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为连通器     
何为连通器江西临川市第二中学赵旺贵连通器是一种底部相通的容器,它的特点是: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如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等都是连通器,其中船闸就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解决大问题的实例.根据连通器的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验论述,证明了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八节“连通器”一节中的讲法:“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是不够严密和科学的,并提出了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117页关于连通器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说明:“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上面的实验表明,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我认为这段文字的叙述是不周全而严密的。 首先我们把这段文字分成三层意思:第一层是给连通器下“定义”,强调“底部互相连通”;第二层是实验,用事实来进一步说明问题;第三层是得出结论,也就是说连通器具备的性质,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按照教材这样的编排逻辑,结合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想提出以下几点事实,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连通器实验与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二《物理》课本第五章《连通器》一节,在实验举例方面不具一般化。其中p.116图5—28与p.117图5—29均是很好的连通器实例,只不过特殊。所谓连通器,就是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按其含义,则图1理当是一连通器例子,各容器不象课本上那样全开口。因而,关于书上所说的,“当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时,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一结论,对于图1将无法解释。另外,p.120练习五第(1)题,如果表示含水层的A、B两处地处高山,喷泉口在山脚,虽为连通器,但山顶与山脚大气压不等,加之由于重力作用,泉水不可能如图所示那样喷至与A、B同一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课本对连通器原理是这样讲述的:设想在连通器下部正中有一个小液片。如果液体不流动,两边液柱对液片的压强相等。因而连通器内盛同种液体时,各容器液面相平。然而学生对“液片”总感到难以理解。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演示“液片”模型,使学生理解连通器原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取一U形玻璃管作连通  相似文献   

6.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些同学认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持不变,事实上,η=W有W总=G·hF·nh=G GG动,所以增加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时,将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机械效率随之增大.2.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教材中叙述了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其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该结论成立的条件是:液体不流动.如果液体是流动的,则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也就不相等.3.连通器的原理教材中说在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但前提条件是:只有连通器装的是同一种液体时,液面才能保持相平.4.潜水艇和鱼的…  相似文献   

7.
连通器中液面的高度差与连通器的构造、液体种类(同种或多种)、连通器中液面气体压强以及连通器的运动状态有关,不同的条件可得出不同的结论。1 连通器静止,管口敞开与大气相接。且管内只有一种液体此时,各液面高度差为零(分析略)。2 连通器静止且敞口,管中装有两种不相混的密度不同的液体如图(1),A管中装有密度ρA的液体,B管中装有密度为ρB的另一种液体,且ρA>ρB。由于同一静止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处压强相等,我们可以取两液的界面处水平面为参考面,在A管中取a点,B管中取b点,则有Pa=Pb。由于Pa…  相似文献   

8.
连通器演示实验的探讨郧西县一中王心(442600)初中物理教材在演示连通器特点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本实验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如果连通器中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总保持相平。然而,笔者在执教连通器演示实验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B、C容...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目的 连通器的原理是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利用“假想液片法”,引导学生按以下思路分析:液体静止——液片处于二力平衡——液片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强相等——两管液面高度相等.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比较抽象,  相似文献   

10.
“液片”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模型.一般认为“液片”是一个为研究问题方便人为地选取的一个极薄的液体薄片,是一个理想模型.它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没有体积,但有面积,形状与所盛液体或气体的容器的横截面相同;不计质量;它可以静止,也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可以受平衡力的作用,也可以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液片模型”在研究液体或气体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1.推导: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推导在连通器底部正中取“液片AB”(如图1).…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章第四节中 ,课文的连通器原理演示实验是用两个玻璃管 (两端开口 )和一根橡胶管连接起来组成连通器 .在演示这个实验时 ,图 1事先用夹子夹住橡胶管 .打开夹子管时 ,如果两管中液面不相平 ,液体将发生流动 ,最终达到相平 ,如图 1所示 .然后用液体的压强公式证明了连通器的原理就是要在底部产生相等的压强 .所以两液面必须保持相平 .这种方法学生虽然也能理解 ,但不能直观形象地把这一原理表象出来 .如将这个实验稍加改进 ,那么 ,实验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一、实验所需材料及仪器1 .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在封闭端侧面有两个相对称的管道的玻璃容器两只 .2 .普通气球两只 .3.橡胶管一根 ,夹子一个 .4.微型压强计两套 .二、改进方法用剪刀剪去气球的一部分 ,将开口小的一端套在玻璃管道上 ,将开口大的一端套在微型压强计的金属盒上 ,用同样的方法也套好另一个气球 ,并用橡胶管把两玻璃容器的侧管连接起来组成连通器 ,如图 2所示 .在未倒入液体前 ,用夹子夹住橡胶管 ,然后分别在两玻璃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 .如果两容器的液面不相平 ,则两金属盒上扎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必然不相...  相似文献   

