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百年的山西方言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10年代到1980年代为第一阶段,1980年代到现在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山西方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从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等方面回顾了第二阶段山西方言研究的概况,并对此期间所积极进行的理论探讨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今后山西方言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湘语是汉语最重要的方言之一,主要分布于湖南省境内.本文简要回顾了最近十年来湘语研究所走过的道路,重点讨论了湘语在单点调查研究、系列调查研究、分区问题研究、方言比较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文从一个侧面具体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辉煌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汉语方言调查研究近百年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现代汉语方言学,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历程。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最重要的方言著作为纲,将现代汉语方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现代汉语方言学的诞生”、“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发展”和“现代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繁荣期”三个阶段,对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形成和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在方言调查中,如何处理理论和事实、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要把理论和事实结合起来,在事实的基础上讲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讲事实;继承“强调田野调查,强调语言事实”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系统地描述了山西阳城现代方言的语音系统,同时详细标明了阳城方言元音和辅音在发音上的格局;描写了阳城方言连续变调的情况;对进一步研究山西阳城方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阳曲方言属于山西方言中区的太原片,在有关山西方言的材料中有所研究与描述,但是材料中仅仅对阳曲方言的整体情况有所描述,而没有对阳曲方言中的泥屯地区有独立的描述,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泥屯方言的声韵特点作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汉语方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概述:1.主言语音;2.方言语法,3.方言词汇;4.方言扁,5.综合研究;6.方言地图;7.方言分区,8.方言调查和方言概论论著,9.方言学的应用与方言研究的新领域,10.港台、海外的方言研究。  相似文献   

7.
郴州汉语方言研究始于赵元任等调查、杨时逢整理的《湖南方言调查报告》,自2000年“粤北土话及周边方言国际研讨会”召开以来,逐渐成了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对郴州汉语方言,既有点的研究,亦有面的研究;对其境内各方言的归属亦有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骆莹莹 《文教资料》2008,(24):39-41
罗山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语言特点,即方言的地理过渡性.罗山邻近地区方言研究较为充分,为我们的方言比较研究提供了大量详实的资料.而罗山方言特别是罗山城关方言的研究并不多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定襄方言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348个词条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和普通话词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定襄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一致性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音节、构词、意义、价值、来源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来揭示定襄方言的词汇特点,为定襄方言的定性提供一些依据,也为山西晋语的研究提供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晋语是近年来方言研究的热点之一.忻州方言属晋语五台片,受自然地理、政治区划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声韵调特点.晋语五台片历史上曾与北京地区联系比较紧密,所以这一片的晋语与其他几片的方言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有些特点只保留了残迹.如:开口二等喉音非颚化现象.文章以《方言调查字表》三千多字为材料,通过调查记录其语音,整理了忻州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其语音系统含有25个声母,47个韵母,4个声调.文章用计量研究的方法对其声韵调的不同中古来源进行了计量统计,进而分析得出忻州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山西方言从《醒世姻缘传》成书时代沿用下来而现代汉语普通话不使用的几个近代汉语词语进行了诠释,为近代汉语词语的研究和山西方言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较为详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方言语法研究强调方言语法的调查和描写,重视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和专题研究,其特点是语法的单点描写多于比较研究,专题研究多于语法系统的研究,静态研究多于动态研究,调查描写多于理论探讨。未来方言语法研究应加强方言语法的调查工作,开展立体化的方言语法研究,加快方言语法比较研究的步伐,提高理论研究的深度,建立方言语法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语文》2008,(4):63
山西是方言十分丰富的地区,不仅种类多,而且变化大,是汉语言史、语言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的珍贵材料,1985年语言学界已确定山西及相关地区为一个单独的晋方言——晋语区,出现了一批晋言研究成果,各县市的方言志大都已出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方言的形成过程、语言结构特点和方言内部分区情况的介绍,揭示了黑龙江方言在整个东北方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方言学研究的价值,希望为进一步开展具体方言小片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韩翠芳 《文教资料》2008,(13):35-36
本文通过对诗文用韵研究的综述,以及对现代山西方言特殊性的描写,试图揭示唐代山西诗人诗文用韵研究很有可行性.现代山西地区的方言分化为晋语区和非晋语区,而且唐代山西地区有比较频繁的移民现象,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其形成的原因,如外来因素的影响,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系统地描述了山西阳城现代方言的语音系统,同时详细标明了阳城方言元音和辅音在发音上的格局;描写了阳城方言连续变调的情况;对进一步研究山西阳城方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英国方言的发展有1500多年的历史,英国对方言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传统.英国学者浓厚的方言研究兴趣掩盖不住他们对母语中各种方言逐步萎缩的忧虑.英国方言研究虽多,但结合文学一起研究的较少,仍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辅助方言研究和语音语料库建设不但有助于方言调查研究现代化,而且对口语语料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研制CADI系统和胶东方言语音语料库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过程,并对其功能的实现及应用价值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桐乡方言志》作为一部全面记录整理桐乡方言的著作,是以地方史志的形式客观地对桐乡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展开系统的调查与整理。志书的内容翔实,图文并茂,事实和理论并重。志书中的材料及方法不仅能够供汉语史和现代汉语方言研究参考,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读性,体现了桐乡方言鲜明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在《近百年来湖北省汉语方言研究综述》一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1979年到现在20年中湖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和特点:一,汉语方言研究成果空前丰富;二.运用比较法和两个“三角”的思路与方法使湖北方言研究更加深入,细致;三.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而以微观研究为主,接着分析了我省方言研究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最后简略地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