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浮力和压强     
浮力和液体压强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液体压强差就必定有浮力产生,当然有浮力就必定会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例1(2011年南充市中考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露出液面高度为4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1)木块的边长:a=1.0×10-3m33姨=0.1m,木块浸入水的深度:h1=a-h=0.1m-5×10-2m=5×10-2m,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kg/m3×10N/kg×1.0×10-2×5×10-2m3=5N.  相似文献   

2.
浮力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学解决这方面问题时,往往理解不够容易出错。为大家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文对一些典型浮力题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指出错误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走出误区。例1将一个体积为2am3重量为9.8N的物块,放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错解F浮=ρ水gV排=1.0×103×9.8×2×10-3N=19.6N。正解ρ物=G/gV=9.8/9.8×2×10-3kg/m3=0.5×103kg/m3。因为ρ物<ρ水,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因此F浮=G物=9.8N。错误原因当题目中物体的浮沉情况不知道时,机械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文献   

3.
浮力问题是初中物理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有些浮力问题,由于对过程的分析不清楚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下面通过两个实例的解答来讨论这一方面的问题。例1:一个玻璃槽中装有两种液体,上层为煤油(ρ油=0.8×103kg/m3),下层为水。现在弹簧秤下面用细线系一个密度为0.95×103kg/m3的物体,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示数为2.94N,由此可知此物体的体积为dm3。然后将弹簧秤逐渐下移,当物块进入水中的体积达到dm3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零。解:如图(1),物体全部浸在油中,则F浮=G-G'∵F浮=ρ油gV排,G=ρ物V物gG'=2.94N∴ρ油V排g=ρ物…  相似文献   

4.
例题1(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如图1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深井中的物体, 已知物体重1.2×103 N,密度为1.6×103 kg/m3。测得物体在出水面前、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1:2。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 (取g=10N/kg),问: (1)物体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物体出水后上升的速度是1 m/s,牵引车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相似文献   

5.
吕秋波 《物理教师》2006,27(12):24-24,26
题目: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cm、10cm、5cm,其密度为1.5×103kg/m3,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Pa,最小压强为Pa.(g=10N/kg)传统解法:砖块的体积V=abc=20cm×10cm×5cm=1000cm3=10-3m.砖块的质量m=ρV=1.5×103kg/m3×10-3m3=1.5kg.砖块的重量G=mg=1.5kg×10N/kg=15N.砖块对地的压力F=G=15N.砖块的面积S最大=20cm×10cm=200cm2=2×10-2m2,S最小=10cm×5cm=50cm2=5×10-3m2.砖块对地的压强p最大=S最F小=5×1150-N3m2=3000Pa,p最小=S最F大=2×1150-N2m2=750Pa.评价:上述解法思路清晰,计算无误,是一种正确的解法,但…  相似文献   

6.
2004年重庆市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复赛试题第五大题: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木块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用一根轻质弹簧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1作用在B上,A、B静止时A对地面没有压力(如图a所示),现改用与F1同样大小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2作用在B上使A、B静止(如图b所示)。求b图中A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取g=10N/kg)参考答案:解设a图中弹簧产生的弹力为T1,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对于A:T1=mAg=2kg×10N/kg=20N对于B:F1=mBg+T1=1kg×10N/kg+20N=30N设b图中弹簧产生的弹力为T2,A对地面的压力为F,…  相似文献   

7.
在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相应的解题时,由于部分同学没有认真理解物理公式适用的条件、公式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以及应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常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现把同学们的错误,以剖析错解的方式指出,以作“前车之鉴”。一、死记硬背,乱套用公式的常见错误1.不理解物理公式适用的条件例1:圆柱形的桥墩,浸在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m3,如图所示,则桥墩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错解: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0m3=5×105N剖析:阿基米德定律的表达式F浮=ρ液gV排是在物体受到浮力情况下才适用的。本题中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由…  相似文献   

8.
“199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填空题的第2题,题目是“某工厂生产的酒精要含水量不超过10%.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密度在 ——kg/m~3至——kg/m~3范围内为合格产品”其答案是“密度在 0.8 X 10~3kg/m~2至 0.82 X10~3kg/m~3范围内为合格产品.”有些竞赛指导书(注①)对以上题目的解答是(以下简称“解法一”):“解:产品的含水量最小为0时,产品的密度即为酒精的密度 0.8X10~3kg/m~3.产品的含水量最多为 10%时,为研究问题,我们取产品的体积为1m~3.由此可得水的质量为m_水=ρ_水V_水=1.0 X10~3kg/m~3X0.1m~3= 0.1X10~3kg,酒精的质量为 m_酒精=ρ_酒精×V_酒精=0.8 X 10~3kg/m~2X 0.9m~3=0.72 x10~3kg,水和酒精的总质量为0.82X10~3kg,这时产品的密度为 ρ=m/v=0.82X10~3kg/m~2.所以密度在 0.8 X10~3kg/m~3至0.82X10~3kg/m~2范围内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9.
[问题]1牛顿的水能否浮起大于1牛顿重的物体?很多同学都会持否定的态度.理由是:浮力等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既然是1牛顿的水,充其量也只能浮1牛顿的物体,岂能浮起大于1牛顿的物体?同学们的错误认识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要讲清这个问题,不妨先看下面一个例题.例题: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园柱形容器,内装10cm深的水,将一个底面积为180cm2的烧杯放入水中.在烧杯中放一个物体A,烧杯漂浮在水中,烧杯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0cm,(水未溢出)求:(g=10N/kg)(1)容器中水的重力.(2)烧杯和物体A的总重力.解:(1)水的体积:V=sh=200×10-4m2×10…  相似文献   