12.
一.“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实验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如图1,圆底烧瓶中充满了易溶于液体b的气体a,根据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和帕斯卡定律可知:滴管挤出液体b之前,烧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向烧瓶内挤出滴管中的液体b后,因液体b吸收了气体a,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内外压强差较大,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液体b从烧杯中倒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13.
能够产生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玻璃管内径越小,演示毛细现象越明显。红水温度计内径很小,是最理想的毛细管。若用毛细管和水槽做演示,浸润液体(水)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比较明显,但不浸润液体(水银)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是看不清的。我们改进的演示器,用连通器代替水槽,毛细管内水银液面比粗玻璃管内水银液面低的现象能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4.
用信手捏来的注射器制作的由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组成的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增添了粗细与形状不同连通器,采用多管多形式连通和半封闭复杂结构,实验交替巧用液体内部压强、气体压强,还应用了倒虹吸原理,具有多项创新点。是依据通用技术理念和方法设计制作的"利废—环保—节约型"教具。  相似文献   

15.
汪玉平 《物理教师》2002,23(3):25-26
在物理学中 ,建立理想模型来研究纷繁芜杂的物理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 ,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 .其中 ,对于研究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及连通器原理 ,沪科版初二物理教材中第 1 1章第 3、4两节中就是采用建立直液柱模型及液片模型来加以探索的 .本文拟就直液柱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作一思考 ,谈点粗浅看法 .1 直液柱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液体压强公式是表述压强p与 ρ液 、h的定量关系图 1的一个式子 .它的产生缘于液体各相邻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图 1所示 :A点是图中阴影部分液体表面上的一点 .现要确定A点压强 ,则通过A点任取一面元d…  相似文献   

16.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 有关. 5.了解连通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孽嚷嘛酗趣斜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娜黔卿镰糊撕铡彝叫 1越 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刁.通过实脸,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 有关. 5.了解连通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瞥{蘸熬黝姗姗 1.实验表叽,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_ 和一‘丁有关.在物理学中, 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物体,受到的叫 做压强,通常用字母…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用的水壶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一、壶嘴、壶身一样高壶嘴、壶身构成了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同种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可知,当壶身装满水时,如果壶嘴过长,那么倒水时,水容易从壶身口流出;壶嘴太短,壶身装不满水。在茶馆中水壶嘴很长,倒茶时需将壶身适当倾斜,可以给较远的杯子里倒茶。二、壶把用塑料或其他不导热的材料做成塑料或其他不导热的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当用手提水壶时不致于烫手。三、壶盖上方有小孔壶盖上方的小孔是为了在倒水时,使壶内外的压强一样,便于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如果没有小孔,当盖严实后,里…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解决液体密度问题时,往往只从密度公式入手,只关心题目是否给出了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如遇到需要解决的题目中无以上两项数据或不能直接用到以上两条件时,往往感到无法解答。为帮助同学们拓宽思路,特将解决液体密度问题的方法归纳如下,以供参考。一、比例法求液体密度例1给你一支U形管,你怎样利用它们来测定不溶于水的未知液体的密度?分析:不溶于水的液体的密度有两种可能:ρ液>ρ水,ρ液<ρ水。分析:若ρ液<ρ水,先往U形管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待水面静止,量出水面的高度,再沿管壁徐徐倒入待测密度液体,根据连通器原理,此时两管液体液…  相似文献   

19.
奇妙的酒杯     
中央电视台,在《正大综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专辑中,展示了一个荷叶形的酒杯,与普通酒杯的最大不同是在杯底有一小孔,林中有一站立的老翁.倒酒入杯,当液面低于老翁肩膀时,并无异样,一旦液面超过肩膀,酒将从杯底小孔流出,并全部流干.他告诫倒酒的人不要偏心,不能在有的杯中倒得太多,要公正对待每一位客人,所以称之为平心杯,杯中的老翁叫公道翁.平心杯何以如此?是因为它巧妙应用了虹吸现象和连通器的原理.所谓虹吸现象,是指液体能够从液面高的容器里,通过管子向上跨过容器壁流到液面较低的容器里去.液体…  相似文献   

20.
·知识体系及复习要求·压强压力的概念 (知道 )压强的概念 (理解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理解 )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 (理解 )连通器的原理 (知道 )大气压强的现象 (知道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 (知道 )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知道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知道 )·重点难点剖析与复习指导·本单元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难点是液体的压强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以下知识 :一、压力1 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物体由于受重力作用 ,并对支持它的物体表面产生压力 ,但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 ,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的方向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