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 随着社会的变革,弱势群体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弱势群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02年3月朱锫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必须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在这里,“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或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弱势群体”及其扶助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大学生“ 弱势群体”是指因经济贫困、心理不健康、身体素质弱、学习成绩差、思想行为不良等而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学生。大学生“ 弱势群体” 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但给高校的管理和学生成才形成压力,而且会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因此,我们应扶持关怀大学生“ 弱势群体” 。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教育由传统的精英型教育走向大众型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对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予以足够的关注,并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管理。一、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及成因分析“弱势群体(Vulnerable groups),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这个群体是社会援助的对象,是社会福利的接受对象。”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对象为在大学校园中接受教育的残疾人子女、特困家庭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单亲家庭…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生群体的分类研究中.“弱势群体”是研究最多的,其实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传统的“弱势群体”需要重点关注外,因“学业阶段”和“成长环境”不同而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也需要重点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中的重点人群指因为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等原因引发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化而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学校及其教育者给予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把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者群”,称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学校中也存在弱势群体。学校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学习、发展及社会交往能力差,受到周围环境轻视的学生群体。其组成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子女,如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和从事简单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相似文献   

6.
自从朱镕基同志早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以来,“弱势群体”一词成为社会频繁使用的字眼。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群体,都存在着弱者,他们或是在经济上,或是在政治上,或是在心理上,或是在人际交往上,或是在别的其他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职业学校也毫不例外的存在着“弱势群体”。如何做好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关系职业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1职校弱势群体的现状随着职校的扩招,学生的层次日益多样化,其中弱势群体日趋扩大并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与校内师生的关注。所谓职校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如学习能力和成绩)、心理品质的完整程度、行为能力、人们对其评价和尊重的程度等某方面或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弱势地位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其本人的学业、性格、行为,而且可能影响其未来;不但影响其本人,而且会影响家人、亲友,进而影响职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职校学生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1经济弱势群体。这是指由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构成的群体。目前,他们的比例逐渐增大,同时表明校园两极分化明显,少数特困生甚至面临辍学的境地。诚然...  相似文献   

7.
自从朱镕基同志早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以来,“弱势群体“一词成为社会频繁使用的字眼.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群体,都存在着弱者,他们或是在经济上,或是在政治上,或是在心理上,或是在人际交往上,或是在别的其他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职业学校也毫不例外的存在着“弱势群体“.如何做好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关系职业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琪 《教书育人》2005,(8):20-22
一、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实状况 何为“弱势群体”?简而言之,就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在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已经由生理性弱势群体或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社会生存能力低弱的人群(残疾人、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贫困群体(城镇失业无业者、企业下岗者、农民工等)。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当今社会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弱势群体”一词,在我国官方最早出现于朱基任总理时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弱势群体享有特殊的就业资助”。[1]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改革中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人群共同体。高校弱势群体,笔者认为主要包括贫困生、成绩差等生、有身体缺陷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本文特指贫困生。它与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息息相关。高校弱势群体实际上是社会弱势群体在高校中的特殊存在形式,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在提倡科学的发展观的新形势下,社会公正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实状况何为“弱势群体”?简而言之,就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在当前,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已经由生理性弱势群体或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社会生存能力低弱的人群(残疾人、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扩展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贫困群体(城镇失业无业者、企业下岗者、农民工等)。从群体的基本特征来看,当今社会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1]这些都成为影响弱势群体家庭培养和教育子女的直接或间接因素。受家庭因素的制…  相似文献   

11.
对“弱势群体”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材料】弱势群体是由于种种原因 ,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弱势群体”大体包括四种人 :下岗职工、“体制外”人员(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 ,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 ,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民工和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先生给界定的)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朱总理第一次郑重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学术语。关注弱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扶助弱势群体成了今年“两会”的一大亮点。朱总理强调 ,…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的高等教育对象中客观存在着一群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心理上的失衡和经济上的无力。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的理念审视,高校扶“弱”助“弱”的“弱势群体”转强工作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中的“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改革中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的人群共同体。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弱势群体”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已成为我国一个独特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弱势群体”的具体客观情况,决定了目前他们的思想状况具有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因此,当前全社会都应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近年来也有人把弱势群体这一名词引用到了学生的班级管理中,认为班级中也存在一些人属于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称谓与“差生”、“后进生”相比更具时代特点,含义更丰富,体现了当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论主体意识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表现出经济贫困、心理障碍、能力欠缺或者地位低下等种种弱势,从而处于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6.
所谓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表现出经济贫困、心理障碍、能力欠缺或者地位低下等种种弱势。从而处于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于强势学生群体或正常学生群体的概念,可以定义为: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在经济状况、社会位置、权益实现、教育资源占有、教育机会获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比较劣势境况,在教育资源使用和社会竞争中弱于其他学生的学生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当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通常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以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只是规模和程度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主要由以下社会成员构成:贫困农民、城市下岗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也呈上升趋势,他们不能胜任大学里的社会角色,处于可能被淘汰的危险境地。因此,了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坚持以人为本,解决他们当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激励和教育,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知沟”现象看弱势群体的媒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在媒介接触、信息获取等方面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在当今知识信息社会中有扩大的危险。实际上,弱势群体的媒介地位是弱势的、消极的、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和媒介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信任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