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白、陈染和卫慧是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代表女作家,她们的作品进入个人的私密空间,描写女性的性体验、同性之恋和自恋等话题,大胆袒露女性个人的心理体验及探索女性的隐秘世界,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张扬及对传统的反叛。卫慧的作品在精神内涵和语言风格方面与林白、陈染的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和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刘芸 《职大学报》2014,(3):43-46
台湾女作家李昂的《有曲线的娃娃》与大陆女作家陈染的《私人生活》,从自闭与自恋、孤独意识与恋母情结、两性书写与身体叙事等三个方面来表现女性的个体成长话题。通过比较分析两部作品在女性成长问题上的一致性,可以从中管窥两岸女作家对女性命运的自觉探索。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人的解放、个性解放思想潮流影响推动下,日本女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用她们手中的笔唱出女性的悲欢喜乐。木通口一叶、与谢野晶子等女作家表现女性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追求恋爱与婚姻的自由;20世纪20年代宫本百合子等女作家大胆表现女性追求性爱、婚姻自由、工作自由、离婚自由等;20世纪的80、90年代,日本女性对婚姻、家庭和生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她们的作品中大量涉及了生育之性与"家族制的崩溃"、"家庭制的解体"等文学主题。她们对生育之"性"充满厌恶,即对"母性"充满反感,对家庭制的解体表现出无奈,同时她们又在构建新的"家庭"。  相似文献   

4.
宋代著名女作家朱淑真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她的作品里女性意识特别突出,注重自我,用敏慧细腻的笔触抒写女性的真情实感,展示女性在情感、事业等方面的自我选择的思想,独辟了女性的文学区域,彰显了女性坚毅的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5.
徐坤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上的知名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本文着力探析徐坤作品中女性叙述视角下反讽调侃的笔力,都市男女物质与欲望的现实图景以及她的作品采用狭小封闭空间结构的意味.  相似文献   

6.
苏青是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沦陷区最畅销的女作家之一,可与张爱玲齐名。苏青对现实有着极其清醒的认识,了解女性生存的艰难,其作品不仅描写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更关注着女性的社会生存方面。苏青对自我,对女性群体,尤其是都市职业女性的困境有着极为深刻的自省意识,苏青一直寻找对自我的身份定位:作为个体的自我意识,作为女性的性别意识和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7.
韩素音是知名的华裔女作家,一生创造过很多作品,其中《瑰宝》当属精品,1952年出版后,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部作品中,韩素音用女性自传体和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记录了一段自己的人生经历。作品中体现的鲜明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对我们研究女性主义叙事策略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和张小娴是不同时期的女作家,他们的作品中都显露出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关注。但不同的个人经历、审美取向以及时代背景造就了他们笔下的女性人物的意识也各不相同。对此,本文通过她们几部代表作品展开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白军芳 《职大学报》2015,(3):13-17,44
中国新时期女作家群的创作都有知识份额加重的趋向。这些小说中的知识,融汇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于一体,杂糅客观知识的权威与小说表达艺术的优美与一体,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尤其,在女作家作品体现出的女性主义知识范式,剖解两性不平等的"奥秘",创造了女性精神发展的高度,为女性追求解放提供"案例"的图解。分析女作家作品的知识范式,是探索女性文化发展新阶段的敏锐视角。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萧丽红的《桂花巷》都是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感,以封建大家族为背景,关注时代沉落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探讨女性的悲剧命运以及建构作家自身的女性主义价值理念,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意从“不同场景中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现实境遇下女性表现的生存抗争”两方面来探究女性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与汉族书写相比,台湾原住民文学的书写尤其是女作家的书写属弱势的一环。上世纪末的台湾文坛,女作家书写中的身体、情欲主题是女性找回自主书写权的表征之一,但这种以女性私领域为出发点的书写并非惟一的女性文学出路。台湾原住民女作家的书写内容几乎整个涵盖在女性生命史的书写之中。对部落传统女性形象进行有意识书写者应属排湾族女作家利格拉乐.阿乌。而对部落文化特质的使命感,无论男女作家的文本中都可窥见。以私领域的书写方式介入族群文化议题,以个别女性活动记忆为出发点的描写,展现了女作家文学不同于男作家的特色。以早期女性主义批评者的观点检视原住民女作家作品,性别位置对于作品的确产生了相当影响。统整原住民文学发展的现状,以女作家作品为焦点,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超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表达了艾米莉的美好愿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社会,说明了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海派地域文化精神,是沉淀在性格深处的集体无意识,深远地影啊着上海作家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女作家们深受传统地域文化的滋养,形成了自身文学创作的第一层底色,同时,也正是本土资源和个人感受的互相糅合,创造出了女性都市写作的新天地.因此,探究海派地域文化对女性作家创作的影响以及她们作品中透露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对于文化与文学的研究都是相当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只注意作者的性别可能是意义不大的,但是,中国女作家,尤其是当代女作家的创作中,描写妇女生活、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占了相对来说较大的比重。这些作品具有相当的文学成就,不仅给文艺百花园带来了争芳斗艳的兴旺,而且,女性作者对自身问题认识的程度,也是表明妇女解放情  相似文献   

15.
李雪华 《职大学报》2006,15(3):41-42
婆媳关系是家庭结构中一组非常重要又微妙的关系,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母题之一。在作品写作中,作家的性别身份制约着它的叙述中心和表述方式。本文通过比较《寒夜》和《玫瑰门》中对婆媳关系处理婆媳形象塑造上的不同,探究性别不同的男作家巴金和女作家铁凝在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性别意识及不同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6.
高静 《职大学报》2009,(3):36-38,63
相对于20世纪而言,21世纪初的女性写作不再是自己心灵呓语和世俗喧嚣的言说,而是有了一种很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支撑,带上了一定的时代感.在文学的书写中,女作家们抖落着满身的小资情调,以女性独立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状态彰显着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残雪作为先锋派的女作家,她在融汇东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的同时,又坚持了"纯文学"的创作理念。女性意识在她的小说里化为深奥、晦涩的小众表达。长篇处女作《五香街》讲述由X女士和Q男士的"奸情"表演所激起的五香街居民尤其是女性关于传统文化中性的禁忌的言说,并引出关于两性关系的热烈探讨。残雪作品从建立自我意识的深层角度,冲破阻碍中国女性性别突围的藩篱,寻求真正的女性解放尝试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因作品中有浓厚的死亡意识以及伍尔夫对人类生存与死亡独具特色的关注和剖析而闻名。本文旨在通过《奥兰多》这部著作来解析伍尔夫独特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19.
《时时刻刻》(The Hours)是享有美国"X一代"作家之称的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1988年发表的第三部实验体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坎宁安对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处女作《达洛维夫人》进行戏仿,以心理意识为纽带,剖析了20世纪三位知识女性所遭遇的畸形心理情结与精神困惑,揭示了后工业时代人类普遍经历的现代性焦虑。  相似文献   

20.
在英国的文学长廊中,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可以说是在众多文学画卷中独树一帜,小说中对于女性意识的描写可谓空前绝后。在当时男权奉行的社会中,《简爱》中所散发出来的女性意识一直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