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客观、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现实价值。文章构建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AHP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选取财经类高校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优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AHP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了指标权重,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选取财经类高校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优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困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淳  黄宏  杨国秀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98-199,206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社会价值间接性、社会效益的滞后性、研究成果的相对性等特点。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体系,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时都是各行其是,因此,建立完善的成果评价机制,改进现有的评价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完善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制.在学术评价过程中,一要在评价体系中确定合理、有效的指标评价,注重评价体系机制创新.二要建立符合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特点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包括科研成果由量到质的转变、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建立代表作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建设良性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机制.  相似文献   

5.
改变观念创新机制推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萍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258-260
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展迅速,但由于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高校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学科建设、评价机制、经费管理等方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维视角下的大学科研竞争力及其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竞争力是高校争得科研资源、发展高校科研的根本.在比较中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并提出了“潜科研竞争力”和“显科研竞争力”的概念.进一步提出,对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可分为环境性因素、资产性因素和过程性因素,在进行比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关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以及提升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行业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论述,进而对行业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以期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指示器",具有重要的社会评价功能,第一至五届评奖结果见证了30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历届高校人文社科奖统计表明:传统优势学科逐渐式微,新的主干学科格局正趋于形成;获奖成果高度聚集在研究型大学,地方高校异军突起,差异化特色发展渐成取向;引领学者自觉打造学术精品,亟待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奖励机制;多学科综合研究尚有较大发展空间,跨学科研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相似文献   

9.
梁红 《中国科技信息》2007,(16):223-224
本文采用资料搜集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成都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成都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调查结果分析,找出了影响四川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丰  陈理娟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3):299-301,3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其中高校为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存在的诸多"误区"也不容忽视,结合高校现状,通过统筹学科建设规划,扩大学科交叉深度和广度,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和谐机制等举措,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背景下,作为我国制造业最具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亟需高等工程教育来提升其产业动态竞争力。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运用自回归滞后修正模型(ARDL-ECM),对2000—2017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动态竞争力之间的稳定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等工程教育工科硕士毕业生和高校科研课题均对高新技术产业动态竞争力有显著影响,高校知识产权对高新技术产业动态竞争力影响不显著。为此,提出扩大工科硕士研究生规模、深化产学协调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提升就业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各高校应对大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确定方向、找准目标,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该文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对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实践性策略,希望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及择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面对近年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为了提高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就业竞争力,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工作室制的实践教学探索。总结了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有益经验和不足,在增强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背景下,作为我国制造业最具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亟需高等工程教育来提升其产业动态竞争力。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运用ARDL-ECM模型,对2000-2017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动态竞争力之间的稳定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等工程教育工科硕士毕业生和高校科研课题均对高新技术产业动态竞争力有显著影响,高校知识产权对高新技术产业动态竞争力影响不显著。为此,提出扩大工科硕士研究生规模、深化产学协调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SWOT分析法运用到就业竞争力中并给予了一定的阐述,主要是想通过对毕业生其个人因素及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分析,对高职高专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李克建  王伟 《科教文汇》2014,(22):115-116
伴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人才培养逐步向大众化过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社会对人才需要的特点和本校的条件,以营销理论做指导,构建适合自身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学生毕业后能否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关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至关重要,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替代,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学校、教师、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营销理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性理论,遵循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按照从实际出发、系统性、规范化、效率和协调性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周文凯 《科教文汇》2014,(9):202-203
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500万,并且一直呈现数据上涨的趋势。因此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成了大学教育中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成为大学生的一个思想压力,也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发展压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所有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中,学生本身的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最为主要。本文立足毕业生以及从社会角度剖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用“生存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观点,对目前高校中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为我国建设和发展培养新一代人才的摇篮,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因素,并分别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环境角度以及教学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淼 《未来与发展》2012,35(3):54-58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要想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必须结合社会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竞争力的培育。对此,本文借鉴产业竞争力的ISCP范式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希望明确影响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的各项构成要素,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梅  夏德峰 《科教文汇》2014,(33):89-90
人才分类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探索与突破。农业院校在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上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本文基于人才分类培养理念,从课程体系、实验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对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阐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