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卷满分100分,前10题每题6分,后5题每题8分) 1.有理化分母并化简: 2.一个班级数学测验的平均分为80分,其中两个新转进来的学生成绩分别是70分和60分,若扣除这两个新来的学生,这个班的平均分可达到81分,则这个班(包括两名新来学生)有____人。  相似文献   

2.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x的方程(a~2-1)x~2 (a 1)x-4=0,当a=___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2.方程x~2=2x的解是___。 3.一元二次方程3x~2 x-1=0,△=___。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1 2~(1/2)和1-2~(1/2)。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___。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20分) 1.九亿八千零三万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是( )万。 2.4.8小时=( ),小时( )分。 3.2里面含有( )个(1/5),含有( )个0.2,含有( )个20%。 4.分数单位是(1/10)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5.一个班有学生50人,某天请假2人,这天这个班的出勤率是( )。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第1~5题各6分,第6~10题各8分,共70分)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3a-1)x a 8=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x2,且x1<1,x2>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方程5-1x 4-2x 3-3x=-3的解是.3.一个二位数的两个数字之积是这个二位数两个数字之和的2倍;又这个二位数加上9后,得到的和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末,我曾在一所小学教高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带的四(4)班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平均分高出(2)(3)两班10多分,与数学教研组长带的(1)班成绩相当.成绩出来后,(2)(3)两班的数学老师十分激动,要求校长把四年级4个班打乱,重新编班.重新编班的理由是:(2)(3)两班生源质量差、学生"笨",老师累死也枉然.其实重新编班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入学时4个班就是按成绩搭配编好的,不存在谁好谁坏.他们言之凿凿,主要是因为我是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成绩不应该比他们好.我知道他们的心思,但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我欣然同意重新编班,并要求分出一个"差生"班,由我来带.校长当即同意编一个"差班",把全年级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挑出来组成新(4)班,其他3个班一并打乱按成绩搭配编好.  相似文献   

6.
第一试(总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已知a-1/a=1/b-b=3,且a b≠0。则,a/b~3-b/a~3的值是( )。 (A)21(5~(1/2)) (B)21(12~(1/2)) (C)33(5~(1/2)) (D)33(13~(1/2)) 2.如果二次函数y=x~2 (k 2)x k 5与x轴的两个不同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正的,那么,k值应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会遇到一类自定义的新数,具有某种特征和规律,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定义来解题.这类题具有新意,更能体现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现举例说明如下:例1 若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则称这个正整数为智慧数(如(3=2~2-1~2,16=5~2-3~2).已知智慧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构成如下数列:3,5,7,8,9,11,12,13,15,17,19,20,21,23,24,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会遇到一类自定义的"新数",具有某种特征和规律,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定义来解题.这类题具有新意,更能体现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现举例说明如下:例1 若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的平方差,则称这个正整数为"智慧数"(如(3=2~2-1~2,16=5~2-3~2).已知智慧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构成如下数列:3,5,7,8,9,11,12,13,15,17,19,20,21,23,24,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满分48分,每小题6分) 1.若3~(1/2)=a,(30)~(1/2)=b,那么,(2.7)~(1/2)等于( ). (A)(b-a)/10 (B)(b-a)/[(10)~(1/2)] (C)(3/10)a (D)(3/10)b 2.1/[2~(1/2)-3~(1/2)]与2~(1/2) 3~(1/2)的关系是(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相等 (D)两数之和为无理数  相似文献   

10.
在各地方编写的练习册及各种参考资料中,常常出现有关根式大小的比较的习题,而课本中又没有相应的例题供参考,因此这类习题使不少学生感到头痛,现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寻找中间置法:对两个根式,如果找到一个数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么大小关系立明,例如比较1 2~(1/2)和3~(1/2)的大小, ∵ 1 2~(1/2)>2,3~(1/2)<2,∴ 1 2~(1/2)>3~(1/2)。二比较被开方数法:如两个根式的根号外有因式,可先移入根号内再比较,例如,比较211~(1/2)和3(5~(1/2))的大小。∵ 2(11~(1/2))=44~(1/2),3(5~(1/2))=45~(1/2) ∴ 2(11~(1/2))<3(5~(1/2))。三分母有理化法:如两个根式的分母中有根式,可先分母有理化后,再比较,例如,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81)~(1/2)的平方根是( )。 A.±9 B.9 C.±3 D.3 2.在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17)~(1/2)是(17)~(1/2)的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若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则化简|3x+(x2)~(1/2)|的结果是( )。  相似文献   

