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鲁迅在谈到短篇小说的特点和作用时,曾把现实生活比作一座气象恢宏的建筑物,短篇小说所反映的仅仅是“一雕栏,一画础”,而读者“细看一雕栏,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这一段话实在是非常精辟的,它表明了鲁迅对短篇小说特点以及艺术创作和鉴赏要求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任何样式的文学作  相似文献   

2.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没有了词汇,也就谈不上句子,更谈不上文章,所以记单词对我们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说语言是一座"大厦",词汇就是构筑大厦的"砖瓦".大厦建得越高大,需要的砖瓦就越多.所以,学好英语,掌握词汇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诗歌语言是文学语言宝库中的珍珠和钻石.诗歌语言具有形象性、凝炼含蓄性、音乐性、抒情性等审美特质.诗歌所具有的抒情美、含蓄美、意境美和音乐美对语言的运用提出了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高的要求.诗歌语言以它外在的形式美与内在的内容美招引着我们去欣赏品味,从而获得无尽的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4.
一、文中美的因素 散文被誉为“美文”,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的朱先生笔下的散文更是美不胜收,《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代表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长期以来,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因此《荷塘月色》是我们进行审美教学的优秀范文。 《荷塘月色》之所以美,除了它结构精巧、描绘细致等特点外,主要表现出语言美和意境美。 1.语言美 朱自清先生可谓散文语言大师,他的散文语言极具个性特色,笔法娴熟,想象丰富,变幻多姿,是散文语言境界的一座高峰。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荷塘月色》虽不是诗歌,但在文章中确实体现了作者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工夫,许多字词包容了极丰富的内涵,其简洁、确切是别的字词所无法替代的。如“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  相似文献   

5.
郭小川是当代卓有成就的优秀诗人.他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一直锲而不舍地探求着诗歌的语言美.他指出:"语言要表现出美好的环境,美好的情思,诗必须是美的."打开郭小川的诗集,他那匠心独运、驱遣自如、炉火纯青的语言,首先给人以美的感染.诗人精心营建起来的一座座精彩别致的诗歌大厦,不但闪耀着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光辉,表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且显示出一种自然美、音乐美、形象美,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要求与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王波 《考试周刊》2013,(78):89-90
在英语教学中,单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单词就无法表达思想,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如果说英语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的话,那么,一个个的单词则是构成建筑物的每一块砖。因此,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窗边少妇》评析,分析了威廉斯在诗歌形式和语言上的诗歌创作观。不论是诗人强调"本土"还是"纯语言",其诗歌都呈现出一种简约之美。这种简约之美主要体现在摄影般的透视之美、语言简洁之美、诗歌形象简朴之美及诗行和音步简化之美这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赵洪 《湖南教育》2002,(13):49-49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只有展开想象,才能感受到诗歌的画面美、形象美、意境美。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仅用淡淡的几笔就画出了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苏轼称“诗中有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言非常明白,但其中的意境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这就得借助想象。再如《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学生透过想象,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就近在眼前了。诗歌语言的含蓄决定了学习诗歌必须感悟。感悟是学习诗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所得到的独到体验和某些发现。感悟是一种高于想象的能力,它要求不仅能想象到诗歌…  相似文献   

9.
朗读与品析     
“诗是一种最精炼的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又有别于散文的语言。”——何其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看出诗歌的基本特征。正鉴于此,我们认为诗歌的学习重在朗读与品析上,通过正确的朗读与对诗歌语言的品析揣摩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进入诗歌意境,达到把握诗人感情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舍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本文拟针对诗歌的特点以<多佛海岸>为例对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三者不可偏废加以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诗歌翻译的高境界,促进中外文化更好的融合和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诗歌抒写心灵,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有灵气与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也表现在它所呈现的形式上。所以,诗歌教学必然有着她独特的一面,她的;艺术特征主要反映在情感、音韵、节奏、意象、情境、联想、想象、语言、情趣等方面,可以针对具体作品的特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艺术元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鉴赏诗歌所表现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要更好地呈现小学诗歌教学课堂,首先就必须了解诗歌这一体裁的特点。关于诗歌,它不仅是情感思想的承载体,还是美的独立体,所以我们在描绘一件美的事物的时候,往往会用诗化的语言。那么诗是怎样展现自身美的呢?诗就像是一张用语言编成的华美席子,语言所能体现的美都在诗歌中集聚,如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美丽辞藻富有的色彩,诗行整体外形的均齐。可以将其概括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这是闻一多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小学教材涉及的诗歌均是以这"三美"作为基础的。所以,  相似文献   

13.
心系教育──记海伦市永富乡党委书记吕春生赫英才当你来到海伦市永富乡,一定会被这里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面貌所吸引:一座座砖瓦结构的标准化校舍,整齐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红砖围墙,衬着苍翠的松柏树,十分壮观;宽阔的操场上红旗飘动,时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永富乡...  相似文献   

14.
<正>诗歌是美的,美在它的形式,它的韵律和节奏,美在它的意象和情感,也美在它的语言。提到诗歌语言,人们几乎都能感受到它的"精炼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征,然而,现代诗歌语言的本质性特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这些属性,而是变异性、写意性和跳跃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往往被人感觉得到却又往往被忽略,那就是现代诗歌语言的温度。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语言艺术最高的表现形式."它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也就显得至关重要.诗歌翻译有其特殊的规律和原则,本文简略阐述藏文诗歌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诗歌抒写心灵,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有灵气与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也表现在它所呈现的形式上。所以,诗歌教学必然有着她独特的一面,她的艺术特征主要反映在情感、音韵、节奏、意象、情境、联想、想象、语言、情趣等方面,可以针对具体作品的特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艺术元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鉴赏诗歌所表现的艺术美。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教材中每一年级都编入了几首现代诗,选入  相似文献   

17.
杨向峰 《成才之路》2011,(28):91-I0020
在英语教学中,单词是非常重要的,单词是组成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单词就无法表达思想,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如果说英语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那么,一个个的单词则是构成建筑物的每一块砖。  相似文献   

18.
曹磊 《海南教育》2014,(24):26-27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语言凝练、形式优美、意象丰富、情感充沛,最能体现语言艺术之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情感美、捕捉诗歌的意象美,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冲动。  相似文献   

19.
从美学角度看。诗歌的艺术美具体表现在语言美、音乐美和意境美三个方面。诗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诗歌语言的学习,深入领悟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感受到诗歌艺术美,从而感悟我国文学艺术丰厚的文化和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生活的情感,形成表现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竭尽全力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这种艺术美。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愉快的感动。增添了无限的勇气(高尔基语)。”在诗歌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能否完.成上述任务.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拽们语文教师在诗歌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艺术桥梁.在诗歌教学中以美学角度去设计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诗歌艺术美的熏陶和教益.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陌生化是诗歌最基本的美学特性.诗歌的美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语言的陌生化衍生的.在诗歌翻译中能有意识地传达陌生美,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和译作质量的赏析都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