10.
某市1997年物理中考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弹簧秤下挂一长l=20cm的长方体物体,弹簧秤的示数为F_1=27N,在物体下方放一装有水的容器,容器的横截面积S_2(壁厚不计)是物体横截面积S_1的3倍.当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_2=23N.求:(1)该物体的密度;(2)物体未放入水中与物体有2/5的体积浸入水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差.(g取10N/kg)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浮力巧算密度,主要是以下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2、利用力的平衡: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3、利用称重法(或称实验法):F浮=G-F拉4、利用密度公式:ρ=mv例1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4,求木块的密度。已知:V露=41V,ρ水=103kg/m3求:ρ木.解: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木即ρ水gV排=m木g=ρ木gV又因为V露=41V所以V排=V-41V=43V所以ρ水g34V=ρ木gVρ木=34ρ水=34×103kg/m3答:木块的密度为0.75×103kg/m3。例2木桶中装满水,轻轻往水面放一根2kg的圆木,从木…  相似文献   

12.
物体浸入液体并漂浮(或悬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浮=G.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个关系式,可以方便而又快捷地解答许多有关漂浮(或悬浮)的问题.具体方法是:先根据漂浮(或悬浮)情况列出等式F浮=G,再根据题意将F浮和G具体化,代入已知数据,即可求出结果.下面举例说明.例1一木块,放入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时,有25的体积露出液面.求:(1)木块的密度;(2)未知液体的密度.(g取10N/kg)解析:(1)木块放入水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可得F浮=G,即ρ水gV排=ρ木gV木.所以ρ水g·34V木=ρ木gV木,故ρ木=43ρ水=0.75×103…  相似文献   

13.
1.提出问题题一只U形管压强计中盛有水,将压强计放入某种液体中10cm深处时,压强计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为8cm,求该液体的密度,解根据P1=P2,有ρ液gh液=ρ水gh水,即ρ液=(h水/h液)ρ水=0.08m/0.1m×1.0×103kg/m3=0.8×103kg/m3.我对本题的解法产生疑问,为什么有p1=P2?课堂上我们用压强计来研究液体的压强时,发现橡皮膜在液体中越深,U形管中液面高度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假如有一种铜和石蜡的混合物体,体积不规则,需要我们测定这个物体中所含铜和石蜡的质量各是多少。已知条件:铜的密度为ρ_1=8.90×10~3kg/m~3,石蜡的密度为ρ_2=0.72×10~3kg/m~3,水的密度为ρ_0=1.00×10~3kg/m~3。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测量:首先用物理天平称出试样的质  相似文献   

15.
题目将一个实心物体先后投入到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后,所受的浮力分别为6N和5N.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p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分析根据p=m/V,要求物体的密度,应先求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如果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根据二力平衡:F浮=G,从浮力的大小可知道重力,根据m=G/g,便可求出物体的质量m;如果物体在液体中被浸没,V排=V物,物体的体积可转化为求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液 gV排,V排=F浮/P液g,若知道浮力的大小便可求出物体体积V.故关键是判别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状态.我们可以用假设筛选法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围绕地球周围的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都会产生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强有多少大呢?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方法(图1)测得大气压强相当于760mm水银(汞)柱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强:图1托里拆利实验P=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Pa.大气压强:1.01×1  相似文献   

17.
一、公式概念,理解不透彻,频频导致错误,常见情况如下: 1.对压强公式P=F/S中压力和受力面积理解不透彻,容易误判.解题中一要明确压力概念,二要明确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受力的共同接触面积,举例剖析,以供学习参考.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滑雪运动员小亮,其脚下每块滑雪板面积为2×103cm2、重为10 N.求运动员站立时,水平雪面受到的压强.(g取10N/kg)  相似文献   

18.
一、巧选研究对象例1木块A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它上面放一石块B,此时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石块B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A和B排开水的体积为V2,已知V1-V2=2分米3,木块A的体积为4分米3,石块B的密度为3×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则容器底对石块B的支持力为().A.10牛B.20牛C.30牛D.40N解析:把A和B视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当石块B在木块A上时,对AB整体有ρ水gV1=GA+GB①当石块B放入水中静止时,对AB整体有ρ水gV2=GA+GB-F支②两式相减后得容器底对石块B的支持力为F支=ρ水g(V1-V2)=20N.故应选B.二、等效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解浮力题时,由于对一些概念产生混淆,会导致解题出现错误。下面根据易混概念的特点进行分类,以引起注意。一、混淆V排与V物例1把体积为10cm3的实心铁块放入足量的水银中,铁块静止时受到水银的浮力有多大?(g取10N/kg)错解F浮=ρ液gV排=13.6×103kg/m3×10N/kg×10×10-6m3=1.36N。分析混淆铁块的体积与铁块排开水银的体积而造成错解。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若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因此,要准确判断铁块放入水银后的状态。由于实心铁块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因此铁块在水银…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几个题目: 1.将三块砖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A)平放最大(B)侧放最大(C)立放最大(D)一样大·42·2.三个高度相同,分别用铅、铜和铝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是(p铅=11.3×10(3)kg/m3,p铜=8.9×10(3)kg/m3,P铝=2.7×10(3)kg/m3) (A)铅圆柱体最大(B)铜圆柱体最大(C)铝圆柱体最大(D)一样大3.长方体花岗岩(P=2.5×10(3)kg/m3)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