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IPv4地址资源的耗尽决定了IPv6网络时代的到来,本文主要分析了IPv4面临的问题、IPv6的技术特性及发展现状等,并初步探讨了基于IPv6技术的新一代互联网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IPv4到IPv6:互联网时代的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4地址资源的耗尽决定了IPv6网络时代的到来,本文主要分析了IPv4面临的问题、IPv6的技术特性及发展现状等,并初步探讨了基于IPv6技术的新一代互联网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IPv6协议作为互联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保留了Ipv4的很多特性,提供无连接服务,使用数据报交换信息,IPv6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过渡。本文介绍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的基本过渡技术工作原理,重点描述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和基于SOCKS的IPv4/IPv6过渡技术等,同时设计实现基于IPv6技术的域名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解决当前基于IPv4的互联网的许多问题成为可能,给远程教育提供了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本文就构建IPv6支持下的远程教育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校园网的发展及需求出发,介绍了当前学校基于IPv4无线校园网接入技术,依据IPv6的发展分析了IPv4环境下无线网实现双栈认证接入存在的问题,并主要从Web Portal及802.1X两方面就如何更好实现无线校园网IPv4、IPv6双栈接入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全球互联网IPv4地址于2011年2月配完毕。基于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建设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业界广泛共识。IPv6融合并涵盖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成为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支撑协议。我国已将互联网变革这一机遇作为国家信息领域建设的一项发展战略,积极采用IPv6建设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随着IPv6网络的大规模建设,过渡技术成为制约IPv6网络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IPv4/IPv6过渡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乃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虽然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几种过渡策略;着重探讨了基于NAT-PT技术的IPv4/IPv6过渡方案及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发展,IPv4协议在应用中显露了许多问题.本文对IPv6协议的特性作了介绍,简要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IPv6的实施与应用以及IPv4向IPv6过渡时期的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一个基于Linux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的防火墙系统。文中通过对过渡策略、IPv4/IPv6的数据报头格式、双协议栈的安全性和防火墙体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Linux的IPv4/IPv6双协议栈防火墙体系结构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IPv4/IPv6三种过渡技术: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翻译技术(NAT-PT),给出高校网络的IPv6升级方案,重点讲述了基于Cisco 7603的IPv6路由技术和IPv6的安装、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IPv6在国内、国外的发展现状、技术演进等方面阐述了IPv6技术,并从IPv6的产生和技术特征方面着重分析了IPv6技术的演进过程,详尽介绍了IPv6与IPv4的区别,以当今网络的发展趋势充分论述了IPv6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代替IPv4,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12.
IPv4的地址空间面临即将耗尽的危险,IPv6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地址不足的问题,同时IPv6与IPv4相比在服务质量、可移动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IPv4向IPv6网络过渡是大势所趋.二者过渡的三种基本技术有其各自不同的原理及特点,依此针对高校校园网实施二者过渡问题提出指导原则和组网策略.  相似文献   

13.
IPv6 技术及其安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协议是新一代互联网协议,有效地解决了当今IPv4协议面临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网络安全方面IPv6提供了更完善的安全机制。本文讨论了IPv6的基本技术原理和核心技术,并着重对IPv6安全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IPv6安全机制仍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IPv6产生的原因,对IPv4与IPv6的地址域、包头结构、地址方案、地址分配方式、地址解析协议与邻居发现协议等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发展IPv6的主要优势所在,认为IPv6的提出和预备实施为我国学者跟踪、学习互联网核心技术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用多年的TCP/IP协议族中的IP协议日渐显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IPv4的地址资源即将被耗尽。本文介绍了IPv6的优点,及从IPv4过渡到IPv6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4):112-1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IPv6逐步的应用,全球互联网络出现了IPv4和IPv6两种不兼容网络共存的局面。但IPv6最终要完全取代IPv4,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共存的过程中,使用NAT-PT转换网关技术可较好地解决IPv4节点和IPv6节点相互通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转换网关的工作机制,并探讨了机制中各个模块的实现方式,讨论了转换网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移动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及当前使用的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的不足,结合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自身在移动性、安全性和QoS控制等方面的特征,讨论了移动IPv6的应用前景。并且通过一个具体的方案实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和基于移动IPv6的主机漫游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IPv4网络和IPv6网络相互通信的问题,介绍了NAT-PT机制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Libnet和Libipq实现NAT-PT机制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运用这种方法,IPv4主机和IPv6主机可以自由地相互通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有的IPv4/IPv6过渡技术的分析,采用6PE技术实现了IPv4/IPv6组播过渡。对于用户端设备只要支持IPv6,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对于运营商来说只要升级PE路由器,不需要改动原有的IPv4 MPLS网络核心设备,因此是一种简单高效的IPv4/IPv6组播过渡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