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家长告诫孩子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要用功学习!”“要用功学习”,这句话对不用功的孩子来说,是特别感到不愉快的命令之一。如果经常这样催促,孩子就会感到厌烦而产生对抗命令的逆反心理,不久,连老老实实地坐到书桌前都办不到了。  相似文献   

2.
方冠晴 《小读者》2012,(11):4-5
家长和孩子容易出现关系紧张的地方,是孩子的学习状况。"我叫女儿用功学习,她却充耳不闻,我越逼,她考得越糟。怎么办呢?""我的孩子什么都好,也很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真令人头痛!"……怎么做,才能培养出一个衷心喜爱学习的孩子?这恐怕是父母们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粗心"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通病."这孩子就是太粗心,难的全部都做对了,错的都是简单的",诸如此类的诉苦,自我从教以来便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粗心"就是孩子不认真学习、马虎.一开始我也有此种想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速度慢,且出错率高,成绩不理想.心理学上称这些孩子为学习适应不良学生.由于这些孩子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一个"慢"字,可称他们为"慢性子".学习适应不良,根本问题不在孩子的智力,而是不良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环境,这易使学习者丧失主动进取的能力,也必然将学习当成了一种负担,形成学习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5.
李建宗 《家长》2008,(10):29-30
作为一名教育咨询师,经常有一些家长向我咨询:"我的孩子很聪明,老师、亲友都经常夸他,可是他的成绩却总不理想,那股子聪明劲儿到了学习上就使不出来了。我们一直都觉得是孩子不够用功的原因,可是即便每天钉  相似文献   

6.
全国政协委员谢德体曾撰文指出:"我想说说高考,特别是农村孩子在高考上得到不公正待遇.同样的分数因为录取比例不一样,农村的很多优秀孩子走不进大学的校门.高考上的城乡差别让我们觉得,这是对农村有志青年的不公,凭什么因为地域的原因就减少他们上大学的比例呢?要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不是个小问题."[1]毋庸讳言,我国高考录取中的地区差异显著,城乡差别悬殊,这已成为制约高考健康和谐、公平有序发展的一大痼疾,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落后省份、落后地区的农村孩子的求学发展愿望和高考竞争心理,是在全国统考统招"公平"旗帜下的"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7.
《家庭与家教》2005,(9):4-9
在很多家长的来信中,都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这个问题使家长很烦恼,备受折磨。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我的孩子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我的孩子不用功,不喜欢学习。抑或是不解的迷惘: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位已有30年教龄的资深的小学教师,请她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刘老师说没有天生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努力学习、渴望成功的心愿。他们不是不想学,  相似文献   

8.
"我的孩子什么兴趣班都不喜欢,怎么办?" "我的孩子什么兴趣班都喜欢,应该都让她学还是我替她选呢?" 这是不同家长反映的两个问题,表面上看,这两种情况完全不同.其实,这是同一个原因所致,那就是孩子没有选择权,无论是上兴趣班,还是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数情况是第一种,家长替孩子选择了画画、舞蹈、书法等兴趣班,孩子当...  相似文献   

9.
那天看到几个男生在厕所里吸烟,可是打火机却怎么也打不着了,这几个孩子很是忙活。在平时我肯定会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教训一番,可是,那天我却有了新念头,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开导开导这几个孩子呢?于是我若无其事的把几个孩子叫到办公室,没有任何的斥责,而是要求他们回答我一个问题——这个打火机已经不能把烟点着,可是还有一点点的火星,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利用这唯一的一点火星,把烟点着?当然答案是开放的,你们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开始孩子们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唯唯诺诺。我说,今天言者无罪,只要你们开口了,不管对错我都不计较,而且保证不追究今天的事。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这个小区,今年有18家的孩子是应届高中毕业生,18家的孩子要参加高考。刚刚进入4月,所有的家庭如临大敌般早早进入"一级战备"。原先,我对妻子就有交待:孩子高考,一定要以平常心相待,并立下"三不原则",即不过问、不加压、不干涉,让孩子充分享受轻松学习、快乐学习、自由学习的乐趣。因为我是过来人,20多年前也经历过高考,深知紧张空气给心灵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进城读书短短的半年时间过去了,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变化相当大,这与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老师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我为我的孩子能进城就读感到无比的高兴。"这是城中路小学五(9)班学生王安迪的家长王强的心里话,也是嘉定区华亭镇405名小学生和他们家长共同的心声。 和上海大多数郊区一样,嘉定区也面临着教育发展城乡之间不均衡的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六月高考的洗礼,我迈进了中国政法大学。虽然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兴奋也没有失望,但是我能感受到很人的目光:她真幸运!可是,从高考走过来的人心里都应该清楚:高考胜负,怎一个"幸运"了得!假如说我是幸运的话,也是因为自己增大了幸运的概率而已。如何增大幸运的概率?我觉得以下几点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础: 首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很多同学常常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帮助孩子确立自信心,这是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的重要方面。首先,养成孩子“我行——你也行”的认知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内在他提出的“相互作用分析心理学”中,把人与人在交往中可能采取的态度分为四种:“我不行——你行”,“我不行——你也不行”,“我行——你不行”以及“我行——你也行”。这四种态度正是人类自信心获得和发展的过程。在婴儿期,由于弱小和不能自助,孩子与高大的成人相比或多或少会产生“我不行——你行”的认知态度。这种态度如果在教育者不断鼓励和指导下,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建立“我行——你也行…  相似文献   