12.
大象老师出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解答。题目:二年一班有32个学生,二班有3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来7个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班的人数相等?二组组长小鹿发言:“我组同学的意见是先算出学生总数,再算出每班平均人数,原来各班人数与平均数的差就是要求的数,列式如下:32+35+7=74(人),74÷2=37(人),37-32=5(人),37-35=2(人)。所以一班分5人,二班分2人。”一组组长小羊发言:“①两班相差人数是35-32=3(人)②分给二班人数是(7-3)÷2=2(人)③分给一班人数是3+2=5(人)”三组组长小熊发言:“①二班比一班多几人?35-32=3(人)②一共会多多少人?7+3=10(…  相似文献   

13.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0分,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 1.125~(-2/3)的结果是(). (A)25 (B)-25 (C)1/25 (D)-1/25 2.a~2÷(a~(-1/2))~2的运算结果是()。 (A)a (B)a~3 (C)1 (D)a~4 3.如果x_1 x_2是方程x~2 2x-1=0的两根,那么x_1~2x_2 x_1x_2~2 1的值是(). (A)-1 (B)0 (C)3 (D)1 4.样本-2,-1,0,1,2的标准差是(). (A)2 (B)2~(1/2) (C)0 (D)1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3~(1/2)-2~(1/2)的倒数是()。 (A)3~(1/2) 2~(1/2) (B)2~(1/2)-3~(1/2) (C)1/(3~(1/2) 2~(1/2)) (D)(3~(1/2)-2~(1/2))/5 2.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个数有()。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计算:|-7|-5=___。2.实数6~(1/2)与-9,其中较大的一个数是____。3.已知∠a的余角是50°,测∠a的补角的度数为___。4.计算:(-23~(1/2))~2-(27)~(1/3)=____。5.分解因式:x~2-y~2 ax ay=_____。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它的边数是___。7.函数y=(x-2)~(1/2) 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a~2-4__, 2.m为实数(m~2 4m—5)~0=1成立的条件是____。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00185是___,数12570000的近似数为____(保留二个有效数字)。 4.如果1/2(x 1)~(20) 3(y-2)~(1/2)=0,那么(x—1)~2 (y 2)~2=_____. 5.解方程(x-1)~(1/2) (1-x)~(1/2)=0得x=___。 6.若4~x=1/8,则x~2=____。 7.已知a、b是实数且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则((a b)~(2n))~(1/2n) ((ab)~(2n))~(1/2n)=_____。 (n为自然数)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64~(1/2)的平方根是____。 2.分解因式x~2-y~2 2y-1=____。 3.a是实数,a 2|a|=____。 4.已知a、b是方程2x~2-3x 1=0的两根。则(b/a)~(1/2) (a/b)~(1/2)=____。 5.数据9.2,9.4,9.9,9.2,9.8,9.5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之和是____。 6.已知a,b是不等式组 3(x 1)>4x 2, x/2≥(x-1)/3的整数解,且a-b-3。则a b=____。 7.已知a~2 b~2=1,a b=1/5。那么a:b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研》2007,(8):47-48,F0003,F00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 U={1,3,5,6,8},A={1,6},B={5,6,8},则(C_UA)∩B= ( )A.{6} B.{5,8} C.{6,8} D.{3,5,6,8}2.已知 cos(π/2 φ)=(3~(1/2))/2,且|φ|<π/2,则tanφ= ( )A.-(3~(1/2))/2 B.(3~(1/2))/2 C.-3~(1/2) D.3~(1/2)  相似文献   

19.
(第Ⅰ卷) 第一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计30分) 1.在实数π,-(2/5),0,3~(1/2),-3.14,4~(1/2)中,无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2的解集,正确的是………………………………( ) 3.计算sin30° ctg45°的结果等于 …( )  相似文献   

20.
2001年TI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玉 《中等数学》2001,(4):23-24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化简(2~(n 4)-2(2~n))/(2(2~(n 3))),得( )。 (A)(2~(n 1))-(1/8) (B)-2~(n 1) (C)7/8 (D)7/4 2.如果a、b、c是三个任意整数,那么,(a b)/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