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东华大学1975-2009年期间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收录学术论文被引用文献为样本,采用计量学分析方法从国际化影响的年代分布、国家或地区分布、涉及影响机构以及受影响的学科几方面,揭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计划单列市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瑶  解烈军  董其军 《现代情报》2011,31(11):102-108
以2001-2010年收录在CNKI核心期刊的21 256篇计划单列市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文献增长规律、作者分布规律和期刊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阐明了5个计划单列市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参数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迟春洁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183-184,182
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评估实践为基础,分析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评价的标准和跟踪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迟春洁 《科学文化评论》2007,(5):183-184,182
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评估实践为基础,分析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评价的标准和跟踪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尽可能快地融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教育部设立了“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 (简称文科专款)。由于资金有限,目前全国只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国外代表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期刊政策进行调查分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论文出版乃至科学数据的共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方法】以数据生命周期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生命周期差异,构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结果】从数据计划、数据创建、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发布、数据共享6个阶段,展开探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数据期刊的具体政策内容。【结论】建议制定基于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期刊政策,并健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数据期刊政策中的数据质量和评议标准,加强数据期刊与数据存储库的建设与合作,同时鼓励该学科类数据期刊采用国际引用与共享规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5年来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项目的时间分布情况、承担单位分布、承担单位类型分布和词频统计等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图书情报学近5年来的发展趋势、核心研究单位以及研究热点,并探讨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未来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刘丰  陈理娟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3):299-301,3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其中高校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存在的诸多"误区"也不容忽视,结合高校现状,通过统筹学科建设规划,扩大学科交叉深度和广度,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和谐机制等举措,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刊的现状及问题,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刊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遴选出我国在2017—2021年新创办或者更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111种。通过期刊网站、中国知网、期刊微信公众号等采集新刊基本信息、发文量、新媒体使用和开放获取情况等数据,对新刊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刊发展建议。【结果】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企业是创办新刊的主力军。新刊以季刊为主,也普遍重视新媒体传播,很多新刊来源于创办多年的集刊。人文社会科学新刊存在地区分布和学科分布不均衡、出版周期长、发文量少、国家扶持力度小等问题。【结论】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刊,在优化新刊结构和布局的前提下,国家应该启动新刊资助计划。新刊自身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吸引优质稿件,适时调整出版周期。  相似文献   

10.
以1992-2010年间SSCI收录的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合作文献为样本,借鉴主导率指标,从文献总体情况,时间分布和学科分布,对中国在社会科学国际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社会科学国际合作中主导地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苏州大学1998年~2013年间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AHCI(ArtsHumanities CitationIndex)收录学术论文被引用文献为样本,从引用文献的年代、国家或地区分布、机构以及学科等多个方面,揭示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人文社会学科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因子法的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已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对高校人文社科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得到了来自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的选择结果,之后对三类群体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和高校提高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社会科学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它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乃至一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吕红 《现代情报》2017,37(3):132-140
大数据时代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自身的变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大数据相关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学科属性4个层面对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大数据的主要研究力量进行了分析。通过信息计量与可视化识别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大数据研究的六大研究前沿:面向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基于网络大数据的企业生态系统建模、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数据新闻、教育大数据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来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61家科学、技术和医学史杂志的主编联合发表了社论《杂志遭到威胁:科学、技术和医学史杂志主编联合声明》(Journals under Threat:A Joint Response from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Editors),刊登在各杂志当年的第1期上。该社论强烈抗议2008年欧洲科学基金会(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ESF)发布的欧洲人文科学文献索引(European Reference Index for the Humanities,ERIH)对期刊进行的评级,并集体拒绝欧洲人文科学文献索引将它们收录其中。在科学、技术和医学史学者的抗议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学者的批评下,2010年欧洲科学基金会开始调整欧洲人文科学文献索引的设计,放弃最初对期刊进行评级的做法,提出"文献资料的发展路径"(the bibliographic approach),将它重新定位为一个尽可能收录欧洲各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物的基础数据库(1)。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两个基本理念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发表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而是很可能发表在其他期刊上。其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虽然在不断地国际化,在研究中使用本国语写作与使用英语等国际通用语言写作依然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必须保护杂志的多样性,鼓励新创办的杂志和本国语的杂志,从而有助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杂志遭到威胁》的社论不仅是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史学科发展上的一份重要史料,而且对于中国当前的科学技术史乃至整个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进行评级的趋势在中国目前愈演愈烈,并且伴随着日趋严重的大学和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中学者的等级化和科层化。面对这一处境,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可能需要联合起来,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例如拒绝某些极不合理的评价指标和体系,不管它们是针对学术期刊或者学者本身的。欧洲科学基金会发布欧洲人文科学文献索引的事件以及随后的进展,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其中的理念和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的脉络、队伍、热点、存在问题及趋势,为推动人 文社科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共词分析、 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年度分布、来源期刊分布、核心作者、机构分布、高被引文献、基金支持,以及研究内容等7个方 面对1636篇文献进行了综合评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始于1982年,社科评价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期刊或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三方面,并且多数以对期刊的评价代替对论文的 评价。中国人文社科评价的主体不够健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对象不够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 学,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淳  黄宏  杨国秀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98-199,206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社会价值间接性、社会效益的滞后性、研究成果的相对性等特点。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体系,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时都是各行其是,因此,建立完善的成果评价机制,改进现有的评价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2011—2015年广东高校获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广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和科研竞争力。结果表明:立项数和资助经费保持连年增长态势,广东高校系统在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高;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富有层次性,以专著、专题论文集和研究报告形式为主;立项单位主要集中在985,211院校或省属重点高校,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立项较少;语言学、管理学、应用经济学是历年来广东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议从重视项目申报、把握立项重点、整合学术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培养中青年教师等方面做好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提升科技期刊国际显示度的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显示度是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显示度偏低的现状,系统提出国际显示度提升的途径与策略:着力创建吸引国际影响原创论文的服务体系,及时更新编辑的国际化意识与理念,努力加入国内外重要权威数据库及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创造条件建立独立网站及实现开放存取,充分发挥国际编委的带动作用,积极承办及参与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加强期刊文献的推送服务。以期为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及期刊发展提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九五"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民 《情报科学》2004,22(9):1090-1094
从研究项目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学校分布和学校排名等四个方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十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第三篇的2526个基金资助项目进行了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