14.
电话那端是一个男孩怯生生的声音:“蒋老师,我是一个还算用功的学生,模拟考试成绩在一个多月以前还都排在班上前十名。但最近几次测验,我的成绩总是一次比一次差。然而考完试后把考卷带到家里,不会做的几乎都可以做出来。我简直不敢相信卷面上是自己的字迹,考场上我的思维怎么会那样不可思议?高考就要来了,我真担心自己在这场重要的考试中再出现这可怕的情景。您说我该怎么办?”虽然远隔千里,但男孩的焦灼之情已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5.
高考在即,不知道这是第几个不眠之夜了,也不知道现在几点了。我不敢起床,怕惊醒妻子更怕影响在隔壁熟睡的儿子。儿子今年高考。我望着天花板,关于孩子的一切在我脑中久久徘徊——他的前途,他的未来,他的考试……天亮了,我揉着酸涩的眼睛,送儿子出门。临走前笑着对他说:"昨晚爸爸梦见你考上西南交大了,600多分呢。"儿子很认真地点点头,对我说:爸爸,你放心。儿子成绩还算好,西南交大是他的目标。天微微亮.看着儿子高大却依然稚嫩的背影,我有些心疼。自从儿子进入高三.就比平时早40分钟到校,他说清晨记忆力最好。和其他千万家长一样.自从孩子进入高三,我所有的生活都围着"高考"转:搜集关于今年高考的所有信息;和老师频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翻遍能找到的所有菜谱,让孩子他妈变着花样改善伙食,甚至在街上听见"高考"两个字都要停下来仔细听听……说话、做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是一个非常爱哭的孩子,妈妈十分苦恼,生怕我的哭会给她带来厄运;不知从何时起,我变得坚强起来,不再动不动哭鼻子,妈妈非常高兴。可是最近我总有想哭的冲动!这几天,学习十分紧张,每天晚上和疲劳作战已是十分平常的事。大家不但和太阳赛跑还和月亮赛跑,我也在努力着。昨天第一节课后,我遇到了一个朋友,她对我说:“你可真用功呀,每天晚上学习到12点钟……”我顿时觉得好尴尬。要知道,尽管大家都在拼命,可谁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究竟有多用功。于是,我笑着对她说:“你听谁说的?”“你妈妈在我们班说的,她可是把你夸得没说的。”说完…  相似文献   

17.
成长的感悟     
早晨上班,桌子上的一封信吸引了我。“老师,我又失败了,又一次让你失望了。”噢!这是班里的小丽,一个平时不很活泼,但很用功的女孩子。“老师,我真不明白,同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同样是一个老师在上课,但为什么别人的学习在逐步进步,而我无论怎样努力,都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成绩呢?我就不服气我的同桌小红,她平时上课的注意力也没有我集中,她的用功程度也没有我大,但  相似文献   

18.
我经常在心中勾画我理想中的学校的模样。这所学校,是每一个孩子幸福人生起航的港湾。她从不让孩子被动学习,也不满足于孩子的主动学习。她的最高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学习,都能体验教育的幸福。在这里,没有一个孩子会感到渺小和自卑,每一个孩子都能得  相似文献   

19.
郑学志 《班主任》2009,(4):40-44
【本期讨论的案例】我曾经接过一个班,那时这个班学生人心涣散,纪律上一盘散沙,学习也不尽如人意。经过一个学期的有效管理与教育,学生的纪律倒是好转很多,集体观念也增强了。可是这一学期过去了,学生整体成绩依然原地踏步,处于年级末尾。他们不用功吗?他们不努力吗?都不是,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很用功,但成绩却老是提不高。家长说,成绩不好,其他方面好有什么用呢?对此,我该怎么办?(广西钦州温爱娟提供)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我自己的学习态度是抛弃那种大量阅读文献、收集知识以哗众取宠式的学习,主张吃透少而精的文献。学习应用化学是如此,我一直视为"化学的基础"的量子力学的学习也是如此。也许只有我自己把这种学习法叫做"非正规学习",在别人眼里,这大概叫"不用功"吧。也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