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杜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口语词,其中有些具有首创或独创性的,杜诗中口语词的运用,在艺术上所带来的主要效果是“真”和“新”。“真”指事真和情真。事真指杜甫直接采用当时之语叙写当时之事的特点。情真主要指杜诗借口语词写出社会底层民众对窘迫生活的无奈之情,借口语词写出朋友问质朴的感情,借口语词表现生活中由某些事物所带来的轻松之情。“新”指杜甫赋予了口语词以新奇的魅力,从而达到了一种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契约文书是最具地方性特征的文献之一,因此在古代文献词语的考释,特别是方言词的考订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洛阳明清契约文书中含有不少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较真实地反映了同时代的口语,对它们进行考察,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通过对洛阳契约文书中“茔”、“取水渠”、“壹垧埤”、“地垅”、“界畔”、“滴水檐”、“畛”、“圪埌地”、“厕坑”、“过割”、“打兑”等10余则方言俗语词的考释,可补充《汉语方言大词典》漏收的词语、义项和语例,为研究洛阳方言、探讨近代汉语词义的演变提供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3.
“truth”(英)或“wahrbeit”(德)在汉语中可以译为“真”、“真的”、“真理”、“真实性’、“真理性”等,那么.这些语词的意义是否一致?我们认为,在汉语中这些语词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不加区别地使用,势必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与争议。捧除混乱与争议的办法是.先弄清这些语词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然后约定使用这些语句的规则或限定其使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广韵》这部书 ,历来只被作为韵书而受到重视 ,但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唐宋时代的语词训诂资料 ,对研究中古词汇的价值也很大。笔者就《广韵》所反映的语词训诂 ,补《汉语大词典》“义项缺漏”、“例证见晚”两个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同学在初学英语时,习惯于将英语和母语对照起来学习,每当遇到不会译的英语或汉语词,总是尝试着在汉英词典或英汉词典中查出汉语词的确切英语意义或英语词的准确汉语对应词。然而不同语言对应词的意义完全相同吗?请看下面六组“貌合神离”的英汉词语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语词缩略是口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简化语言形式,强化交际中的信息密度,以提高交际效率,适应逾来逾快的社会生活节奏。本文在吸收有关汉语语词缩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例证以及与英语等语言的对比,详细分析了现代汉语口语中语词缩略的特点,从而揭示了现代汉语口语语词缩略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西文社科图书索引的比较研究李爱秋索引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indicare”,为“指出”残‘指点”之意,我国又称它为“引得”“通检”等。它是将文献中某些重要的、有检索意义的信息,如书名(或篇名)、著者以及所讨论或涉及的主题、人名、地名、语词、引用文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逻辑的角度对汉语语词进行了新的分类,提出了关于词项的新的观点,得出了“语词的意义就是词项”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9.
鄢文龙 《语文知识》2001,(10):29-32
古书中有一些词是由古代的传说或历史故事概括而成的,还有一些词是从古书文句中截取或抽摘出来的,我们把概括古籍中的故事或割裂古籍中的语句而形成的这两类词称为典故性语词。典故性语词和成语有类似之处,它们的实际意义往往大大地超出字面意义,因而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知。韩寒就因不懂典故性语词,简单地使用”染指”的字面意思望文生义,闹出笑话:“大人如此,小孩更是变本加厉,远远看见书店里五颜六色而引发感官上的好奇,挪着小步一路扭过来,但脚  相似文献   

10.
白冰《(广韵)语词训诂所反映的宋代新语词》(见《五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文中所论及的很多词语始见年代早于宋代,不可视为宋代新语词;有些组合缺乏必要的分析,而被误认为是词。  相似文献   

11.
屯堡“言旨话”是中国最早的歇后语——藏词式歇后语在当下的历史遗存。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从文化遗产的视点来考察,认为对于藏词式歇后语这一濒危语言现象,应及时进行抢救和发掘,让中华民族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并通过它去认识当年先辈的生活智慧、生活心态,从而形成一个民族具有连续性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2.
攒言子是云南曲硐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攒言子不同于隐语、歇后语。在曲硐,攒言子主要为回族使用,绝大多数曲硐人认为攒言子是回族创造的言语形式。攒言子实际上源自于古汉语中的“藏词”,是回族先民在语言汉化过程中学到的。  相似文献   

13.
词具有理据性,也就是说,从词是事物的名称和标志来看,用什么词去称呼什么事物,总是有一定道理的。维吾尔语词也具有理据性。通过对维吾尔语词的构造、词义的变化和民族文化三个方面分析,证实维吾尔语词具有理据性;词的理据也能说明词的形式何以如此、语音和形式是如何对应、词义从何而来以及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学创作中言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话语本身又包含着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透视性的话语还是遮蔽性的话语,都可以给读者留下多维度的解读空间,张爱玲的《封锁》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本文从小说人物的言语出发,探讨《封锁》中独特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5.
字谜文化是以字谜为载体、以猜谜、赏谜和创作字谜等为活动内容的文化现象。字谜文化雅俗共赏,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并存,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现象。传承字谜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汉字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字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认为,引导大学生传承字谜文化要有相应的措施:专家讲授、活动引导、社团推动和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16.
联绵词造词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本位出发,重新对联绵词进行探源,就会发现联绵词也有其造词理据,特别是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汉字未造之先,当有大量的复音词,包括联绵词.造字之后,可能有些联绵词会隐藏在一个字形里,和单音节词一起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到了派生造词阶段,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也会派生造出若干个联绵词;或者由原生造词阶段的单音节词通过重复的形式派生出叠音词,再由叠音词派生出联绵词.合成造词阶段虽说主要是合成词造词的方法,但也有不少联绵词的源词是由合成词在历史的演进中蜕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言语感知遵循音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除了语音特征、音位和单词三个感知单元外,句子单元也参与了言语感知的过程。在这一感知过程中,句子语境分别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对词汇的识别发生影响。在句法方面,句子层依据句法规则对词汇层产生自上而下的反馈作用,通过词类限制和曲折形态特征核查等方式实现对词汇层上备选单词的筛选;在语义方面,句子层根据语义限制条件对备选单词产生激活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词语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获得较稳定地位的一些词语。作为新词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颜色词,由于在言语交际和文学写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说明这些颜色词:第一,新词语中颜色词的意义来源,它们与其他新词语的意义来源基本一致,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二,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分别是:音节结构、构词方式和词性。第三,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在不同的词语中,同一颜色语素所显示的义项有同有异。第四,颜色词的象征、联想义。  相似文献   

19.
苗语的前缀音节词在语言词汇构成中不仅具有特指的作用,而且还有着改变词性的语法功能。笔者以黔东方言苗语前缀音节词Ghab为例,就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所指与能指的构词特点以及将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数词等加上前缀音节词Ghab后变为名词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关《论语》的章句注疏累代不绝,对其中“焉”字的用法也是各述己见。通过对前人一系列有关著述的对照比较,可以看出“焉”字的根本词性还是较为固定的,即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