相互矛盾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成为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华裔美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逐步找到了自己身上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元素的融合点,重新塑造了理想化的双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多元化趋势也日益凸显,对高职院校的内在精神结构和文化品质产生了严重的冲击。通过对苏南地区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在校高职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但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比较关心,说明他们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民族荣誉感。逐步引导在校高职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同时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今大学生对佛教文化了解甚少。在当代大学生信仰匮乏、理想迷茫的背景下,对佛教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进行深度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吸取佛教文化资源,以更有效地塑造大学生思想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富国强民的需要,教育中对经济、政治的使命过于重视,导致教育传承传统文化使命的缺失。在世界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历经几千年风雨的中华文化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与演变显得苍白无力,中国人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有下降的趋势。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教育必须坦然应对这一问题。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的实质是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觉意识和培养幼儿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与理解。幼儿园主要通过开发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文化课程和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来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感恩情怀。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理想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永不陈旧的话题,情理和谐、心物相映的内在心理和谐是中国传统绘画体现的儒、道文化思想以及所蕴涵的审美理想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古老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要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克服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塑造符合时代需要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7.
文化精神的会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尊重实践、服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共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在层次上有本质的区别,在内容上则有惊人的相似;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都在不同层面上表现出对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巨大的进化论,在思想界曾有一个从竞争进化论向互助进化论的文化转向。文章探讨了这一文化转向的民族心理兴趣根源及传统文化根源,并就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回归现象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索蒲松龄以道补儒所创造的“返 归真”的美好境界和蒲松龄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在现实追求失败后的精神升华,以此揭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崇尚自然、顺乎人性的美学理想以及中国文人对淳朴道德与人类精神家园的执着和投入。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是影响一国民族凝聚力的应然矢量与诉求标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文化认同式微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生力军,理应责无旁贷地坚守传统节日文化认同。强化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的主要路径有:明晰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价值;感悟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提升传统节日文化归属感;深挖传统节日文化美德,感触人文内涵;坚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理性对待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